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析小学生学习中国画的重要意义

【作者】 胡 方

【机构】 贵州省兴义市黄草街道办湖南路小学

【摘要】 在小学美术教材中,国画教学在高年级中占有很大的课业比例,国画教学是传承祖国文化艺术瑰宝,宏扬国学艺术的重要的思绪的途径。有效地开展中国画教学,对于小学生认识中国传统绘画、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中国画;教学;兴趣;传承
【正文】

  中国画,是我国的传统艺术的代表。有效地开展中国画教学,对于小学生认识中国传统绘画、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画本身是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以欣赏和临摹大师的作品作为突破口,探索小学中国画教学模式逐渐形成我校自成一体的教学法,引导学学生探索笔墨情趣,尝试用国画这种美术形式进行创作表现。

  在小学美术教材中,国画教学在高年级中占有很大的课业比例,国画教学是传承祖国文化艺术瑰宝,宏扬国学艺术的重要的思绪的途径。由于历史文化的影响,以及传统教学模式长期的作用下,小学国画教学还是以临摹范画或教师画一笔学生练习一笔的现象,一节课下来,全班完成了同一幅画,教师、学生家长在评价作品时是与教师范画是否相近为标准,摹本都是教师创造出来或选择来的东西,不必说,自然是成人化、模式化的内容,硬让儿童跨越几十年的年龄界线,去适应成人眼睛里的世界,孩子怎么可能接受?结果不外乎两种,好的结果是少数痴迷于美术的孩子学“进去了”,成了“小大人”,先天不足地、过早地、人为地让孩子进入到一个莫明其妙的专业美术圈子里,成为美术教育的牺牲品;不好的结果是绝大多数孩子认为美术太难学,索性与美术绝缘。他们与生俱来的爱美之心与天生的美术表现潜能以及由此引导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被扼杀。故改变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是当务之急。特别是在国画教学中,受到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在我的国画教学中,就抛弃传统的方法,努力地去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开发智力的钥匙”。也是最好的“营养剂”,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和动力。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知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效率,在美术教学中,如何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给学生们带来知识,带来智慧,带来欢乐,是优化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低年级学生多数对美术课感兴趣,他们无拘无束,任意涂抹,随意创造,从中得到满足和乐趣。因此,如何培养小学生多中国画的学习兴趣,我是这样做的:

  一、指导学生临摹大师作品

  艺术家们认为:儿童是大师之师,儿童有着与生俱来的艺术直觉,他们对世界名画会有一种本能的反应,这种反应甚至超出成人的想象。首先,让儿童观察中国画作品,感受画的内容、体会画的方法。然后,再请儿童思考,你能学习他的哪些方面,鼓励儿童意临大师作品,可以加入自己的想法进行添加改变。让他们自由发挥,教师适时指导。

  二、定期举办展览,激发小学生绘画兴趣

  定期举办展览,观看优秀作品或同龄人的作品,使学生在大量接触美术作品过程中提高对美术作品意味的理解,提高审美意识与能力。教学中根据儿童上进心的特点,组织开展优秀作品评选活动,每个学生产生了一种“紧迫感”,于是在兴趣小组中掀起一个比、学、赶、帮、超等活动,充分利用学校的美术宣传栏,把学校一周二画的优秀作品和作品人照片张贴在宣传栏内,让学生经常观看,互相交流经验,取长补短,提高技艺,激发绘画兴趣。绝大部分学生目的明确都在努力为自己能在画展中争得一席之地得而积极努力作画。通过定期举办展览,提高了学生对美术课的审美情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力,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三、多渠道,培养创新意识

  教育家陶行知先进言:“世界上人人是创造之人,时时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康德言:“人是借助令人惊异的能力——想象力创造文化的生物。”培养创新意识,首先需要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创设一种宽松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充分开展创造认知活动,产生乐于创造要求。再而民主、亲密、平等与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进行创造教学、培养儿童创造性的前提,在创造教学的内容安排上,必须具备准确的有利于产生联想的指导理论和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充分活动。我在课堂教学中是这样安排的,如:学生之间或师生间共同讨论如何完成一幅画,可让学生各抒已见,进行讨论,教师尊重学生的选择,这样学生能够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作品。

  小学阶段的中国画教学,就是一个启蒙教学,益智教学,让学生体会真善美的教学,它着重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在这个阶段让小学生对于中国画有个形象直观的大体了解即可,以培养兴趣,树立良好习惯为主要目的。?在实际创作中要善于引导,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心理和生理实际,针对小学生中国画教学中大部分的知识内容,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用幽默风趣、平俗易懂的语言来组织教学,进行新授示范展示和评价。一则,幽默风趣的表达方式比较接近学生的平时说话的语境。二则,大部分中国画的绘画形式和效果本身就趣味十足,小学生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几经尝试,足可以体会出其中的几分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