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信息技术有效课堂中的问题设计

【作者】 刘军红

【机构】 山东省莱芜市实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创建信息技术有效课堂的重要环节。精心设计问题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强化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一、精心研究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也是我们每堂课所精心设计与应用的原则,因为每一个学生都不一样,他们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教学设计上我们要重视这种差异,对于不同的学生要设计相应的问题,如难度较大的问题由基础好的学生来回答,难度较小的由基础差的学生来回答。这样每个问题对于答问的学生都属于跳一跳才能摘到苹果,每一位学生都有得到老师提问并得到肯定性评价的机会。对偶尔回答不好的学生,除应充分肯定其某些可取之处外,要注意在较短时间内再给他一次答问成功的机会。如在学习演示文稿《插入声音》这一部分时,我把设计的三个问题“1、如何设置声音的播放效果?2、如何在播放声音时不显示声音图标?3、你能区分声音的自动播放与单击时播放的用途不同吗?4、如果让一个声音文件在多张幻灯片放映时连续播放,你能找到相关的设置吗?”放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学生知道“只要我用心了我就能做到”,“我也是有能力完成任务的”,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表现,都有机会提高。为创建自主有效课堂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精心设计问点,杜绝无效提问

  一堂好的课,首先应在吃透教材、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要提问的问题。问题首先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体现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不仅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更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学。其次要紧紧围绕学生。这些问题,应紧密关联,由浅入深,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体会其中妙处。所提问题,应力求难度适中,太浅显的不必问,太艰深的不宜问,难度较大的可分几步问,要杜绝以下几种情况:1、无问而问,问题价值不大或没有价值;2、问题过大,学生无从回答;3、习惯式提问多,“是吗”、“对吗”等虚假提问充斥。在讲授《文件保存》一课时,我试着变换角度向学生提如下问题:⑴如果再给已保存过的文档增加新内容,还要不要保存?⑵如何保存,会不会再次弹出首次保存时的“另存为”对话框?⑶如果对一个已保存过的文档要换个名称保存,怎么做?⑷如果对一个已保存过的文档要换个位置保存又怎么做?

  三、精心创设情景,把握提问火候

  在自主课堂提问中,有意识地增加问题的趣味性,寓趣于问,创设生动愉快的情景,极大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已有的知识与即将学习的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处于“趣”、“新”、“疑”、“知”、“乐”状态,从而使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提高课堂效益。

  如在学习WORD“复制”操作时,若先讲操作步骤再让学生练习,就会使学习过程平淡,打击学生的积极性,降低课堂效率。我在上课时就给学生创设了情景:让学生展开比赛,两人一组,一个人讲故事,讲“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的什么呢?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的什么呢?从前有座山……”这样一遍遍地重复下去,另一个人则把所讲的故事内容输入到电脑中,也是这样一遍遍地输下去,规定的时间内,比比谁的遍数多。“试试谁会赢?开始!”结果没有一个同学闲着,全部都兴奋的投入到比赛中。可以想象比赛的结果不同。“为什么有讲故事的人赢了,也有操作电脑的人赢了,想知道原因吗?”这个有趣的问题一下子把学生的目光吸引过来了,激起了学生的极大的兴趣,同时也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当做示范的同学演示完后,“噢!”原来有一个“复制”操作在起作用,一下就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这种利用创设情景激趣性的提问,不但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而且会让学生对新的学习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会紧紧跟着教师的引导去做,提高了自主课堂的有效性。

  四、精心引导学生,学会提出疑问

  在现代的教学模式特别是自主型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怎样引导,成为一堂课成败与否的关键。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朝好几个方面去学习,教师精心设计的引导性问题在此显的由为重要。现在的教材中有好多地方都有指导性的留白,不将直接的操作方法告诉学生,而是将如何尝试的方法告诉学生或是只将一种方法告诉学生。这时我就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操作方法或提出自己的疑问。如在学习《获取信息》一课时,我设计的问题“你想不想知道和你重名的人在哪里,他们分别是干什么的?”(激起学生的兴趣),“用什么工具去做,应该怎么做?”(引出搜索工具),“怎么搜索本市中和你重名的”(引出搜索关键词)在解决完这些问题后,学生兴趣高涨,会马上提出其它的问题,然后去讨论解决。这样很容易一个知识点就解决了。除此之外,有时我还进行“误区设问”。误区设问就是根据容易搞错的基础知识、难以掌握的基本技能等教学内容预设“陷阱”,让学生预先体验错误,这样可杜绝同样的错误或少犯错误。通过误区设问学生经历了一个设疑——解疑的过程,对问题理解得更为深刻,对知识或操作记忆的更牢固。

  总之,精心设计问题,进行有效的提问是创建自主有效课堂的成功所在,它能够为学生建设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激发起学生兴趣与求知欲望,鼓励、帮助学生积极常识、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促成学生的有效学习,让学生实现自主发展。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努力探索研究课堂提问这门艺术,精心设计问题,努力提高信息技术自主课堂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