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在新课标下谈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

【作者】 刘淑贤

【机构】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四十九公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新课程明确提出:教师是课程的管理者,同时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现代教学理念更加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然而,当前的教育模式在运行之中仍然有应试教育的影子。不少教师的教学行为过多的抱住课本,将教学囿于斗室之内,学生的视野十分狭窄。教师必须重视疏导,更新观念,明确语文作业是语文课堂的有益补充和延伸,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如何在学生作业设计上落实好新课标精神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在新课标下学生作业的设计。

  一、设计生活性作业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篇文章:一位家长说,他的孩子总是不愿意吃饭,他很苦恼。有一天,他把一个椰壳锯开,用它来盛饭,孩子吃得津津有味。同样是吃饭,用孩子感兴趣的椰碗盛,孩子就能自主地吃下去。“椰壳效应”给了笔者深刻的启示:同样是作业,如果我们能在激发学生情趣的基础上,用学生喜爱的形式做,学生就能自主地完成好,作业的效果、巩固的程度自然就与强制作业迥然不同了。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语文作业时,根据实际情况,做一些“表面文章”了。如把“组词”这样的标题代之以“找朋友”、“最佳拍档”,“形近字组词”代之以“火眼金睛”,“连线”美其名曰“拉拉手”或“黄金搭档”,“扩写句子”叫做“拉拉句子橡皮筋”,“归类”成了“紧急集合”,“改错”变成了一只穿白大褂的啄木鸟。对于“积累好词佳句”的作业,我们则可以这样“包装”作业要求:同学们,你发现了吗?课文之中有不少生动形象的词句,快把它们“夹”到你的“菜碟”中吧!……就是这样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新颖别致的富有情趣的语言洋溢着童真,流淌着温馨,一改以往标准化的冷面孔,学生在和谐、宽松、民主、快乐的气氛中提高了自信,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所有的能量,使作业成了极富情趣的智慧之旅。

  二、设计多层次作业

  我们的教育对象具有极大的差异性。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发展也各有不同,应使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不同起点上,得到最优发展。而他们的知识基础、智力发展水平和个性特长都要有较大的不同,他们对所需知识的程度也都不同。因此,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必须多层次,有差异。我对某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或适当的降低作业的难度,让他们做一些抄写、简单动手、有趣味的作业,一方面使这些“差生”易学、乐学,另一方面也解决了他们“吃不了”的问题。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适当拔高要求,设计一些积累语言文字、扩展课外阅读、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作业。这样,学生的能力不但得到了锻炼,满足了他们渴求知识的心理,而且也解决了“吃不饱”的问题。有研究表明当学生对他所知道的东西犹感不足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才最有效。适量、适当的作业和要求,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树立信心。对优生是如此,对后进生更是如此。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难度的作业,让好、中、差的学生在不同层次的作业上得到相应的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不同的收获,使得事半功倍。如用“参加”一词造句时,要求后进生只要造一句即可,中等生必须造出一句以上,而对于优生就要求必须把“参加”分别放在句首、句中、句末造句。没有差生,只有差异。作为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差异,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信任每一个学生,帮助不同能力的学生,通过不同作业的训练引导他们吸取、探究知识,承认学生发展存在着差异性,不搞“填平补齐”,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起点上获得最优的发展。

  三、设计观察性作业

  学课文之前或学完课文之后,为了让学生明确某些自然现象的存在,让学生亲自观察、切身体验,然后写成观察日记。如学完《燕子》一课后,为了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小燕子的可爱,我给学生布置观察我们身边的春天,学生兴趣特别浓,通过观察,在观察日记中有些同学对春天景色的描写特别美,还写到了春天的其他一些可爱的动植物,从中抒发了自己对大自然的那种无限热爱的感情。办小报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很好的办法,也是学生才艺展示的一个大舞台。如学习了《黄山奇松》一文后,我要求学生收集有关黄山各种风景名胜的图片、文章、诗歌,举办一次“黄山知识知多少”的小报展览。既延伸了课堂训练目标,激发了学生探索欲望,又扩大了视野。课外阅读。其一,指导学生阅读与所学课文相关的文章。

  四、设计趣味性作业

  学生怕做作业、拖拉作业大都是因为不喜欢千篇一律的练习形式。而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接受教育影响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教育心理学表明,单调乏味的学习活动容易产生疲劳,并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因此,作业的设计也应讲究趣味性,以生动、形象的形式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同时,寓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于趣味性的练习之中。我们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布置学生在日常生活的闲暇之际饲养动物或栽种花草并写观察日记,记录养殖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捕捉生活素材写心情日记,教师节记下感恩的语言,元旦表达新年的祝福,成功时留下成长的足迹……这样的练笔作业不同于以往的读写结合。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的需要,巧妙地打通了课堂内外的通道,选择最佳时机让学生写一写,可以在实践中使学生的体验、感悟迅速地转换为真情的喷发。

  总之,教师应设计生动活泼的作业形式,使学生的视野由课本走向自然,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走向世界。让他们在具有趣味性、层次性、实践性、发展性的作业中体现自己的个性,发展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