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
【作者】 侯 钢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柳林中学
【摘要】【关键词】
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需要我们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教学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结合自己平时教学体会认为多媒体的运用有利也有弊。
一、多媒体的优势:
1、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运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以其独特的形、声、景扣动学生的心弦,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离子键的形成过程时,利用flash动画非常的生动形象。再如学习晶体结构时,运用多媒体可以让学生对晶体结构认识比较清晰。
2、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加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可以迅速地把课程资源显现在学生面前,既可以大量节省教师讲课、板书的时间,又可以使教师传授更多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课堂的容量,并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化学工艺流程时,运用多媒体可以展示工厂里各种生产设备、流程,加深学生的现实感。
3、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教学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提高教学质量。一节课上得好坏、成功与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看有无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而许多学科仅借助于传统的教学手段是很难达到目的的。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可以变复杂为简单、变困难为容易,变抽象为形象,更易突出重点和难点。如浓硫酸的稀释、制取氯气、金属与氯气反应等危险的实验可以运用视频让学生有更深的印象。同时相关的考点也就很好解决了。
4、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素养。多媒体课件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信息技术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5、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水平和学习的成功感。运用多媒体网络将多姿多彩的课外知识引进入课堂,使学生的视野拓宽了,教学内容丰富了,学生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多媒体网络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自主活动空间和时间。学生在主动探索未知空间,独立地发现问题,丰富自己的知识的过程中,对教师的依赖性相对减少,逐渐形成正确的阅读、分析、运用的能力,也经常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单一依赖多媒体教学而放弃合适的手段将无法取得应有的效果。
1、把多媒体教学作为唯一的教学手段,忽视了传统教学方法。化学教学中也会出现计算公式的推导,老师的板书推导和语言强调是多媒体直接展示无法代替的。
2、教师上课跟着课件走,不按自己的思路进行教学,容易助长教师的惰性。许多教师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好好的整理讲课思路,只是把要讲内容堆砌起来,在讲课的过程中,只是一味的按课件顺序讲解,使学生感觉不到知识的系统性,只是零散的知识集合,这样就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3、课堂信息量过大容易造成多方面的问题。首先,信息量大,造成信息切换速度过快,信息对学生的作用时间过短,使学生对所讲知识印象不深,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好。其次,信息量大容易造成学生抓不住重点。学生面对上课讲的大量信息很容易抓不住重点,不能很好地做课堂笔记。当文字、图形出现过快时,学生应接不暇,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被动,又往往因思维被动而放弃继续听课的努力。
4、影响师生之间情感互动。教师在上课时,常常是把多媒体技术作为演示工具,减少了讲解份量。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产生声像并茂的动态传播效果,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教师需要在控制台前操作,学生看到的只是屏幕,师生之间缺乏情感的交流。
教无定法,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合适的。老师要想办法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