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德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作者】 陆玉芳
【机构】 广西百色市那坡县百都中心小学
【摘要】【关键词】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任务。因此,小学数学的教学,不仅只是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发展智力,还要体现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并且要结合学科特点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寓德育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这不仅是提高我国全民族素质的需要,更是教书育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学中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呢?下面谈谈我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教法创新,渗透德育教育。
“满堂灌、填鸭形”的注入式教学方法早已过时,教师单纯的传教,学生被动的接受,会使学生的精神颓废,丧失学习的兴趣。而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启发式教学、合作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对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当前课改中大力提倡的小组合作学习法,不但可以解决教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能使他们意识到:大家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是相互依赖的,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成功。这样就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团队精神和认真负责、勇于创新的学习习惯。
二、利用教材,挖掘德育内容。
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着大量思想教育因素,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良好素材。教师在教学数学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发挥教材本身思想教育功能,不失时机地、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想教育。如,在教学“时、分、秒”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重量单位”时,通过习题对学生进行节约粮食、节约用水的教育。通过教材中对一些我国数学家在数学领域的贡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课堂上利用数学知识间的紧密联系,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等。可见寓于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确实胜于单纯的说教。因此,只要我们教师能像哥伦布一样,用你充满智慧的眼睛,结合实际,就不难找到教材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沃土。
三、引入故事,渗透德育教育。
根据数学课的教学内容及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编出一些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的生动形象的故事。利用历史故事、革命故事、人物故事,熏陶学生、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如:在讲行程问题中的速度=路程÷时间时,可以引入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历史故事,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在教学7的认识时,还可以运用七根火柴的故事,来教育学生爱惜粮食、珍惜学习、热爱生活的好习惯。在教学认识人民币的内容时,也可以编一个小故事:小明捡到5元钱,主动交给失主……让学生在听完故事之后到启示: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要还,损坏公物要赔偿,拾到东西要归还失主或交公……在教学圆周率时,还可以联系中国古代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关于圆周率的故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热情。
四、从问答入手,渗透德育教育。
如:在教学二年级第三册有余数除法中,可以设计下列一些问答:“9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人分得2个,还剩1个,剩下这个苹果你打算送给谁吃呀?”有的学生会回答:“送给老奶奶吃”、“送给小妹妹吃”、“送给邻居残疾人吃”、“送给妈妈吃”……教师对学生回答应给予充分肯定:“对,同学做得非常对,我们应该尊老爱幼、爱同学,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和残疾人……”。在教学完利息有关知识之后,可以设计下列问答:“同学们,你们过年的压岁钱和平时节省下来的零用钱,打算放在哪里呢?”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答道:“存到银行里去。”“为什么?”“因为银行有利息呀。”老师接下来说:“我们应该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把过年时的压岁钱和平时的零用钱节省下来,存到银行去,这样不仅能使钱产生利息,而且还能支援祖国的四化建设呢。”这样无疑又会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不乱吃零食,不乱花钱的良好习惯。
五、由应用题入手,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与应用题相结合,是最灵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结合教学内容,我们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编出一些思想性强和教育性强的应用题,就是很好的德育教育素材。
例如:在教学20以内加减法应用题,我们可以编下列应用题:1、清明节一年级(1)班做了15个花圈献给红军烈士墓;一年级(2)班做了7个花圈献给烈士墓,(1)班比(2)班多做几个花圈?就此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以烈士的革命精神来鼓励学生。2、学校组织植树活动,小明栽了9棵树,小红栽了8棵树,一共栽了多少棵树?并从中贯穿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可从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在教学二年级倍数应用题时,可以设计下列应用题:文明礼貌月中,一年级做了好事6件,二年级做好事的数目是一年级的3倍,二年级做好事多少件?这道题能启发学生助人为乐,多做好事,帮助有困难的人。在教学出勤率时,则用这道应用题:五年级(1)班的有50人,今天除有一位学生因病请假外,全部到齐,求五年级今天的出勤率?教师正好可以教育学生按时上学,不随便旷课,做到有事先请假……。
当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一定要注意“渗透有心、渗透得法”,不能喧宾夺主,顾此失彼,不能上成一节思想品德课。
总之,数学课中的德育教育方法不一,形式多样。作为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充分利用数学的学科特点,深挖小学数学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和谐统一,使数学知识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想文化素质。
��=���?�p��不消化”的阶段。上一节课的知识如果没有及时复习吸收,下一节课就很难跟上老师的节奏。因此, 教师要善于创造英语复习的氛围,让教室帮助学生进行无声的复习。我适时在教室各个角落张贴自制的单词卡或学生作品,增加学生课间与旧知“碰面”的机会。例如,学习了“My classroom”之后,我布置手工作业让学生去画教室设备并写单词,择优将其作品贴在教室相对应的角落。学生在下课时便三五成群地上前观赏、讨论,无形中复习了不少词汇。(三)复习反馈科学化。学生的复习是否到位,反馈是必不可少的。除了利用课前5分钟进行抽查提问单词外,也可以发动家长的力量。我在手机里建立了一个家长微信群,及时发布每日的读写任务,提醒家长在孩子阅读完后及时签名以备检查。这样一来,学生的参与面大大地扩大了。
总之,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按照课标要求,音、义、形结合,准确清晰地呈现词汇,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巩固和操练,多创设运用语言的机会,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学生记住词汇并达到语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北师大出版社,(2011年版)
[2] 胡春洞主编《英语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