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班主任工作要做到“三贴近”
【作者】 袁世文
【机构】 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埠河镇群力小学
【摘要】【关键词】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跟班主任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因为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促进学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成长的核心力量。作为一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诸如处理学生之间的纠纷,帮助后进生转化等问题上,不再是单纯的空洞的说教、埋怨、吓唬,而应该用“情”、“美”去诱导,去感化,过去那种包办代替的保姆式的班主任,已不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紧跟时代,不断超越自己,培养出适应新社会的新一代班主任。那么怎样做呢?我认为班主任要做到“三贴近”。
班主任肩负着一个班教育工作的总责——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我以为要做好班主任工作,要注意做到“三贴近”
一、贴近学生,注意观察,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
首先,了解学生,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制定班规。班主任的教育对象是学生,要教好学生就要了解学生。一个班里几十名学生,他们受到不同环境和家庭的影响,有不同的个性和兴趣爱好,班主任要把他们组织起来,形成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不深入细致地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不行的。而要了解学生,就要贴近学生,融洽师生关系。要融洽师生关系,就要做到教育面向全体,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尤其要关注后进生,后进生有自卑心理,老师要经常主动跟后进生沟通,拉近师生的距离,消除后进生的自卑心理,增强后进生的信心。班主任要多参加学生活动,深入学生当中,既可增加活动气氛,又能使学生觉得与教师有亲密无间感,还能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班主任既要注意集体教育,又要注意个别教育。个别交谈是个别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个别交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自尊心。一旦有了点毛病和失误总是迫切期待得到别人的理解和信任。在平等的朋友式个别交谈中,多听听学生的心声,学生会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真心实意的关心和爱护,也感受到老师的慈母般的爱。从而增强努力进取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老师要多给学生鼓励,鼓励的力量是无穷的。对学生的进步,教师要不惜鼓励,哪怕小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赞扬,给予掌声,让学生感受到喜悦、温暖,体会到成功,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争取更大进步。因此“班主任”与“学生”是分不开的,要想让学生喜欢你,你就要走到学生中去,接触学生,掌握他们的家庭状况,洞擦学生的爱好·缺点,根据自己的调查结果,围绕《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行为规范》,定出切实可行的,绝大多数学生能够遵守的《班规》,并在班里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讲解,我想这样学生就会容易接受,知道老师所说的一切原来是为了他们。
其次,选配得力的班干部。因为班干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的作用,所以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很重视班干部的培养。有的放失的表扬他们的优点,帮助其树立威信。俗话说得好,“要想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因此我所带的班级,无论是个体还是集体,在学校中总是名列前茅。
另外还要改进学习方法,变“学会”为“会学”。“学会”为“会学”,一是要让学生真正认识研究学法,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可用身边同学的成功经验,用“未来社会的文盲是没有掌握获取知识方法的人”来启迪学生认识研究学法,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意义。二是要经常进行学法指导。学习有规律可循,但学生个人存在的差异决定了某种学法优劣的不确定性。在进行学法指导时既要有整体上的指导,又要注意个体指导。三要创造条件进行学法交流。要让学生再交流中吸收和借鉴他人的经验,改进或完善自己的学法,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确“最好的方法是适合自身特点的方法”,避免生搬硬套,只要学生具备了“会学”的强烈愿望,加上老师有力的指导和广泛的学法交流,“会学”的境界就不难达到。
二、贴近家长
一个老师仅仅拼自己的工作热情和力量,要取得教育的成功是很困难的,这就必须力争本班学生家长的支持。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在家还需家长督促,经常跟家长联系,就会及时交换学生的有关情况,家长会对孩子有更多的了解,同时老师容易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支持班级的管理工作。以前我总是不善于跟家长交流,总觉得要有特别好的事或不好的事才给家长讲,其实这是错误的。每个家长对孩子的期望都很高,他们非常想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也非常愿意把孩子在家中的表现讲给老师听。所以应与家长交流,交流时,要注意谈话艺术,少讲一些批评的语言,尽量的从不同侧面去说学生的优点,再指出奋斗目标,改进方法,让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是有希望的。
三、贴近科课教师,精诚合作
科任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中发挥桥梁的作用,使班主任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作为班主任必须积极与科任老师取得联系,增加沟通渠道,以便因班情而施教,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开展班级工作要多听取科任的意见,同科任老师一起研究,统一要求,统一步调,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学生教育工作。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形成是所有的科任教师齐抓共管,共同教育的结果。
一言以蔽之,我觉得班主任能贴近学生,家长和老师,就可以对班主任的工作顺利进行起到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