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提高藏族地区初中生物教学效果的方法和建议
【作者】 张 林
【机构】 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中学
【摘要】针对时下学校初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重视程度不够、脱离生活实际、教学模式陈旧,学生缺乏兴趣等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打造开放式的生物教学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生物活动竞赛、突出师生互动三个方面的建议,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提高生物教学效果。【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问题;对策;建议
历经生物教学十几载,饱尝酸甜,本人深刻体会到,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首先要造就高素质的自身。作为教师要善于反思、勤于反思,丰富自身内涵。在提高教师的学识和能力的同时,更要在教学方法创新上下功夫,只有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善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和素质,才能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实现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得出以下几点体会,愿与各位同仁探讨交流。
一、生物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生物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相比较语数外学科,生物在学校和教师的眼中显得不太重要,只是所谓的“副科”而已。学校的生物教学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追求的也是应付过关。
2.生物教学脱离生活实际,缺乏生活基础和生活体验。笔者所在的学校学生超过2000人,学校实验条件有限,无法满足所有学生开展生物实验。通常情况是学生看的多、做的少。课堂教学只能是教师口述实验,内容干瘪,枯燥,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另外,学校和教师很少组织学生开展田野调查,生物馆参观学习,生物教学脱离生活实际,缺乏“源头之水”。
3.生物课堂教学方式缺乏创新,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反观时下学校的生物教学课堂,教师依然停留在满堂灌,反复说教、反复灌输的旧模式内,学生仍然是死记硬背,不求甚解,应付了事。课堂上教师没有激情,学生昏昏欲睡,气氛沉闷,毫无生机。
二、提高生物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
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球真理的欲望”。 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过程是理解和记忆,而记忆的前提是对记忆的事物首先引起注意,没有注意就没有记忆。而注意力的首要条件就是兴趣。为此,笔者从激发学生生物学习兴趣方面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是打造开放式的生物教学模式。让生物教学扎根生活,让学生动手动脑,走进自然。生物学知识源于大自然,大自然是真正的生物知识宝库。为了让学生从自然和生活中获得丰富的生物学知识,教师要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观察不同生物发育状态。例如在每年春天举办无性生殖育苗种植栽培比赛,教师可以利用把办公室或老师家中花卉剪枝分发给学生进行无性生殖育苗种植栽培,学生通过动手活动从中感受无性生殖的过程,生物教师及时进行过程指导,加深学生对无性生殖知识的兴趣和掌握。再有可以利用学校植树活动或学生参观交流机会,生物教师扮演讲解员身份,现场给学生教授生物知识,让学生能够在切切实实的生活环境中了解、掌握生物知识。
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生物活动竞赛。例如我组织开展了“生物与生活”短文竞赛。在教学人体消化系统这部分内容后,布置学生每人写一编食物从进入口腔直到排出体外整个过程的小短文,在课堂上进行阅读竞赛,同学们积极发言,气氛热烈。再如指导学生上网查询动、植物标本制作方法,利用放月假的机会布置采集各种植物,制作植物标本,开学后进行评比,将好作品存入展室。通过这些活动促进学生动手能力,从而激发了学习兴趣。再举例来说,利用假期布置学生每人到外地或本地拍摄风景或动.植物照片,开学后共同展示共同分享,这样既丰富了假期生活,又增加了走进大自然动力和情趣。开学后同学们争先展示自己的作品。通过活动使学生对不同种类生物多几分了解,培养了学生热爱生物,热爱自然的情怀,提高了学习生物学科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再如调查当地常见性地方病或当地环境植被保护情况调查报告等等。对同学写的调查报告我都认真批阅,进行评比或进行演讲。通过这些活动把教学和生活联系起来,避免了课堂教学的生硬和勉强,使生物教学自然融入学生生活实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是突出师生互动,实现教学相长,师生共同成长的良性循环。
师生互动的根本目的是要引导和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实施“师生互动”就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一切围绕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为目的,多用赞美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调动每个同学的积极性和激情,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要善于做学生的 “大朋友”,抛下严肃和高高在上,多点轻松和幽默,来到学生中,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倾听学生的烦恼,让老师成为学生的贴心人,达到“爱屋及乌”,让学生喜欢上教师的教学,喜欢上生物课。通过以上实践,所带班级的学生对生物课的学习兴趣日益浓厚,在评教中竟有很多学生填写最喜欢的课是生物课,作为生物教师,顿时有一种幸福感和满足感充满心田。
综上,随着时代和教学理念的不断变迁,生物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研究如何才能让学生轻松愉快爱学生物、学好生物的方法和措施,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才能更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美好愿望。
、所�s���H6����合,在表达中巩固、运用,让孩子真正学有所得,产生一种成功感,更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指导书写以及给生字注上醒目的颜色并注上拼音更是进一步让学生更深刻地记忆生字。这样将识字“贯穿始终,分步落实”,降低了识字的难度,提高了阅读的效益。七、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识字教学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教会学生多少个汉字,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的识字方法,从而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因而在教学中要根据汉字的特点和学习语文的规律,尽量让学生用自己的知识去归纳识字,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总结一些识字的规律。培养学生的理解字义的能力。这样把音、形、义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八、实施有效评价,提高自主识字效果。
及时有效的评价,是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有力保证。识字教学中教师评价时把握激励性原则,使学生不仅乐识字,而且能识字、善识字,不断扩大自己的识字量。如可以定期评比并对自主识字能力强,效果好的学生颁发小红花等来调动学生的自主识字的积极性。
“人生识字聪明始”,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只有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识字方法有很多,各种识字方法,看似独立,但在实际操作中,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我们要根据生字的特点不断变换,灵活运用识字方法,因为再好的方法使用久了,也会让孩子感到没有情趣。只要我们把握好要求,相信学生一定能学的更好。
E��H6�����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四)读写结合,积累内化语言。
针对小孩喜欢画画写写,喜欢他人肯定与表扬,将阅读与“悦读卡”结合。悦读卡的大小、色彩、形状自定,可以在上面画画,贴图。阅读《杨万里拜儿童为师》这样故事性强的文章,老师先提示一些引导问题,你认识了谁?你喜欢谁?你还知道了什么?还可以自己设计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记录。《我希望的房间》则可以在悦读卡上仿写几行诗,把自己神奇的幻想记录下来。《海滨小城》这类文质兼美的文章悦读卡就可以设计为采蜜卡,积累好词、好段,仿写一句话或一段话。每次评选的优秀悦读卡,都在班级悦读角展示,孩子们很喜欢这一作业。
孩子们对《同步阅读》的喜爱甚至超过了语文书,不用抄抄写写,没有那么多训练,没有过多的约束,无负担的学习让他们乐意接受。当然,孩子越快乐的阅读,老师越有压力。《同步阅读》的研究刚起步,大家都缺乏经验,怎样让他们继续喜欢,还得多努力找窍门、找规律、勤实践、勤总结,希望能多一些这方面交流与学习的机会。
am]"i�����oman"; mso-hans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在BC上运动,矩形面积随之变化。3)设BP为x,矩形面积为y,建立x与y间的关系,让学生观察当x变化时,y的变化特点及其是否有最大值。4)当P点运动时,对应的动点(x,y)的运动轨迹是什么? 2.问题探索。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计算机上使用教师自制的软件,探索点P在各种不同位置时对应的动点(x,y)的运动轨迹. 3.小组交流。让学生对第4)问中的观察结果进行验证,最后完整显示抛物线。 4.问题的代数验证。5问题的拓展: 改变△ABC的形状,研究△ABC的底边BC或BC边上的高变化时,对抛物线形状有什么影响。6.写出简要报告。多媒体教学情景的创设,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可以体现了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内容、媒体四要素功能的转变。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数学学科和学生的特点的分析,合理恰当地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他们更积极、更主动地参与对知识的发生、发展的探究中去,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的课改精神。情景创设给数学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教师和学生都应努力地适应自己的新角色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