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农村初中化学方程式书写教学小技巧

【作者】 吴盛玮

【机构】 广西百色市那坡县教育局教研室

【摘要】化学方程式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必备工具,因此学好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初中生学习化学这门学科的通关之道。
【关键词】化学方程式;书写;步骤;配平;训练
【正文】

  化学方程式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必备工具,因此学好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初中生学习化学这门学科的通关之道。本文将重点从书写步骤、配平及训练方法方面阐述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技巧。

  一、缩减书写步骤,减轻心理压力

  人教版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书写步骤是:1.在式子左右两边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用短线连接;2.配平化学方程式,使式子左右两边各元素的原子数目相等;3.标注反应条件及生成物的状态,将短线改为等号。实践证明,初中生书写化学方程式往往遇困于化学方程式配平这一环节,常常是绞尽脑汁、耗费大量精力和时间才能将化学方程式配平,而当化学方程式配平后,因精力消耗过大,注意力降低,就疏忽了标注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连接等号等等,导致了化学方程式书写不完整的现状。为使初中生能正确完整地书写好化学方程式,唯有将冗长而繁杂的步骤缩减,使学生便于记忆,易于操作。即把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步骤三步缩减为两步,也就是将教材中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第一步和第三步合并为一步来完成,第二步只要将化学方程式配平即可,这样学生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步骤减少了,心理压力减轻了,错误的机率也就大大减少了,不注条件、漏标生成物状态、忘连等号等现象将得到很大地改观。如书写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热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第一步写成式子:KClO3         KCl+O2↑第二步配平得: 2KClO3              2KCl+3O2↑该化学方程式就算完成了。其实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管过程怎样写,只要结果是正确的即可得分。因此将化学方程式书写三步并两步,即一写、标和注,二配才算数扎根于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了习惯,减轻了压力,也就提高了能力。

.      二、讲究配平技巧,提高配平技能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很多,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中介绍了最小公倍数配平法,一些参考书中还介绍了奇数配偶、观察法、氧化-还原等配平方法,但这些方法都有其极限性,不是任何化学方程式都能找到其对应的配平方法。我们一些农村初中的化学教师往往自作聪明,认为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介绍得越多,学生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办法就越多,殊不知,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介绍得越多,学生就越混乱,尤其是农村初中的学生,由于基础薄弱,理解能力较差,一下介绍了一篓子的方法,学生单是掌握各种配平方法的要领就要耗费很大的精力和时间,还要判断各种化学方程式该用何种方法配平,况且有些化学方程式根本就找不到其对应的配平方法。这样,无形中就加大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单扛工具都累,何谈去劳作。为此,笔者通过多年初中化学教学经验总结,在初中化学教材常见的化学方程式中,除反应3CO+Fe2O3

            2Fe+3CO2外,其余绝大多数化学方程式都可以用归一法来配平。其配平的要领是: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即含原子数最多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系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它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若不能用整数配平,可暂时采用相应的分数进行配平,原则上应按照化学式由最复杂到最简单的顺序进行配平,最后将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化为最简整数比即可。如:配平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通过观察反应式Fe2O3+H2SO4 =Fe2(SO4)3+H2O中最复杂(含原子数最多)的化学式是Fe2(SO4)3 , 将其计量数定为1, 得出反应前后Fe个数已相等,而SO4 不相等,因此,在反应物 H2SO4的前面配上系数3,从而又改变了H的个数,最后在生成物H2O的前面配上3,即得Fe2O3+3H2SO4=Fe2(SO4)3+3H2O, 通过检查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个数已经相等了,该化学方程式也就平了。 再如要配平反应C2H2+O2

            H2O+CO2,通过观察,反应式中最复杂的化学式为C2H2,因此先将C2H2前面的系数配为1 得到式子1C2H2+O2          H2O+CO2接着在生成物中CO2前配上 2得到式子1C2H2+O2          H2O+2CO                 此时,反应前后CH个数已经相等,但O还不相等,反应物中有2O,而生成物中总共有5O,因此需要在O2前配■ ,得到式子1C2H2 +O2          H2O+2CO2最后将反应式中各化学式前系数化为最简整数比得到式子 :2C2H2 +5O2          2H2O+4CO2即该化学方程式已经平了。再说反应CO+Fe2O3        Fe+CO2的配平方法,可采用观察记忆的方法,即反应式中一个 COFe2O3夺得一个O就变成了一个CO2 ,而一个Fe2O3要提供给 CO 三个O才变成一个Fe,因此得有三个CO才能夺走三个O,从而生成了3CO2 ,故该化学方程式应该配成 3CO+Fe2O3        2Fe+3CO2这样,学生便免遭为掌握多种配平方法而增加学习负担和压力。   

  三、加强巩固训练,提高应用水平

  俗话说:“熟能生巧”。因此,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只是掌握相关书写技巧和方法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得加强训练和巩固,才能达到熟练掌握和运用的目的。笔者在长期的教学观察中发现:多数化学教师为了让学生过好化学方程式书写关,常常是将化学方程式汇总,印成试卷,让学生机械背写,既无检查,也无检测。其实这种想让学生一餐吃饱,永不挨饿的做法是不科学的,也是不负责任的。结果学生不但没有背好、写好化学方程式,反而是将印有化学方程式的试卷当成查询化学方程式的字典,养成了一种懒惰、依赖的个性心理。那么,怎样训练才趋之有效呢?笔者认为从接触化学方程式开始,就要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当成一项常态化的教学任务来抓。采取积少成多、循序渐进、周而复始,持之以恒的方法和态度来进行训练,将化学方程式书写训练穿插于整个化学教学的全过程。从形式上可以采用分类训练,也可以采用分段训练。分类训练可以是按化学反应类型来分,如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反应等。也可以是按物质性质来分,如氧气性质类、二氧化碳性质类等等,先练哪一类,后练哪一类。分段训练可以按周分,也可以按月分,这个周或这个月练什么,下个周或下个月练什么。从方法上可采用课外训练,也可采用课内训练,课外训练要注意:量不能多,每天两到三个化学方程式为宜,既不能占用学生休息和其它学习的时间,又不能对学生造成学习压力。课内训练可以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以见缝插针之机会,可以将化学方程书写训练当成引入新课或结束收课的插曲,也可当成课中衔接的过门曲。除此之外,还可举行一些化学方程式书写的竞赛活动,从中培养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兴趣和热情。

  总之,教无定法,作为一线教师应该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探索,在不违背科学的前提下寻找一些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因地制宜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架构便捷的学习桥梁,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