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高年级朗读教学的优化

【作者】 陈先开

【机构】 贵州省罗甸县油尖小学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学校在素质教育这一理念的倡导下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旨在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而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朗读教学也成了新课程标准下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所以小学语文老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认识到朗读对高年级学生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本文从朗读教学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现阶段小学高年级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如何优化小学高年级朗读教学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朗读;教学;优化;措施
【正文】

  一、朗读教学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重要性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小学高年级学生朗读的目标是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文章。而现在小学高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在写作的过程中能够写出优美的文章,但是当他们开口说话的时候则会变得天马行空、毫无逻辑性可言,这就可以看出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而作为学生而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最好的地方之一就是在语文课堂上。朗读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语音、语义、语法的感受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对语言额的敏感度,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并进一步提高和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小学高年级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上朗读时间不充足

  在语文课堂上,大多数老师重视的是对课文知识的讲解,往往在上课之前让学生读几遍文章,小学生在没有家长和老师的监督下容易产生懒惰心理,所以这根本就起不到朗读的效果。还有一些老师为了赶课程进度,缩短学生的朗读时间,这样一来学生失去了锻炼的机会,这对学生朗读习惯的养成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学生不能将整篇文章有感情的朗读几遍,也不能理解文章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对于学生理解课文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二)学生的朗读目标不明确

  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来看,没有一个明确的朗读目标的现象十分常见,这就制约了朗读教学的发展。在上课的过程中,有些虽然在朗读,但是没有为学生讲解在朗读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省么、应该读出怎样的思想感情,使得学生的朗读知识单纯的为了朗读而朗读,在朗读过后也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这样一来实际的朗读教学与计划中的朗读教学相差甚远。

  三、小学高年级朗读教学的优化措施

  (一)给朗读腾出时间

  朗读教学在当今语文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小学高年级的朗读教学。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给朗读腾出时间,将朗读放在教学的一定高度上,加强对学生在朗读上的训练,不能重写轻读。这样一来,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使得朗读成为学生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上走向成功的金钥匙。此外,还要将朗读作为一项长期发展的工作来做,为学生制定朗读计划,朗读计划中明确学生本阶段所要完成的朗读任务,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二)明确朗读目标

  在上课之前,老师首先要摸清文章的主线,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出明确的朗读目标。什么时候应该朗读,朗读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时候应该进行理解性的朗读,以及什么时候进行表演性的朗读等都要在课前提前准备好。在上课的过程中带领学生一起来学习本篇文章,并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学会自己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朗读文章,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作者在写这篇文章中的思想感情,这样一来有利于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

  (三)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方式

  朗读的过程中,尽量不要采取每人一段或者一人通读全文的方式,老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对不同的文章进行朗读。在朗读诗歌的时候,首先让学生自己感受诗人在写这首诗时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了解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这首诗的,在读的过程中要将自己想成诗人,并有感情的朗读。对于叙事性的文章来说,文章中有一些内容是人物之间的对话,这样的话可以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如《穷人》这篇文章中,文章有许多内容都是以对话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所以在读这篇文章时应该让学生先通读全文,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分角色朗读,并在朗读结束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所扮演的人物的性格是怎样的,自己为什么喜欢他。这样一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而对于写景的文章而言,首先让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再进行朗读,并说明自己喜欢的原因,最后鼓励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这样个性化的朗读,对学生的写作也有一定的意义。最后,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老师应该及时指出并指导学生给应该怎样去朗读。此外还可以采取学生之间互相评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在今后的朗读中能够起到积极地作用。

  总结:朗读教学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对学生理解所学内容、提高文学素养有着积极地推动作用。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出一套适合学生的朗读方式,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进行相应的朗读,这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极其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朱坤林.小学高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415

  [2]陈少虾.浅谈课改下小学高年级语文朗读教学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几点看法[J],考试与评价,2013102

�、���� ��H[���。力争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成长,千万不能牵着学生鼻子走。就管理因素方面而言,学校应该建立健全教职工管理、学生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以制度管人。否则,教职工工作作风散漫,学生纪律涣散,提高教学质量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学校也应建立教学质量提高的奖励制度,以刺激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起正面教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