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学前教育在学生学习习惯形成中的作用

【作者】 李康平

【机构】 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第四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也同样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和压力。也正是因为这样,广大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也比以往显现得更加急切。“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已经是人们所达成的共识,他们迫切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早期就受到良好的学前教育。大家都已经认识到,一个人所接受的学前教育的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其以后人生的发展道路和方向,这就使得学前教育在学生学习习惯形成中的重要位置显得更加突出。下面我就针对学前教育对自己研究的子课题做以简要论述:

  学前教育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是对婴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是实施适应儿童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它可有效地促进儿童发展,促成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协调与联结,形成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

  幼儿如果能在学前教育中得到很好的发展,那也就为他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过程。我通过实践证明,认为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诱导和启智作用,是儿童发展和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必要条件。但具体到儿童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和每一个时期来说,情况就比较复杂。这是因为在儿童发展这一复杂动态的系统过程中,作为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的学前教育,必须在与儿童发展另一前提条件——遗传发生相互作用时,才能对儿童的发展和后期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一定的作用。

  1、胎教

  胎教能促进胎儿的良好发展。胎儿期母亲的营养、疾病、药物、情绪、运动和外界的各种声音等(这是胎儿发展的外在环境)对胎儿的发展有重大影响。胎教对其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如果能适时而恰当地给新生儿提供丰富的环境(教育)刺激,则能诱导和促进胎儿期大脑的良好发育和智力的发展,同时为学前儿童的智力发展奠定基础。

  2、智育

  学前智育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为开发学前儿童的智力,使他们更加聪明,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他们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学前智育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构成学前教育学的科学体系的一部分。儿童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又是发展最快的时期,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超常儿童的形成、发展,无一不与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有关,尤其是智力方面的学前教育。所以学校通过语言、游戏、艺术(手工制作)、科学、劳动等教育教学活动,对学前儿童进行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语言表达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前儿童良好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如:从一岁半开始对学前儿童开展绘画练习,就会提高幼儿的视敏度,最后有效的收到视觉启智的目的。因为这是对学前儿童手、眼协调的训练,我指的是涂鸦式的绘画,希望孩子能对色彩、线条感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逐步走上绘画的道路,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也是一种视觉启智中很受孩子欢迎的一项活动,孩子们会通过视觉移动来领会颜色和形状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视觉启智活动将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起重要作用。

  总之,我校由于受地域条件、城乡经济差异、人们的思想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全校学前教育发展水平还很不平衡,为了促进我校学前教育均衡和谐发展,促使学前儿童形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我们要走出学前教育以孩子认多少字、会算多少加减法、会多少英语单词为荣耀的误区,明确学前教育在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形成的诱导作用和启智的目的。我们应该注重孩子们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情感教育,为发展其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开发其潜力,促使他们全面和谐的发展,促进他们认知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智力得到提高,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