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作者】 吴 洁
【机构】 湖北省丹江口市六里坪镇小学
【摘要】【关键词】
新时期,农村建设的进程飞速发展,我国农村大批劳动力外出务工,在给农民创造增收致富机会的同时,许多儿童因种种原因而“留守”在家里,失去了直接监护人,使孩子面临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队伍。缺乏直接的家庭教育和亲情关怀,在学习、生活、心理及人格的发展上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不仅严重影响我国下一代人的健康成长,而且直接制约我国农村人口素质提高和现代化进程,尤其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公正、和谐社会的实现,亟需社会共同的关注才能全面控制逐步解决。
一、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
通过对我市一些农村中小学的调查,结合我校留守儿童的情况分析,发现“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上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1.“留守儿童”生活习惯差,身体发育不良。“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长的教育和管理,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零食多了,关爱少了。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经常不讲卫生、作息不按时、营养不良、抵抗疾病能力弱等情况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2.心理不健全,性格孤僻。由于父母常年在外,父母关爱缺乏,心理健康失衡。现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以隔代教育和寄养教育为主,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遇到不当行为的表现得不到有效制止,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致使不少“留守儿童”软弱无助、自卑自闭、寂寞空虚、逆反心理严重,出现抽烟喝酒、沉迷网络等不良行为习惯,不同程度上形成了人格扭曲隐患。
3.学习困难与注意缺陷。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父母必要的监督和关爱,学习主动性低,再加上祖辈们大多文化水平偏低,其家庭作业往往很难得到及时辅导,普遍对学习兴趣不大,导致学习自信心较低。另外,因为心理孤单以及对父母的思念,课堂上注意力容易分散,不能全身心集中于学习,久而久之,便会感到学习压力增大从而厌学,导致成绩下滑,有的甚至产生辍学的念头。
4.耐挫力差。由于缺乏家庭的关爱,加之祖辈的溺爱和代监护人的无奈,留守儿童在面临自身不适或者困难时,往往无所适从,不知所措,表现为行动迟缓,意志力不强。在受到挫折时,有4.7%的孩子感觉生活没意思,甚至有0.5%的人产生过自杀念头。
5、监管人监管不力
①、单亲教育精力不到位。留在家里的母亲或父亲既当爹又当妈,上有老,下有小,里外家事一大堆,常常自己忙得不可开交,很难再有时间和精力顾及孩子的教育和培养。
②、祖辈监管力不从心。祖父辈老人,文化低,根本无法负起教育管理孩子的责任。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与教育方法也有局限性,缺少教育孙辈的能力,并且与孩子存在较大的代沟,难于沟通与交流。对孩子,他们往往只能停留在吃饱穿暖的浅层关怀上,而没有心理方面、学习方面、品德方面深层次的关心与教育。
总之“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已成为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从多年的调查、探讨中,我认为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家庭教育
俗话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然而现在却是“电器多了,交流少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诸多问题主要是由于父母不在身边造成的,是由于家庭的缺失造成的。我认为,家长首先要建立亲子沟通的渠道。父母可以通过书信、电话、视频等方式经常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倾听子女的心声,真正关心子女的成长,让孩子感到父母虽在异地,但父母的爱随时陪伴着他们。在沟通内容上,不能只谈生活,应该全面了解其心理、身体、学习等方面的综合情况,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其次家长要主动跟老师联系,以便能够及时地了解孩子的心理问题。
(二)、学校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
学校要建立关心留守儿童工作的组织,全面负责学校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农村留守儿童对老师很容易产生依赖性,特别是农村寄宿制学校,孩子与老师在一起的交流时间远远多于他们的监护人,因此教师对留守儿童教育至关重要。
1.以集体的力量帮助留守儿童消除孤僻、压抑、自我封闭等不良心理状态。
教师首先要营造一个和谐的班级环境,如班级建立互助小组,开展一帮一上门补习和分担家务等活动,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关爱,同学的友情。其次,创造良好的活动环境,积极鼓励留守学生参加班集体开展的形式多样的团队活动,陶冶他们的情操,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毅力,从而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使留守儿童感受关爱、体验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的影响。
2.教师要富有爱心并且细心
“留守儿童”本身就缺少爱,所以他们更需要爱,教师要给予“留守儿童”特殊关爱,并使他们切实感受到班级体的温暖,让“留守儿童”的生活充满“阳光”。教育孩子正视现实,理解父母背井离乡、亲情分离的无奈,放下心理包袱,不自卑、不气馁,努力学习,回报社会。
3.制定提高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办法。
根据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在学习计划、预习方法、听课方法、复习方法、写作业的方法以及课外阅读等方面给予具体的指导,切实地提高他们自己的学习成绩,从而树立起信心,让他们与其他的学生一样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得以全面地发展。
(三)、完善村级机构行政管理能力,引导帮助留守儿童教育的开展
社会环境对留守学生的成才也具有重要作用。留守学生因缺乏父母的有力监管,极易被社会的不良现象所诱惑,加之他们自制力差,必然会养成很多不良习惯,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他们的成长离不开社会职能部门的关注,在学校教育无法顾及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上,村级机构是与留守儿童教育息息相关的一级机构。
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成长问题是当前我国农村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独特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关注、参与,更需要学校教师积极参与,齐抓共管。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为“留守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让我们把爱的目光投向那些缺失亲情的留守儿童,使他们能在爱的阳光下健康成长,促进他们的全面、和谐发展。
�u���H6����海滨小城》这类文质兼美的文章悦读卡就可以设计为采蜜卡,积累好词、好段,仿写一句话或一段话。每次评选的优秀悦读卡,都在班级悦读角展示,孩子们很喜欢这一作业。孩子们对《同步阅读》的喜爱甚至超过了语文书,不用抄抄写写,没有那么多训练,没有过多的约束,无负担的学习让他们乐意接受。当然,孩子越快乐的阅读,老师越有压力。《同步阅读》的研究刚起步,大家都缺乏经验,怎样让他们继续喜欢,还得多努力找窍门、找规律、勤实践、勤总结,希望能多一些这方面交流与学习的机会。
am]"i�����oman"; mso-hans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在BC上运动,矩形面积随之变化。3)设BP为x,矩形面积为y,建立x与y间的关系,让学生观察当x变化时,y的变化特点及其是否有最大值。4)当P点运动时,对应的动点(x,y)的运动轨迹是什么? 2.问题探索。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计算机上使用教师自制的软件,探索点P在各种不同位置时对应的动点(x,y)的运动轨迹. 3.小组交流。让学生对第4)问中的观察结果进行验证,最后完整显示抛物线。 4.问题的代数验证。5问题的拓展: 改变△ABC的形状,研究△ABC的底边BC或BC边上的高变化时,对抛物线形状有什么影响。6.写出简要报告。多媒体教学情景的创设,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可以体现了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内容、媒体四要素功能的转变。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数学学科和学生的特点的分析,合理恰当地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他们更积极、更主动地参与对知识的发生、发展的探究中去,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的课改精神。情景创设给数学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教师和学生都应努力地适应自己的新角色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