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基于小学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策略

【作者】 李永华

【机构】 山东省胶州市胶北敏求小学

【摘要】兴趣是学生学习英语的第一动力,学生如果对英语课堂、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他的学习欲望自然会在心中升起,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由于偏向应试教育,不能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而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如果将素质教育理念贯穿于整个小学英语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文本、图形图像、音频动画、学生互动等,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欲望,培养小学生的分析和思考等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英语教学;兴趣
【正文】

  新课标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然而,目前的课堂教学还普遍存在规规矩矩地坐着,面无表情地看着,唯唯诺诺地举手,小心翼翼地回答。这种现状对小学教育,特别是小学英语教学极为不利,我们必须想方设法改变这种沉闷的局面。我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并通过教学的实践认为,教好小学英语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1、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引起的,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才能自觉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如何激起学习动机,就需要靠教师的教学艺术,教师尽可能多地用昂扬顿挫的语调,风趣幽默的语言,要靠教师组织歌曲、会话、游戏、比赛等学习活动去诱发学习动机,使学生能够在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中感知语言、习得语言,并活跃学生的思维。如组织课前活动,利用课前几分钟,开展听说训练活动,内容可短可长,采用问答形式。如:

  ①How are you Finethank you.

  ②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It's fine / cloudy/rainy.

  ③How tall are you I am 1.65 metres.

  2、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与勇气,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学生个性特点,兴趣特长和业余爱好各不相同,教师要经常注意每个学生的积极因素,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具体帮助。对于学困生来说,都会因少自信心,而不敢举手回答问题,这时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困生的掌握程度针对性的提问题,并且当他们觉得回答有些困难时,并适当的做小动作或利用夸张的表情给予引导,并用鼓励的语言,激发他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二、发挥歌谣优势,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感情的交流过程。在美妙的音乐中,唱唱跳跳,轻轻松松学英语,其中乐趣不言而喻,还可以通过唱歌来培养学生兴趣、增强记忆、降低学习难度、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在英语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喜欢听和唱歌谣的特点,把课文中的一些内容也编成了顺口溜或歌谣。如:教“What colour is the? Its.”的句型中,可以配用了简单轻快的音乐,学生很快就学会并记住了句型。还可以适当的放些英文流行歌曲,比如:God is a girlSunshine in the rain等,通过音乐用以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26个英语字母的发音中含有英语48个音标中的24个,小学生掌握就有些难度,教师在在字母教学阶段,就可以借助“英语字母歌”,激发小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发音正确率。

  三、利用形体语言,让课堂充满活力

  小学英语教科书中有许多新知识,可以通过师生的动作、表情表现出来。作为教师要运用各种生动传神的表情和形象逼真的动作来演示,把学生引向真实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动脑、动口、动眼、动手以及动表情。从而使枯燥的教学活动,上升为美的享受,使苦化为乐,使紧张变为轻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教材第一册中,教学动物单词时,我一边教学新单词,一边让学生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和动作,学生学得得意盎然,教师也教得轻松自如。

  四、创设游戏,巩固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的对象一般是8-12岁的学生,这个时期的孩子好奇、好玩、好动、好强、喜欢表扬。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说:“小学生生来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 Jack a dull boy.“(只工作,不玩耍,聪明的孩子会变傻)。教师在设计游戏时一定要注意合理、形式多样、生动有趣。游戏涉及学生的面越宽越好,不要一两个人做,其他学生仅当观众,使一些平常不爱说、不好动的学生得不到机会。如在教学巩固nose, eye, mouth, ear, head这几个单词时,教师可以先让其中的一个同学蒙上眼睛,并趁机将写有单词的其中一张卡片藏到教室的某个角落。当这个同学开始找卡片时,全般同学齐说这个单词,并根据他离这个单词卡的远近来改变声音的大小。这个游戏的覆盖面就很广,达到了全员参与的目的。要使学生参与和配合,游戏的形式多样化显得非常重要。“把戏不可久玩”,再好玩的游戏,玩过几次就没有新鲜感。因此教师应不断收集游戏,设计、翻新游戏。

  五、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容易理解接受

  多媒体走进课堂,使常规的课堂如虎添翼,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革新。多媒体辅助教学,拓宽了英语教学的广度与深度,为英语教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教学中,我想方设法,利用电教器材。如VideoPPT、电脑、录像等,让教科书活起来,动起来,形象起来,发出声来,让“活”的教科书震撼学生心灵,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教学字母AaBbCc时,我放了教学光盘,里面的字母就像小人一样能跳来跳去,并向大家打招呼和自我介绍。就像动画片一样生动有趣,让课堂变的有声有色,使学生对学习充满激情,易于理解掌握。

  实践证明,这种形式的教学,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从动脑、动口、动手等方面提高了学生兴致,活跃了学生思维;激发了学习兴趣,并在活动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与创新能力。

  六、小结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就是激发了兴趣才表现出来的。总之,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多方面的,是在一定条件影响下发展的,在发展过程中又会有变化,而且影响变化的因素又十分复杂,所以兴趣会出现反复,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在英语教学中通过活化教材、活化教学手段、活化训练方法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巩固了新学内容,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增强了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念,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发展了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培养学生具备了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帮助学生挖掘他们的聪明才智,使每位学生都能掌握英语,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刘陆平.外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教育探索.2008,12:10-12.

  [3]张红玲.现代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机辅外语教学[J],外语教学.2000,3: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