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激趣策略
【作者】 张 琪
【机构】 甘肃省舟曲县峰迭新区中学
【摘要】【关键词】
“语文难教”是不少语文教师发出的感慨,“语文难学”又是许多中学生共有的感觉,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入手,使他们在感兴趣的基础上由被动地学转变为主动地学,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赢得兴趣,在师生互助的良好氛围中学得知识。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会学,活跃课堂气氛,达到寓教于乐、增长知识的目的,这是每个语文老师应该考虑的问题。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根据自己的粗浅体会和经验,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一、用精彩导入激趣
精心设计,趣味导入。课堂导入,是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其他部分最自然、恰当、精彩的开端。它犹如文章的“凤头”,虽小巧玲珑,却能安定学生情绪,诱发学生的感情,激发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孜孜以求的心理进入学习情境中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常常采用如下方法:
一是故事导入。一则精彩的故事,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会很快从下课的兴奋状态进入故事,从而进入到课堂学习中。如我在教授《谁是最可爱的人》时,我给学生介绍了有关抗美援朝的历史,学生们被志愿军战士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感人肺腑的思想品质所感染,很快地进入了情节,进入课文学习。
二是设疑导入。抓住学生极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理、设置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也会很快的进入课堂学习。如在教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向学生就课题提问:鲁提辖为什么打镇关西?鲁提辖怎样打镇关西?打得怎么样?自己提问,更能增强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三是诗词导入。诗歌、雅词、名言、以其精炼的语言、蕴涵的哲理、丰富的意境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适当的加以运用,一定会深深的吸引我们的学生。如我在教授朱德《我的母亲》时,让学生背诵孟郊的《游子吟》,学生很快地沉浸在孟郊所创设的情景之中。随之转入课文的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二、以丰富的活动激趣
创设兴趣,源于生活。“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一经与生活相联系,必然生动活泼,事半功倍。面向生活,贴近生活,走进学生心灵,使语文的根深深扎在生活的土壤里,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是生活中的一种必要工具,引导学生由单一的语文教学步入广阔的语文空间,在学语文的同时学做人,在长智力的同时养成习惯,在练就终身受用的语文本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作为现代人的社会交际素质,从而促进自我人格的全面完善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以语文能力训练为核心,笔者在教学中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如编课本剧、背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会、故事会、读书汇报会、办墙报、手抄报、搞社会调查、书法比赛、参观学习、歌咏比赛、作文大赛等,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新景中学学生学习语文的现状,我在所教班级开展了古诗背诵比赛、成语收集比赛、书法展览比赛、优秀作文展览、周记评比等活动,力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各种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在活动中,我也更进一步了解了学生的优点与缺陷,以便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能依据学生现状更好地因材施教。在各种活动中,同学们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学生们有一种在语文知识的长河中遨游,其乐无穷的感觉。
三、多媒体直观激趣
多媒体进课堂,已是当前教学活动中的一项很重要的形式。沿河县于2009年“普实”验收合格,以验收为契机,我新景中学配备了多媒体教室。多媒体已经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入课堂,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以及网络更加直接更加快捷地去了解语文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因而学习兴趣也有很大的提高。它以丰富的图像、动听的配乐、生动的动态画面、真实具体的展现,强有力地吸引着学生。语文学科也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使之更有利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师生的互动与发展。
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在教朱自清的《春》时,我精心选择了几幅图片,《春花图》、《荷塘景色》、《夕阳无限好》、《好大一场雪》,要求学生在总结文章写景特色的基础上用一段话描述图片的景色,并且请其他同学评价。学生们激情难抑,纷纷举手,展示自己的描写才能。
如此说来,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节省了板书的时间,教学更为直观,可谓一箭三雕。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值得推而广之。
四、巧设疑问激趣
课堂提问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如果善于从教学实际出发,设计出有高质量的、富于技巧性的提问内容,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在教学《散步》一文时,我设计了以下问题:
(1)本文的题目叫《散步》,可不可以改为《孝顺》呢?(巧妙解题,引起兴趣)
(2)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重点处设问)
(3)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关键处设问)
经过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和老师的点拨,既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又让学生紧密联系自己的生活去体验、发现,从中感悟生活,得到有益的人生启示。课堂上的气氛活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受感染,大大提高了。
总之,兴趣虽然属于非智力图素,却是学好语文的先决条件。有乐趣才能有兴趣,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语文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识产J�<�R���> ���B���R����大都有大学本科甚至研究生学历,专业知识都有过一定程度地系统培训,但某些知识由于高中教学活动不常运用而易忘却,如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完整过程等,教师在研究某些问题需要运用时则可以查阅相应高校教材,作为相对权威的指导。另外,诸如生物工程技术方面的相关知识,对于年纪稍长的教师在大学阶段并未接触,也可借助高校教材系统学习。②多途径地加强教学研讨 “三人行,必有我师”。对于知识上的疑难问题,利用教学研讨活动发挥集体智慧往往可得以有效地解决。教学研讨活动有多种途径:日常的学科备课组研讨、各级地区组织的教研活动和利用网络进行线上研讨。前两者一线教师相对熟悉,而线上研讨则是当下较为流行且高效的一种教研方式。线上研讨的方式主要有QQ群(如“汗水群”、“中学生物教学群”等)和论坛(如内质网互动平台、K12生物论坛等)两种方式,笔者常活动其中,得到了全国各地教师的热心帮助。
③选择性地阅读期刊杂志 期刊杂志大多为月刊和半月刊等,刊登内容具有较强的时效性,阅读优秀的期刊杂志可以使自己了解更多的新知识或对原有的知识产生新认识。与中学教师教学相关的全国核心期刊如《生物学通报》、《中学生物教学》和《生物学教学》等都是质量较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