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作者】 马虎宁
【机构】 贵州省威宁县秀水中学
【摘要】英语阅读在英语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上好英语阅读课,教师首先应明确阅读课的目的,然后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阅读材料,优化课堂教学,高效实施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个教学环节,并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合适的阅读材料以及必要的指导。通过高效的阅读课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语言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阅读策略和技巧,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并通过阅读,不断升华学生的人格和情感道德。【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观念;高效课堂;课外阅读
《英语教学大纲》指出:“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的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主要目的,即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会学生阅读方法和技巧,让学生通过英语阅读课的教学,不仅掌握课内语言知识,获取文章提供的文字信息,而且要逐步提高学生语言学习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初中英语教材编写得很好,依照了“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七年级和八年级上册的阅读材料篇幅短,而八年级下册和九年级课本中每个单元还额外增加了一篇长的阅读课文。这些都无疑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素材。那么教师如何利用这一素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想这是值得我们老师探讨的,下面结合我的实践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更新教学观念,让阅读课成为“真正”的阅读课
传统的阅读教学课,过分注重对词义、句子、语法等的教学,教学方式单一,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剥夺了学生的思维时间。纯粹地讲解只会使阅读显得索然无味,无法达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所以,作为教师,首先对于阅读课的目的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然后才能围绕这个目标优化课堂教学,才能让阅读课成为真正的阅读课,而不是上成语法讲解课或翻译课。
二、优化课堂教学,让阅读课成为“高效”的阅读课
阅读大纲中明确指出了几条原则:1、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2、配合不同的阅读训练,运用适当的阅读材料;3、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活动;4、精读与泛读相结合。教无定法,但这些阅读原则在某种程度上对我们的教学有指导作用。高效的阅读课,就是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发挥其主动性,让其体验到阅读的快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作为教师,我们在课堂上就要优化课堂教学,实施有效的教学过程。
阅读教学一般分为阅读前(Pre-reading),阅读中(While-reading)
和阅读后(Post-reading)三个环节,下面我具体谈谈这三个环节的实施。
(一)阅读前(Pre-reading)
Pre-reading是阅读的最初呈现,也是阅读教学的“导入阶段”。这步教学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利用图片、游戏、讨论相关话题、介绍文化背景、问答、课文插图等方式。巧妙地导入,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产生阅读的愿望,并为他们下一步的学习做好心理准备。比如我在上人教版新目标九年级Unit 6 Reading——I only eat food that tastes good.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我给学生设计了一个Memory Game.我利用多媒体快速展示各种食物和饮料的图片,要求学生快速记下所见到的食物和饮料名称。接着展示两份菜单,让学生讨论哪个菜单更健康并陈述理由。最后再让学生讨论:What food would you like to eat? Why?这样做不仅复习了与本课相关的词汇,又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气围中把学生带入本课的阅读主题。
(二)阅读中((While-reading)
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手段,其过程实质上就是获取信息的过程,因此,这一环节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把教材活化给学生,通过设置真实情境,图文预测,设问,限时限量阅读,师生谈话,互动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运用各种阅读方法和技巧(如细读、略读、推读、跳读等),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以培养学生推理判断、归纳总结等各种阅读能力,并能通过阅读,进行情感教育。
比如我在上人教版新目标九年级Unit 6 Reading——I only eat food that tastes good,我分层次设计了各种任务:
1、要求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有几个人物,各是谁?
2、让学生逐段阅读课文,判断下列句子的正误。
1)Peter prefers too much fried food.
2). Tony doesn’t eat sugar.
3). Some types of oil are bad for us.
4). Laura eats meat.
5). Burnt barbecued meat might cause cancer.
3、让学生逐段阅读,概括每个人的观点。
4、小组讨论:who do you agree with ?
5、阅读课文,圈出不能理解的生词,找出文中出现的定语从句。
6、找出文中出现的口头语,感受英语口语的特点。
7、跟读磁带。
8、分角色表演。
在实施这一环节时,有几个要注意的问题:
1、生词障碍的排除:可以采用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的方法或查看词汇表等方式。
2、任务的设定要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和层次性。每个任务的设定要有明确的目标,并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要进行评价。
3、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老师的指导作用,让师生的双向交流贯穿于整个教学中。
4、阅读技巧应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而不是纯粹地讲解。
(三)阅读后(Post-reading)
“Post-reading”是阅读后的拓展操练和检测学生阅读程度的一个环节。这一环节可采用多种形式,如: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复述课文,给句子排序,分角色表演、调查、讨论等等。八年级下册和九年级的Reading都设有相关的活动。比如我在上九年级Unit3 Reading——S hould I be allowed to make my own decisions?时,在完成了while –reading这一环节后,我设计了一场辩论赛——Should Liu Yu be allowed to practice running?把全班同学分成两大组,双方各执一个观点,利用课本中的信息和自己的观点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这个话题是课本的一个拓展操练,学生可以利用已学知识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活动趣味十足,学生参与面广,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以及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学生在活动参与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以及渗透尊重他人,感恩父母等良好品质和情感教育。
三、课外阅读,提高语言的运用和实践能力
要学好英语,仅靠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课外也进行大量的阅读。一般要求学生每天至少阅读两篇英语短文。作为教师,我们要给学生合适的阅读材料,明确阅读目的。这样通过广泛地阅读,就能不断地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丰富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并且能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高其语言的运用和实践能力。
阅读课的教学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我们教师重视阅读材料的研究,使用有效的阅读方法和技巧,采取各种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阅读活动中不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提高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雍玲敏 《学英语》 2010年第15期
[2]黄艳云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 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