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对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学的探究

【作者】 任金龙

【机构】 贵州省普安县第一中学

【摘要】 新课改是历史的必然,它改变了传统经典教学模式,是新理念为指导的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双向互动模式。近年来,随着高中生物教学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各地区高中生物课程改革进展火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看到这些成绩的同时,也仍有许多地方值得高中生物教育者去思考去探究。
【关键词】新课改;兴趣;能力;素质
【正文】

 新课改下,教师不再是单一课本知识的灌输机,而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探究者;课本教材不再是唯一的课标价值取向。高中生物教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研究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近年来,随着高中生物教学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各地区高中生物课程改革进展火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看到这些成绩的同时,也仍有许多地方值得高中生物教育者去思考去探究。

  一、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学,往往把学生当成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老师教学生多少知识,几乎就要求学生掌握多少。学生所学的知识是死知识,学生掌握的技能是没有创新的技能,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改变“满堂灌”、“一言堂”的授课方式,教师的教学地位不再是教学的主角。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角,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

  二、 用好教室这块阵地,推动素质教育

  在我国现行的国情下,应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仍左右着千家万户的生活。在符合我国国情的情况下,合理开展素质教育离不开教室这块主要的阵地。我国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大约有20年的时间,学生的生活主要是在学校中的教室里度过的。高中的学习生活,是我国学生知识掌握最充实,又是最累的学习阶段。生物是高考必考的学科之一,又应该如何开展生物课堂教学呢?

  ㈠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生命是怎样诞生的?生命向哪些方面发展?我国在基因工程方面有那些主要的贡献?生男生女是由谁决定的?为什么美国的生物圈二号没有成功?人类能在月球上能生活么等等。通过一些现实生活和科技发展的问题,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探究问题的热情。

  ㈡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教师要积极创设教学活动并积极参与其中,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中间。用亲切的微笑、鼓励的眼神、信任的点头沟通学生情感,用爱抚的动作,赞美的短语给学生力量,从而搭建一个愉快、和谐的学习平台。

  将课堂还给学生,就是要教师在课堂上少讲、精讲。课堂上哪些不该讲,哪些该讲,讲到什么程度,要有原则。易错的、易遗漏的、易混淆的要讲,学生已会的、自己能学会的、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要讲。要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时间。.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㈢做一定量的巩固练习,但不能拿“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采取“题海战术”,通过让学生多做题,多训练,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提高学生的成绩,以显示自己教学的水平。但长期如此,已经把学生训练成了做题的机器,不会思维的、没有头脑的机器。在真正踏进科学殿堂以后,这些人思维受到很大的限制,不敢越雷池一步,没有创造性思维,没有新的发现,没有开拓精神,不能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只能固守先人的成就。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要让学生去做大量的题目。对所做的每一道题,认真精选,对出的题量严格控制。学生做完题后,和学生一起探究如何改变出题的方向、考查点,做到举一反三。这种做法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实践证明,这种做法非常有效,也取得非常理想的效果。

  ㈣课堂小结与练习是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完善和补充

  课堂小结就像是一部电影的简介,尽管是重复,但它却是整堂课的总结归纳,是重点的再现,是学生课下复习的导航。不同的教师课堂小结的方式是不同的,我欣赏多用线框、图表,因为过度连接是线,简洁流畅。课堂练习题要精编细选,要有代表性,以求达到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三、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质

  作为一个学科教师,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期望自己的学生个个都立下学习生物学的志向,但却有可能也 有必要在普遍提高学生生物学素质的同时,让一些热爱生物学的学生脱颖而出。普遍提高学生的生物素质,在当今的时代显得非常的重要。这里先说两个实例:

  例1.据报载某农民因妻生女逼妻离婚不成,就用砂枪射杀其妻。这一酿成家庭悲剧的愚昧行为,显然是缺少应有的生物学知识。

  例2.《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了六年多,但大肆捕猎、贩卖和宰杀珍稀野生动物的行为却屡禁不止。这一 危及人类生存环境的愚昧行为,同样是对生物科学的无知。

  两个实例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学生物教育培养千千万万具备一定生物学素质的劳动者,比之于高等教育培养少数专门人才,具有更为深广的意义。

  总之,随着高中各科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各地高中课程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高中生物教学也在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学的探究还需要不断探索,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探索,不断创新。

,�������se�,积极贡献的教师在考核和评优选先方面给予适度倾斜,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研究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教师要从实践需求和反思改进的角度出发,对已有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案例成果进行再实践、再反思、再改进,使已有的成果催生出更多的成功实践果实,从而带动全体教师的电子白板应用技术和信息化教学素养的整体提升,努力开创民族地区学校课堂教学的全新面貌。

  总之,教育信息化是填补民族地区与教育发达地区教育技术鸿沟的有效途径,也是助推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后发赶超、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在大面积推广电子白板等现代教育新媒体、新技术的同时,更要注重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层次和实际效果软实力的提升,这样才能让现代教育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民族地区学校课堂教学实效的提升,服务于教师教学能力和信息化教研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和教师、学校的共同发展,实现现代技术让课堂更高效、让教育更美好的追求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