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让小学美术课堂放飞孩子的童心

【作者】 相慧丽

【机构】 山东省德州市东风东路小学

【摘要】小学美术课堂更应该着力于儿童本位的发展。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应卸下教育活动中的浓妆艳抹,回归教学的本真,俯下身子,站在儿童的立场,从儿童的视角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当我们心中怀着尊重,坚守童真的世界,就会发现另外一片艳阳天。这就要教师要拥有一颗童心。就如同爱学生才能爱教育事业一样,要使教学设计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易于被学生接受。首先教师自己先要接受,并以一颗童心投入到教学过程中,试想如果教师自己都没有情趣,即便教学设计再怎么新颖生动,又怎能使学生有一个质的接受过程呢?因而美术课需要教师放飞童心,保护童真,让个性贯穿美术课堂教学之中。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构建
【正文】

  美术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否能实施有效教学,决定了美术教育的质量。小学美术课在大多数人眼里就是画画课,上美术课就是让学生学画画,其实不然。根据美术的含义,按照现在较为公认的分类,美术的种类应包括:绘画、书法、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等,绘画只是美术课程内容分类中一种最为主要的艺术形式。有效教学是一场“围绕学生、服务学生、激发学生、为了学生”的改革。

  一、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一堂课是否上得成功,新课导入的效果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方法有利于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有效地引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怎样导入新课才有效呢??

  1、导入要有启发性。在课堂上,经常性地采用设问和讨论的形式启发学生的思维,提倡他们大胆、多角度地进行思考、探索,让学生主动地分析、比较、动脑、动手实践,表达自己的见解,寻找多种方式解决问题。适当引进竞争机制,如“看谁想法妙”、“谁的想法更精彩”,引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2、导入要有针对性。导入新课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能力基础、兴趣爱好设计等。由于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爱听故事的特点,可以采用做游戏、讲故事、观情景等方法导入。如《海底世界》一课,为让学生感受到海洋的一种斑斓多彩的世界,我就把整个黑板布置成海洋世界,课室贴满了海洋动物。学生一进课室,立刻被美丽的海底世界吸引住了。接下来学生自发对海底世界的感受表达就容易得多了,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而高年级学生认知能力、想象能力比较强,可以采用联想类比、启发谈话等方法导入。同样的教材,针对不同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洞悉学生心理特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绘画时期不要过早用技法技能去规范他们,所谓的“教”就是要启发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一般情况下,教师非常重视新课的讲授、教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但忽视了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教师越俎代庖,把所有学生的思维固定在一种模式里面,形成千篇一律的作业情况;一种是教师讲完新课内容后,放任自由,撒手不管。这些都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提高课堂效率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1、尊重学生,鼓励创新。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新,寻找新点子。低年级学生绘画的兴趣很高,且画得很快,容易有画不好的地方。出现这种情况,首先不要动手给学生修改。因为教师的修改失去了学生原有的天真与稚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低年级学生的想象能力的发挥和智力的发展,导致原本属于学生们自己的感觉、领悟和表现被替代。

  2、指引观察,强化记忆。绘画的前提是观察,只有通过观察去感知物象的本质特征。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心理感受,让其自由发展。自由发展不是不教育,自由的教育才是最合适的教育。既可以指引学生观察实物,也可以指引学生进行一些抽象的构图和表达,引导孩子进行创造活动,自由发挥想象,在随意的推进中建立了画面的“形式王国”。

  三、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创作灵感。

  英国教育家洛克认为:“教育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都变成游戏似的。”我觉得美术课堂中可以将枯燥的知识设计成游戏的样式,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也得到了语言等方面的锻炼,让他们感到无比快乐,在心理上感到极大的满足,从而使我们的教学目的得以实现。

  因此,巧妙安排课堂内容和上课形式,注意作业的难易度的设计是实现“寓教于乐”的重要部分。课堂内容的安排对一节的成功与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巧妙的安排,可能会出现作业没时间做、作业太容易、作业太难不知如何下笔,或是为完成作业匆忙应付了之,慢慢地,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下降,如果学生的兴趣丢失了,要实现“寓教于乐”则难之又难。给枯燥乏味的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灵感。

  总之,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在教学中,一定要以美术活动为中心,以兴趣为抓手,本着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快乐学习的理念,不断的用心教学,把美传递给每位学生,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以学生为本,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让小学美术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于佳;姚晓光;;美术课堂教学实验体会[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5

  [2]沈震英;;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培养探讨[J];新课程();201102

  [3]张雪琼;;美术课堂教学之我见[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103

  [4]高清华;;小学美术课上学生发言状况的调查报告[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12

  [5]梁永发;;快乐课堂 我们体验[J];科技风;2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