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新形势下中职《机械基础》教学一、二
【作者】 王本智
【机构】 贵州省玉屏县中等职业学校
【摘要】 笔者在本文中从“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大胆对教材内容进行改革”;“改进教学方法,指导学习方法”两个方面对标题进行论述。【关键词】 机械基础;学生兴趣;技能创新
教育部长周济指出,“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使得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真正能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全面的发展,能够真正使技能适应就业的需要,在这方面,可能还要下更大的功夫”。就是说用提高质量,来保证就业,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提高我们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
《机械基础》是我校机电工程部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是一门有一定理论分析且实践性较强的机电类综合课,其任务是使学生获得从事与机电专业技术有关工作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基础。尽管学好该门课程意义重大,但学生对它并无兴趣,因而学习效果差。主要原因如下:
1、目前市场上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基础》教材内容还是以前中专模式的课程,只是难易程度上稍有差别,”内容涉及到“工程力学”、“金属工艺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和“液压传动”等多方面内容。因此以往本课程的课堂教学难免枯燥乏味。
2、教学对象发生了变化,二十年前的中专生是初中毕业生中的成绩优秀者,而现在中职招的大多数是初中毕业生中的中等或中下等生,学生的基础差,计算能力差,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对现有的教材他们学习起来难度很大。
3、由于学校经济原因,《机械基础》教学设施、实验实习器材相对短缺,很多实验根本开不出;再加上教师的教学方法老旧,没有与日俱进,教学内容不新颖,所以学生对本课程学习无兴趣。
一、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大胆对教材内容进行改革
我们面对的学生基础差,如果再照本宣科显然是很不适合的,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取舍,教材内容取舍原则:以够用、实用为准。例如根据学生和我校的实际情况,一开始上绪论部分时决定不按教材顺序教学,上来就由学生日常生活常见的机器和机构引入机械念,简洁明了。象工程力学篇中的杆件受力分析、计算以及强度计算,大部分学生学起来有困难,而且在今后工作中不一定用得上,教师对本部分知识应少讲、浅讲。一般人们对问题总是敏感而渴求知道真相或结果。“疑是学之始,思之由”,由疑而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也便有了探索真理的愿望和契机。
例如耷讲解轴承这一部分,首先提出问题(I)“古代有车吗?都有什么车?”一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起来。接着又提出问题(2)“现在的车为什么比古代的车速度快?”然后告诉学生古代的之所以比现在的车速度慢,是因为主要是有两点,一是现在的车加上了发动机,二是轮子上加了现代轴承,才可以使轮子减少摩擦,转的飞快,那么今天我们就主要来讲轴承。接着再讲轴承的分类、组成、功用等等。
二、改进教学方法,指导学习方法
作为专业课程的教师,要不断更新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传统的教学手段是教师用粉笔、黑板、模型、实物、挂图进行教学。而模型、实物、挂图灵活性差,使用不方便,靠教师仔细地讲解比划来讲授机械零件的结构、作用和传动机构的原理,尽管教师讲得很卖劲,学生却听得云里雾里,与教师的期望值有很大的距离。
而多媒体以其画面生动、直观有趣、 表现力强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多媒体课件可以将各种零件的外形、内部结构、零件问的相互运动通过计算机展示给学生看,使学生能够通过动态的画面,较轻松地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对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均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齿轮渐开线的形成与渐开线的性质内容较抽象,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渐开线的形成是一动直线沿着一个 固定的圆作纯滚动,此滚动直线上某一点的轨迹为圆的渐开线。用动画将这一运动过程表现出来,演示给学生看,再来讲渐开线的性质就非常简单了。再如,液压元件与液压基本回路这一内容。由于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液压传动就越发显示它的重要,为了形象的说明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和方向控制回路、压力控制回路、速度控制回路、顺序动作回路的工作过程,用FLASH技术制作成动画,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液体的流动,通过播放、暂停、重放等方式进行详细讲解,教学效果得到大大提高。合理利用现代教育媒体,可以使教材变得生动,学生变得主动,的确收到了好的效果。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要注意几个问题。
首先,现代教育媒体的应用不是对传统形式的全盘否定,而要找到传统和现代的最佳结合点,达到更好的效果。
其次,教学中注意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沉浸于欢乐之中。例如讲槽轮机构是一种常用的间歇运动机构。在电影放映机上的卷片机构,为了适应人们的视觉暂留现象,要求影片作间歇运动,它采用四槽槽轮机构,当传动轴带动圆销每转过一周,槽轮相应地转过900,因此能使影片的画面作短暂的停留。使学生听了以后兴趣盎然。
第三,课堂教学内容也应有一定的梯度。在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内容时,应根据各层次的学生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分别提出要求。如我在教齿轮传动这一章时,把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特点、基本参数、各部分尺寸计算、传动比、齿轮工作图的识读、装配及维护等知识作为基本要求,在讲解时也作为重点,要求所有学生,就是基础较差的学生也必须掌握。
为此为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特地编了两句口诀“一隙厚二宽三距,四圆高依靠五数”:一隙厚指一顶隙一齿厚,二宽指齿槽宽和齿宽,三距指齿距、基圆齿距和中心距,四圆高指的是分度圆、基圆、顶圆、根圆四个圆和齿顶高、齿根高、齿高、工作高度四高,而五数是指模数、压力角、齿数、齿顶系数和顶隙系数这五个参数它们是齿轮几何尺寸计算的依据所在。显然,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计算迄今为止仍是应用最广泛、最主要的机械传动的最基本传动,须引导做适量的练习;而对于斜齿圆柱齿轮、蜗轮蜗杆作为较高要求进行教学,满足基础较好的学生的要求。当然对于关爱生要求适当降低难度,这样,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第四,进行教室车间化教学,“工学结合”可以使学生、教学活动和生产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学完曲柄摇杆机构后,组织学生到实习工厂参观,认真观察牛头刨床、往复式运输机和插床等设备的工作原理。让学生观察牛头刨床的进给动作,使学生发现进刀时慢,退刀时快,更进一步了解曲柄摇杆机构的急回特性。再如在讲授完凸轮机构、间歇运动机构、离合器、联轴器和制动器之后,请工人师傅给予现场操作。任课教师边参观边讲解,这样就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的印象。同时参观教学法还能使学生受到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等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可谓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