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农村中学读写说三步并举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作者】 岑忠泊

【机构】 广西百色市那坡县那坡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那坡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边陲。全县人口20万左右,有壮、瑶、苗、彝等少数民族。东及东北部与靖西县相连;西及西北部与云南省富宁县接壤;南及西南部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高平、河江两省接界。地理条件复杂,交通不便利,群众生活较低,文化落后,但民族气氛十分浓厚。故造成文化建设起点低,文化交流差距大,在教学工作中带来许多不便。为此,进行对边境语文教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近两年来,县政府十分重视对各乡镇的文化服务站建设和文化宣传,逐渐形成浓厚的地方民族文化色彩。

  自2012年秋起,我县也进入了课改时期。课改的实施,给边境县、乡镇带来了极大的机遇与挑战。根据课改特点、模式等要求,就农村而言,不说是学生了,老师也是一个问题。但是,课改,不能是要进行对老师的改变成熟之后才能实施,最终的办法,就必须同步进行,培训老师的同时,要对学生进行培训。时下,最要解决的问题是,对边境农村孩子的听、说、读、三个方面进行考究与培训。只有从这三个方面把握好,我想,农村的课改就成功了一半。

  高效课堂要求:必须要用最省的物力人力,而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必须采取符合农村学生的“肯学、愿学、学会”的教学宗旨。

  抓好读与写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学校是图书馆,是学习场所,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承担起组织、引导和监督等的角色。如今各初高中,都有不等的图书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要求:“271”教学模式。所以,教师在教学中的第一步,必须做好这一步,即读的训练。只有多读、通读,不断的朗读,并教师在其中不时地个别提问学生朗读情况,并指导学生的朗读方法,其目的是培养他们的语感;第二步是鼓励学生敢读,也就是培养他们个性表现;第三步是写读书心得或读书笔记,锻炼他们的个性展示;2014112日至122日,本人对某初中的初二(9)班学生进行实验:人数是41人,之前除教材外,一个学期下来有无阅读课外书习惯的,只有3人举手,问读什么书,结果出人意料:《体育杂志》、《咬文嚼字》、《小小说》;而问及写读书笔记时,则无人举手。证明:学生毫无读书的兴趣或读书量极少。要求:从本日起,到下个月止,每个人借两本课外读物并写有8001000字的读书笔记或心得,另外,课堂时间,一周内,放两节语文课到图书室自由阅读。课外,鼓励学生到阅览室读书看报。验收:41人中,全部完成两本书的阅读任务,读完7本的学生有12人,写读书笔记或心得的有41人,完成率百分之百,写有10002000字的有18人。证明:读书可激发兴趣,陶冶情操;读书可培养情感,增长见识;读书可促进人格的不断完善,增进人对生活的憧憬与展望;读书可健全人格魅力,拓展教育的宣传力和影响力,增加民族自豪感。学生也由被动学习转化到主动学习的过程,感到主人公地位的欣喜。

  高效课堂中,“说”是课改中心内容之一。不仅在小学阶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说,尤其是对边境的孩子“说”的训练。研究发现,学生成长过程,年级越高,课堂中说话的意愿就越少。对于边境县、镇的农村孩子来讲,仍然存有保守或一定程度上的害羞。课改,要改变这种现状,从学校内部来说,一定要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符合高效课堂的要求,因此,高效课堂要加强学“说”的训练,通过“说”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气氛,培养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有计划对学生加强说话训练,益处颇多,归纳为以下三点:

  (1)加强说话训练,可增强学生学习口头能力的提高。语文学科对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是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旦放到交际中,表达出现问题,第一责任,便问及语文老师,期间,语文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社会所需的各种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并且要求学生口头表达的内容要形象,生动,接近生活,便于听者试听。边境教学中,还可通过对家乡土特产的描述表达,如有表达不准确等现象,课由小组或班内同学纠正,教师借此,对学生的语法、课堂与书面的区别加以分析指正。

  (2)加强说话训练,课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首先对概念性进行认识,分析,要让学生对事物的认识由表及里,由内到外的过程,比如科技文的教学对培养学生认识事物及判断推理过程的重要性。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有无意识的贯穿于教学之中,并坚持下去,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3)加强说话训练,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农村孩子,见世面少,胆怯,不善表达,是其的不足之处,高效课堂,十分注重培养学生这一环节。教学中,教师不妨把农村孩子分组到城镇孩子之中去,形成优化差异,小组进行对学,群学,组间分工明确,有意识的把说话这一任务分给胆怯的学生来完成,有意识的培养他们,合理评价,使之有成就感,不由自主的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自觉成为学习中的主人公。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最大的区别是:不敢说与善于表现的问题,城市孩子提及某个问题,则滔滔不绝的表达自己的个性,语汇迭出,表达流利,思维清晰,富有情感,观点明确;而农村孩子则有话不明言,欲言又止,心里没底,底气不足,顾虑颇多。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之比犹如中国孩子与外国孩子之比。农村孩子思想是丰富的,感情是饱满的,但缺乏的是锻炼的机会。因此,进行说话训练非常重要,新课改,给教师提供一个新的教学思路,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平台,教师必须走出教学的“困境”,去引导学生演绎精彩的人生。

  此外,高效课堂开展课外阅读,训练“综合积累”。通过课堂教学进行经常性的阅读指导。教师在课堂上的精彩的讲读分析,给学生作课外阅读示范,指导学生运用迁移规律,把课内所掌握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之中。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一是抄一抄,要求学生阅读时把优美的词句或精彩片断分门别类地摘抄在读书笔记中,日积月累,丰富词汇。二是写一写。每读过一本课外书后,让学生练练笔。如写心得体会,或模仿文章的精美语段进行仿写等。开展丰富多采的读书活动。如:开展“读书汇报会”,激发说的兴趣;开展“读书专栏”,激发写的兴趣等,从而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阅读教学明确要求以读为主,以写为辅。随文练笔,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根据课文各自的特点,准确寻找阅读教学的“迁移点”,设计符合学生作文基础的“练笔点”,使学生写得轻松,练得实在。有道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学生要提高习作能力,仅靠每学期几篇计划作文是不够的。坚持写“小练笔”,“大作文”自然也差不多了。

  高效课堂注重读、写与说的有机统一训练。读是基础,写是巩固,说是展示。充分把三者结合起来,才能不断培养出“与时俱进”的新时代学子。脱离于此,而单独进行某方面的训练,将课改精神虚无化。实践证明,课改的精髓和实质关键是课堂上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