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 梁 琴
【机构】 山西永和县城关小学
【摘要】【关键词】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结合自身实践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1、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前提
我们都知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孩子喜欢哪个老师就会对该老师上的课青睐有加。因此,教师首先要尊重、信任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对他们要多鼓励;要及时帮助他们弥补数学知识的不足,使他们有学习数学的胜任感,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其次,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距离,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培养学习数学的自信心;第三,教师精深渊博的知识,娴熟的教学技巧也能博得学生的信任和喜爱,这些,都足以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和谐,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能让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基础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因此,我严格要求学生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具,不在课堂上翻包倒桌,影响自己和他人学习,杜绝课堂上常见的用什么才找什么的不良现象。另外我还培养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数学知识的紧密性,逻辑性,无不要求学生必须具有与新知识相关的已有知识做基础。有效预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学习信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上我常常根据不同学生的自身情况采取不同策略,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养成书写工整、规范的习惯;养成审题认真、解题后验算的习惯;养成积极提问和回答问题的习惯;养成专心听讲,勤做笔记,爱思考的习惯。这都极大地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3、高涨的学习兴趣是关键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极强的学科,凭空想像很难把答案想出来。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低年级的学生处于好奇心极强的年龄,什么都喜欢问为什么。为此,在教学中,我恰当地把握学生的好奇心,创造生动、活泼、和谐的教育氛围,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将学生的生活和数学学习结合起来,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趣味和作用,体验数学的魅力,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转换教学方式,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4、合理的教学方法是根本
课堂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课程,教学方法就不同,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资源来尽可能的直观的浮现知识点,如可以应用图表、线段图、文字、甚至漫画来浮现关系等。例如在学习米、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时,我先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尺子,量一量课本、铅笔、课桌椅等熟悉的物体,利用身边的事物使学生对抽象单位有形象、直观的印象,这样学生既轻松的掌握了知识,又明确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接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再者,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投影、录像、多媒体课件等,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既可以使教学形象生动,又能使学生视、听并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作为孩子心灵的启蒙者,我们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钻研教材教法,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