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论猴场会议的历史地位及现实意义

【作者】 刘泽洪 雷 华

【机构】 贵州省瓮安县委党校

【摘要】猴场会议是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在贵州境内召开的一次中央政治扩大会议,它召开在继黎平会议之后,遵义会议之前。这次会议完成了中国工农红军自长征以来的转兵任务,指明了红军前进的方向,采纳了毛泽东同志正确的军事思想和方针,为红军长征的胜利作了准备,确立了政治局决定重大问题的原则,为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奠定了基础,为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作了很好的准备。本文对猴场会议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作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猴场会议;历史地位;现实意义
【正文】

  猴场会议是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中央政治扩大会议,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进入贵州后,继黎平会议之后,遵义会议之前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猴场会议进一步强调了黎平会议的精神,为红军成功实施强渡乌江的军事计划做好动员和部署,为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做了准备。

  一、猴场会议的历史地位

  猴场会议在黎平会议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了转兵贵州,进军黔北,创立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新根据地战略方针,从思想上、政治上和军事上,为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做了进一步的准备。可以说猴场会议在黎平会议和遵义会议之间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在中央红军长征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其历史意义不可忽视。

  (一)实现党内思想上认识上的基本统一。猴场会议《决定》指出“立刻准备在川黔边广大地区内转入反攻。主要的是蒋介石主力部队(如薛岳的第二兵团或其他部队)作战,首先消灭他的一部,来澈底粉碎五次“围剿”,建立川黔边新苏区根据地。首先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地区,然后向川南发展,是目前最中心的任务”,这重申了黎平会议精神,再次否定了“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重又提出的回兵湘西的错误意见,经过会议激烈的讨论,肯定了毛泽东同志渡江北上创立新苏区的正确主张,坚决地确立了红军下一步的前进方向。自黎平会议之后,毛泽东同志的正确意见虽然逐渐取得多数同志的拥护,但斗争并没有结束。黎平会议后,红军一路向西,经过黄平,到达瓮安,一路争论不休,“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一直没有完全放弃回兵湘西的原定计划。猴场会议再一次重申了黎平会议的精神,坚定了红军转兵贵州到黔北创立新苏区的正确战略主张,可以说,红军的战略转兵,是由通道会议提出,黎平会议决定,猴场会议从思想到行动上进一步统一,遵义会议最后圆满完成的一个过程。

  (二)解决了红军指挥权的问题。猴场会议不仅批判和纠正了“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的军事错误,而且强调了军事指挥权问题。猴场会议《决议》指出:“关于作战方针与作战地点的选择,军委必须在政治局会议上做报告。”这就明确地指出今后部队的决策权必须置于政治局的集体领导之下,坚持党对军队的领导,统一了军队的指挥权问题,从根本上摒弃了李德、博古等人的独断专权,个人说了算的粗暴领导,进一步解决了我军的军事指挥权问题,这也体现了毛泽东同志“党指挥枪”的军事思想。这为强渡乌江做好了军事指挥的保障。

  (三)解决了红军战斗力的问题。猴场会议改变了红军长征以来只限于单纯打仗的错误,重申了红军历来倡导的三大任务。

  《决定》指出:“必须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开始我们的赤化改正工作,争取广大群众到苏维埃的旗帜下。”要求红军广大指战员在不违背基本作战方针的原则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及其武装。红军打过乌江后,按照猴场会议精神,在珠藏积极宣传和发动群众,建立了桐梓坡农会和游击队,开始了“赤化”黔北创立川黔边新苏区根据地的最初工作。桐梓坡农会和游击队虽然存在的时间很短,但它是中央红军跨过乌江,进入黔北所建立的第一个农民政权及其武装,又是中央红军战略转兵中,进入黔北边缘地域后的主要革命活动,反映了猴场会议由决定变为现实的过程,标志着红军创立川黔边新苏区根据地伟大尝试的开始。后来红军在遵义、桐梓等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武装斗争等活动,就是基于候场会议“赤化”黔北这个指导思想。这是我党坚持走群众路线工作方法的体现。

  另外,红军开始了瓦解白军的工作。根据猴场会议精神,红军总政治部于会议结束当天起草并发出了《关于瓦解白军的指示》,这是红军进入贵州以来制定的第一个瓦解贵州军阀部队的文件。文件详细分析了贵州白军部队的特点,相应地提出了针对性很强的宣传口号,如:“红军为解放贵州群众而来”,“红军是工农自己的军队”,“红军欢迎贵州白军弟兄来当红军”。文件要求部队通过各种形式,把这些口号具体化、通俗化地深入到贵州白军士兵中去,这个文件的制定,标志着红军瓦解白军的工作有了新发展。从此,红军对白军开始进行了有目的、有计划的政治攻势。这个文件的实施,对于利用矛盾瓦解白军、消灭敌人,使红军在贵州纵横驰骋、所向披靡产生了积极的有效的作用。通过发动群众、瓦解白军等工作,扩大了红军的兵力,增强了红军的战斗力。

  (四)突破了敌军的围追堵截。猴场会议将不利因素变为有利因素,为强度乌江做好了动员和部署,猴场会议是站前军事动员会,更是军事部署会。为强渡乌江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红军奋力突破乌江打了一个强心针。因为猴场会议在黎平会议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明确了红军的前进方向,猴场会议为红军长征、突破重重包围做了领导和组织保证。猴场会议后,经过红军的激烈战斗,终于打破了长达百余里“固若金汤”的乌江防线,避免了红军腹背受敌、全军覆没的危机,为遵义会议顺利召开做了铺垫,为红军立足黔北、走向川南扫清了道路。因此,猴场会议被称为是“转折的前夜”。

  二、猴场会议的现实意义

  猴场会议作为我党历史转折时期的一次重要会议,它所体现出来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过去是我们克服困难、克敌制胜的法宝,今天仍然是我们搞好工作,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一)研究猴场会议的历史地位,有利于增强广大干部的党性修养。

  2014126日至7日,全国党校系统在江苏南京召开第六次教学改革研讨会时指出,将党性教育作为教学改革会议主题,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同志在会上指出,党校的职责定位决定了各级党校必须把党性教育摆在全部工作的突出位置来认识、来安排、来落实。同时,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副校长汤正仁同志指出“将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与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相结合,是深入贯彻全国党校系统第六次教学改革工作会议的题中应有之义。将‘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民主团结、勇往直前’的遵义会议精神与党性教育结合起来,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胸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持和弘扬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为人民的利益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的根本制度,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是党校系统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猴场会议”作为“遵义会议”的系列会议之一,其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十分重要。全面了解猴场会议的历史,深入研究猴场会议的历史地位,完整地收集整理猴场会议的相关史料,挖掘其精神实质,把猴场会议纳入瓮安县干部教育培训课程,让广大党员干部全面了解猴场会议,深刻领悟猴场会议精神,这有利于加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增强党性修养。

  (二)研究猴场会议的历史地位,有利于为加强党的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1.实事求是、敢于追求真理的精神。在猴场会议上,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等党的领导人实事求是、敢于追求真理,大胆否定博古、李德的错误思想,坚持黎平会议的正确决定,使中国红军有了转机,迎来了遵义会议顺利召开的伟大胜利。党的十八大再次明确要加强党的建设,因此,挖掘并宣传猴场会议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对于加强党的建设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在我们当前进行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际,全面、深入的了解猴场会议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研究其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意义,对我们开展好活动有着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

  2.始终坚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法。猴场会议后,根据决议的要求,红军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建立了红军长征以来的第一个农民政权和游击队——桐梓坡农会,虽然其有些“短命”,但毕竟为红军建立农民革命政权开了先河,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头,体现了我党在革命中坚持走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建立革命政权的正确工作方法。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广大人民群众犹如推动社会变革的水,中国革命犹如水上之舟。中国革命之舟是否可以扬帆远航,就要看人民大众之水了。若果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之水,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组织好群众,善于运用群众的智慧,团结群众之力量,就能让中国革命劈波斩棘,克服万难,扬帆远航。否则,离开了人民群众之水,甚或违背人民利益,逆人民而行,革命之舟必然被人民之水掀翻,颠覆。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依然离不开人民大众之水。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观,深入研究猴场会议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对我们坚持好党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3.发挥集体智慧作用,克服个人专断的思想。在红军长征过程中发扬民主,发挥集体智慧指导时,红军就能突破敌人的封锁,取得胜利,比如第一、二、三次反围剿;个人专断,粗暴领导时,就使革命蒙受巨大损失,如第五次反围剿,湘江惨败,让红军,遭受罕见的损失。党在带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更要善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克服个人专断,克服一言堂,家长式的个人领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方可变为现实。

  (三)研究猴场会议的历史地位,有利于加强对红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充分发挥其警示教育意义,有利于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随着近年来全国对红色文化的高度重视和红色旅游的大力开发,以及瓮安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投入了大力气对猴场古邑区的修复和打造。猴场会议作为整个红色文化这个链上的一个重要的节点,迎来了省内外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促进了瓮安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猴场会议会址2013年共接待游客60余万人次,201470余万人次左右,在参观游览的客人中,集中参观的机关干部约占1/4,普通群众约占3/4,且游客多来自当地也有相关的红色旅游资源的地区,比如湖南、四川、江西等地。这给我们很好的启示:

  1.加强本地区的红色资源的开发、挖掘、保护和宣传。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对猴场会议会址、冷少龙故居、桐梓坡农会、江界河渡口,以及红军经过的一些战斗遗址等相关的红色资源的开发、挖掘、保护和宣传,挖掘其有意义的价值,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其影响,让老百姓更多地了解瓮安的红色文化,以期更有力地促进瓮安红色旅游业的发展。

  2.加大对红色旅游景点的投入。一是建设资金的投入,尽到财力物力,搞好红色旅游景区的硬件设施建设,包括复制、完善红色文化资源以及交通设施,二是加大人力投入,组织强大的专业队伍,继续收集整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编辑更加系统、完整的红色读本,让人们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当地有关的红色文化。三是聘请省内外专家对猴场会议的研究进行指导,提炼出猴场会议的精神,挖掘出猴场会议的精神潜力,充分发挥其精神动力。

  3.创特色与整合资源相结合,实现红色文化由点到面的连接。比如将省内的各红色文化旅游景点如黎平会议、猴场会议、遵义会议、娄山关战斗遗址等有机的连接起来,整合各点资源,在保持各自特色的基础上,力争达到红色文化精神的一致性,突出贵州特色。再把省内的与省外的如通道会议、扎西会议等连接起来,形成全国彼此相连的一条红色文化旅游链,让红色精神完整地彰显出来。

  4.充分利用好基地作用,搞好干部教育,提高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的警示教育作用。猴场会议会址是中共中央宣传部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的“贵州省党史教育基地”、“黔南州优良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瓮安县委党校、行政学校“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瓮安县人民法院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瓮安县教育局“瓮安县中小学生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瓮安县人民武装部“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等八块基地牌子。涵盖了中小学、大学、广大干部、武警国防等领域。在实际工作中应充分发挥好这些基地牌子的作用,让广大中小学生、大学生以及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了解猴场会议的精神,接受红色文化、长征精神的洗礼,这有利于传承长征精神,促进爱国主义教育。

  总之,历史不能重演,也不能假设,但我们要记住历史,以史为鉴,从历史中学习到对我们有用的东西。比如实事求是、机断灵活,统一思想、上下一心,放手发动群群众,坚定信心,人心齐,泰山移,众志成城,克服困难;英雄不能再生,但我们可以瞻仰英雄的精神,学习他们的实事求是的处世哲学,学习他们善于探索,勇于奋斗的精神。因为这些永远都不会“过时”,学习他们追求真理、敢于斗争,敢于争论,坦然自我反省,自我批评的态度。唯有以这样豁达的胸襟和境界,方可推动社会的进步。今天,唯有记住历史,研究历史,记住英雄们创造历史的艰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方可梦想成真!

  参考文献:

  [1]吴德坤主编.遵义会议纪念馆编:遵义会议资料汇编(P.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页。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瓮安县委员会编:猴场会议资料汇编(P.贵州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53页。

  [3]吴德坤主编.遵义会议纪念馆编:遵义会议资料汇编(P.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5-6页。

  [4]中共瓮安县委党史研究室:瓮安革命遗址(P.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18页。

  [5]遵义市政协文史与学习委员会.红军长征遵义亲历记(P.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