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天津市滨海新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作者】 张 岩

【机构】 天津职业大学

【摘要】天津市滨海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依靠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滨海新区作为新型经济区,有着强盛的发展活力,需要大量的资金、资源以及人才,高技能人才是滨海新区发展的强大动力,但也存在着产业结构和人才结构不相匹配的矛盾,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滨海新区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能获得快速的发展。以高技能人才为核心,以主动的姿态走向知识经济时代。
【关键词】滨海新区;高技能人才;人才队伍建设
【正文】

  高技能人才是当前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天津市滨海新区有着天然的地理位置优势,临近渤海湾为其发展提供了平台,但是靠近北京市又为其发展制造了屏障,滨海新区的发展要发挥自身的特点,更多的依靠工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他的发展需要立足于天津市以及滨海新区的实际情况,并且着重从转变天津市传统社会观念的角度这一新的视野来分析如何解决滨海新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为滨海新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做出贡献

  一、经济快速发展与高技能人才紧缺的矛盾

  1、天津市和滨海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近些年来,天津市的经济发展十分的迅速,尤其在滨海新区的发展规划启动之后,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基本都已实现。根据《天津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初步计算,天津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1190.99亿元,同比增长16.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454.87亿元,同比增长36.1%。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2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510.67亿元,增长3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95.06亿元,增长18.7%。外贸进出口1033.91亿美元,增长25.9%。实际直接利用外资130.56亿美元,增长20.4%。实际利用内资2085.87亿元,增长27.7%。新增就业47.12万人。而天津市的这种经济发展是离不开滨海新区的功劳的,滨海新区的主要指标增幅好于全市水平。发展计划中指出,在2011年国务院批准的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全面展开,融资租赁合同余额和创新政策全国领先,功能区开发和产业项目同步推进,中新天津生态城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投入使用,东疆保税港区二期具备封关条件,未来科技城落户滨海高新区。南港国家原油储备基地、鸿富锦电子等项目开工,中船重工造修船基地、高银117大厦等建设进展顺利,中航直升机、长城汽车一期、中粮佳悦等项目建成投产。可见滨海新区的未来发展前景也是在以科技城为发展目标,以带动整个天津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

  2、高技能人才紧缺的矛盾

  滨海新区的发展是立足于高新产业的发展,必然依赖于高技能人才的发展方式,高技能人才队伍的质量将影响着滨海新区的发展,但是由于滨海新区高技能人才队伍存在着高技能人才的数量不够充足、高技能人才在人才队伍中的比例严重偏低、高技能人才在产业和企业之间分布的不均衡等问题,导致了滨海新区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匹配,二者甚至产生了一定的矛盾。

  高技能人才的短缺和天津市经济发展尤其和滨海新区的发展之间形成了很大的矛盾,严重影响了滨海新区的发展。首先,高技能人才的短缺制约了滨海新区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发展,能够将企业的技术革新和科技成果转变成现实的物质生产的只有高技能人才,他们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当前,滨海新区正处于传统工业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以及新兴产业的大力发展时期,需要高新技术成果和科研力量来推动滨海新区的发展,但是,由于高技能人才的短缺使得滨海新区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足,新兴技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还很低,传统产业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次,高技能人才的短缺严重制约了滨海新区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尤其是滨海新区民族产业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企业人才的竞争,由于现阶段高技能人才的短缺,导致滨海新区企业竞争力不强,新技术和新科技无法为企业的发展壮大贡献力量,新的有效的管理方式没有高技能人才在企业贯彻实施,企业的发展没有强大动力。

  二、缺乏政策有力支持和企业大力培养

  高技能人才的使用和培养需要企业的长期规划,但同时更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帮助,政策的实施不仅是为高技能人才成长和培养提供一个保障,更是为高技能人才发挥自身的优势提供环境的支持。

  1、缺乏政策的有力支持

  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劳动行政部门是有责任对职业教育工作负责,组织技术工人进行相关的培训和考核,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往往忽视培训的效果,只是以统一颁发证书应付了事,形成考核的重复性和无效性,严重挫伤了技能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对于相应的考核培训又缺乏合理健全的培训考评体系,使得高技能人才得不到相应的政府认可,权威性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这一方面来说,政府相关劳动部门需要完善职业教育培训和考核的制度,以社会培训机构和企业培训中心为主要中介开展对技能人才的培训,加大考核的监察力度,确保技能等级证书的有效性,从而保证了高技能人才被认可的权威性。

  从高技能人才的来源而言,对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是很重要的一项政策支持。高技能人才大多数来源于职业院校,对于技能人才的投资更是一项见效时期长、投资成本大的教育大事,而天津市大多是职业院校的经费来源主要还是源于自己筹措、企业赞助以及行业的支持等等,政府对于职业院校的办学经费投入是相当有限的,这就导致了天津市大多数职业院校的办学经费不足,实践费用不够,高技能人才在职业院校中的成长和培养受到限制。

  2、缺乏企业的培养

  企业作为高技能人才实现自身价值和发挥技能优势的重要地方,是高技能人才成长的重要基地,企业对培养高技能人才有着无法取代的责任。但是,由于市场竞争机制的存在,导致企业为了蝇头小利,而忽视对技能人才的培训,使得企业出现了责任缺失。滨海新区许多中小私营企业缺乏有效的培训机制和培养体系,没有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职业培训体系,对企业中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大多数定位不清、资金不充分、培养的体制不够完善。

  在培养体系中,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激励机制是很重要的,激励机制的不健全往往会导致被培养的高技能人才成长缓慢,甚至降低对企业的忠诚度。在滨海新区的许多企业中没有形成一个很完善的鼓励生产操作的高技能人才的激励机制,高技能人才享受不到应有的待遇,做出巨大贡献的一线技术人员也无法获得相应的激励,使得很多企业中的年轻高技能人才失去了成长的动力,对企业来说是一项重大的损失。

  三、高校培养体系不健全和职业教育滞后于社会需求

  高等职业院校作为高技能人才的产出基地,它对高技能人才的建设有着无法取代的作用,随着近些年高职院校的改革和发展,学校对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逐渐的制度化和规模化,这对高技能人才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滨海新区大多数的职业院校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高等职业院校对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体系和培养理念还不健全,对于技能人才的培养不够完善,甚至滞后于当今迅速发展的社会需求。

  1、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理念不正确

  中国的传统教育目标是要求“学而优则仕”,这极大地影响了当前中国的教育理念,整个社会的教育重心并不在于职业技能的教育,而在于普通高等院校的教育,再加上中国社会对于学历的特殊偏爱以及对专科学历的歧视心理,造成了整个社会对于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技能人才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偏见,认为只有普通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才是人才,而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只是干活的,是处于一种低层次的人才,专科学生的社会地位低于本科学生,这种片面的人才观念在中国已经深深扎根于普通公民,甚至职业院校的学生都会认为自己低于高等普通院校的学生,这很容易会束缚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理念,导致中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长期受到压制。

  2、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不当

  天津市的高等职业教育还处于成长期,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并不完善。因此,在众多高等职业院校中的教学内容还处于探索时期,教学内容难免会模仿普通高等院校的模式。但是,完全的照抄照搬就会过分的强调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职业院校应关注的实践教学,教学内容和实践很容易脱节,学生所学到的技能知识没法在实践中验证,使得技能教育只是一个空壳。

  教学的内容决定了教学的方法,理论知识的教育更多的是以课堂授课的形式出现的,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求以书本教学为主,以教师教授的授课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的,这种应试型教育不仅忽视了技能人才的道德素养、心理情感的培养,而且没有起到职业院校应该有的功能,即实践教学,这种教学方式难免会培养出目光短浅、实践操作能力差的低水平学生。

  3、实习实践的缺乏

  高等职业院校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职责在于实践技能的获得,重心不在于理论知识的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技能只有在实习实践的操作环节中才能获取,这是高技能人才成长的基本环节。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抓好实习实践工作才能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落到实处。虽然,最近天津市政府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实习基地投入费用越来越大,但是,由于实习实践所需要的培训培养基地耗费巨大,需要大量的设备投入、维护管理等等。天津市政府的财政支持有限,中央政府的拨款就更谈不上,滨海新区大多数的高等职业院校财政有限,甚至日常的财政开支都难以维持,更谈不上实习实践,有的院校为了解决学生实习实践的经费问题,不得不向学生收取费用,而造成一定的学生负担过重问题。因此,在滨海新区还存在着大量的职业院校的实习实践工作缺乏,学校的实习经费又很缺乏,导致了大量的学生无法有效的、及时的受到实践的培训,也就无法掌握高技能。

  4、高等职业院校管理体制不健全

  整个中国的现代高等教育起步就比较晚,高等职业教育就更处于较晚的起步期,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职业教育体系,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之间也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协调管理模式,高等职业教育的文凭证书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文凭证书之间缺乏有效对等评价机制。同时,一些高等职业院校内部也存在着不规范的管理体系,职业院校内的管理机构不健全,没有一个系统的规章制度,整个管理队伍也没有受到专业的培训,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从管理制度层面上阻碍了高职院校中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EB/OL],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20110621.

  [2]关于引发天津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EB/OL]http://www.tj.gov.cn/zwgk/wjgz/szfwj/201204/t20120417_

175093.htm2012-03-31.

  [3]白美丽:河北省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4]杨东风,杨存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路径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4.

  作者简介:张 岩(1983—),女,汉族,本科学历,天津职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事务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