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议与家长共同教育好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技巧
【作者】 袁再喜
【机构】 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下溪侗族乡民族中心完小
【摘要】【关键词】
我是一名农村小学教师,从教二十多年,也是多年的班主任,所面对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农村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修养不同,各个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配合程度,自然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校的教育已经不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唯一途径,社会、家庭对学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家长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天然同盟军,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是平等的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对话,是平等的合作,与家长作好沟通协调工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能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那么,班主任怎样才能与家长沟通思想,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呢?作为一个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我,经过这么多年时间与农村小学家长的接触、了解和交往,发现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许多偏见和误区,现在我浅谈一下在新课标下,班主任怎样与家长共同教育好农村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的一些体会:
1、多训练孩子的独立性,主见性。
孩子不可能一辈子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尊重孩子的选择,这是最重要的。从小,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遇事不逃避,学会思考,有自己的主见,不作负面评价。因为,人生很多事情不是只有一个选择,可以有很多选择,每一种选择都有一定的道理。不要用家长心中的选择去评价孩子。
如:有个孩子名叫刘艳,6岁的时候在读一年级,一天,因为天气很热,下午放学,从学校出来,很渴,想要喝饮料。她的妈妈只是把钱给她,让她自己去买。但是她害羞,由于从未尝试过,害怕,就不肯自己去。妈妈告诉她,现在你有两个选择,一是自己去买,然后喝。一是自己不去买,那就忍着,回家再喝水。她犹豫了一下,选择了不去买,忍着。妈妈觉得这也是一种选择,就尊重她,也不评价她。在二年级时,这位刘艳同学,在放学时遇到了下雨,其他家长大部分已经送伞到学校,而她的妈妈也不主动送伞。因为这位妈妈相信自己的孩子会想到好办法的,或者和同学共一把伞,或者在教室里先做作业,等雨停了再走。因此,刘艳同学平时的独立很强,做事有自己的主见。
2、多与家长沟通,正确对待粗心。
经常听见有家长这样说自己的孩子,我家孩子这次错的题目好多都知道做,就是粗心啊。多与家长沟通,还要告诉孩子:粗心,就是能力差,学得不扎实的表现!任何时候,都不要说是因为粗心没考好。家长也不要为孩子找这个推脱责任的借口。细心、沉稳、脚踏实地是必备的能力,如果具备了这些能力,偶尔丢一两分,可以理解,超过两分,就是能力还欠缺,学得不扎实。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正常情况下能考高分,成绩稳定。
3、多放手,注重培养孩子的能力。
家长要放手,在可控的范围下尽量放手。如果每件事都由家长包办,那么,孩子就会有一种依赖思想,缺乏应有的能力。
比如,做一件事,孩子去做,可能只能打30分,你不满意,骂他,甚至代替他做了,当时事情的效果可以打90分。但家长值得注意的是,这90分,永远是家长的90分,孩子仍然是0分。如果,你让他做,用他不反感的方式指点一下,这一次可能只是30分,下一次就有可能是60分,再下一次,可能就是95分,甚至比家长做得更好,所以,家长要学习聪明地示弱,把机会让给孩子,并及时鼓励肯定孩子。爸爸妈妈终将老去,要学会把舞台适时地让给孩子,让他们发挥。孩子只有在一次次的实践、思考中,不断长大,独立,然后超越父母,超越老师。长江后浪拍前浪嘛。
4、多赏识孩子,扶持孩子的自信,呵护孩子的自尊。
中华民族是个谦逊的民族。在教育孩子方面,却容易走入一个误区。不注意赏识孩子的优点,而过份强调孩子的错误,在公众面前训斥孩子,丢孩子的脸。我们应该呵护孩子脆弱的自尊! 当孩子做得对的时候,大人要及时肯定,表扬。妈妈家长平时在同朋友谈话时,谈到孩子的时候,要充分肯定孩子身上的优点。他们的优点得到了肯定,会继续坚持,越来越好。会按照父母或者老师描述的那样优秀的样子去校准自己的言行。
当孩子出现错误的时候,就事论事地分析,不哆嗦,不翻旧账。正确面对事情,改正就好。事情过了,继续过美好的生活,不要把负面情绪过分强调和延伸。
5、多与家长分析,认识物质奖励与分数挂钩的错误做法。
物质上的东西,能给生活带来便利,可考试分数绝不能与物质奖励挂钩,而那种挂钩很容易培养孩子的功利思想,而偏离了学习和生活的本质。进入学校,只要学习态度好,考试考多少分都不要责怪,人生处处是考场,从容面对,考出自己真实水平就好,物质也不与分数,成绩挂钩。这样,孩子在考试时,对分数没什么压力,所以就会很少有发挥失常的时候,成绩也差不到哪去。要求孩子:像考试一样做认真做作业,像做作业一样地轻松考试。考试,只要考出你的真实水平,就可以。比如,某次考试,孩子的真实水平是90分,也考了90分,就很好。如果出于某种原因,孩子只考了70分,肯定会觉得遗憾,因为孩子的努力付出没有得到对等的回报。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有能力创造幸福生活,享受生活。享受生活,不要说等你长大以后,而是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对父母的报答不是很高的分数,而是从现在开始,好好活着,每一天。
6、让家长多给孩子营造阅读课外书的氛围。
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阅读课外书,是学好语文的关键,也是理解人生的重要途径。应该告诉孩子:在阅读的时候,并不一定感觉到明显效果,但写起作文来,笔下的文采仿佛不是自己的,涓涓流出。这就是文化的熏陶,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了阅读者的生命。经过坚持阅读,会强烈地感觉到,作文、考试做阅读题目都上了一个台阶。当然,可能刚开始读,会找不着感觉,但“读得多心中有本”,就会找到节奏,就会感到愉悦,因为愉悦,是最高层次的享受,这样孩子,才能找到信心,看到希望。
总而言之,家校合作形成合力,使素质不同的学生在各自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尽可能大的提高和发展的同时,更要努力发掘学生的潜能,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创造能力,培养他们成为班上各方面的顶梁柱和带头人,家长工作是我们老师,尤其是班主任份内的事,做好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老师与家长用心地把孩子呵护好了,孩子具备了努力、坚强、细心、有爱心等等这些品质, 就会身体更健康,生活会更开心, 学业会更加上新的台阶,也为培养21世纪的专业人才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