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中职生早恋
【作者】 胡忠斌
【机构】 安徽省宿州工业学校
【摘要】中职学生早恋,本身就是个体成长到一定阶段的正常生理、心理反映,但又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地盛开的“罂粟花”。究其原因,一是他们的学习基础较差,对学习不敢兴趣,因此,心里空虚,想有人陪,这时如遇性格相投的就此产生的恋爱念头。其二,个别学生缺少关爱,希望得到别人的关爱。其三,也有不少学生受电影、电视剧情节的影响产生对异性的吸引而早恋。其四,还有部分学生(特别是农村的),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在学校找个对象带回家省钱,甚至先生米煮成熟饭,这样,结婚就可以省下数目可观的彩礼钱。也有因性格的原因而早恋的,还有一些其他想法的学生。因此,中职生早恋很普遍。我们大可不必把它视为洪水猛兽,横加指责。【关键词】中职生;早恋;关爱;学校
早恋——在当今社会里,人们已经见怪不怪了。别说中学生早恋,就连现在的小学生也有早恋现象。家长,老师都为之头疼,不管不行,管的不当会起反作用,再加上现在的孩子大都任性,万一出现过激反应,后悔也来不及。特别是中职生,他们的素质和学校的教学模式具有特殊性,早恋的危害性和危险性凸显于其他学校的学生。这给职校的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带来了不少的烦恼,如何处理且又不伤害到学生的自尊,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做到工作细心、耐心地引导,才能将早恋的学生走向正道上来。
一、早恋的根源
中职学生早恋,本身就是个体成长到一定阶段的正常生理、心理反映,但又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地盛开的“罂粟花”。究其原因,一是他们的学习基础较差,对学习不敢兴趣,因此,心里空虚,想有人陪,这时如遇性格相投的就此产生的恋爱念头。其二,个别学生缺少关爱,希望得到别人的关爱。其三,也有不少学生受电影、电视剧情节的影响产生对异性的吸引而早恋。其四,还有部分学生(特别是农村的),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在学校找个对象带回家省钱,甚至先生米煮成熟饭,这样,结婚就可以省下数目可观的彩礼钱。也有因性格的原因而早恋的,还有一些其他想法的学生。因此,中职生早恋很普遍。我们大可不必把它视为洪水猛兽,横加指责。
二、坚持原则
应对早恋,正面批评学生肯定出现抵触情绪,甚至有可能适得其反。所以,对待中职生早恋,教师应坚持以下两个原则:
1、堵截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中职学生早恋现象就象那泛滥的河水,堵是堵不住的,教师就如大禹,治水重在因势利导,顺应其自然的流向,把其引入大海——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的大海。一方面教师应该通过严格的管理,规范学生的行为,不给野草滋生的土壤;更重要的是,教师应积极引导,转移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引导到学生的最终目标——学习中来。严格管理也好,循循善诱也好,预防和制止早恋现象的最终目的是职校学生对早恋行为的自我批判和自我抵制。
2、学校与家庭相结合的原则
分析中职学生早恋的成因,缺乏父母的关爱或父母教育不当的因素占很大的比例,这就给职校的老师们留了个大难题,学生在校期间所接受的教育和引导,往往抵不上学生在家中半天的耳濡目染,这就是所谓的“5+2=0”或“5+2<0”现象。这就需要联合家长,一起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引导,巩固学校教育的成果。学校和家庭相结合,最关键的是要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促使家长对孩子倾注更多的关爱,要教会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对孩子因势利导。学校应建立畅通的家校联系渠道,让家长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并配合学校教育;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及时和家长沟通,以全面把握学生状况,并谋求家长的支持,让学校教育不再孤单。
尽管职校生的早恋现象是青春期学生正常的生理心理反应,但早恋行为给他们的思想、情感、学习造成的不良影响依然深远,尤其是对自我控制、自我保护能力都相对较弱的职校生而言,其危险性更甚。找到一条能有效预防和解决职校生早恋现象的途径,是职校的老师们渴盼已久的愿望。
三、应对措施
1、正确界定早恋的性质,让友情之花盛开。在正常情感欲望的驱使下,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对异性的态度表现为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一种是自我封闭型的冷漠,就象赵传的歌所唱:“外表冷漠,内心狂热”;另一种则是完全开放型的热情,表现为在异性面前的异常兴奋,特别想表现自己。对第一种学生,表面上和异性很少交往,但一旦突破,则狂热而不可收拾。对第二种学生而言,常常会和许多异性朋友在一起玩,也容易造成老师或家长的误会。因此,对职校生的早恋现象,教师必须加以细致的甄别,以确定是否以真的进入早恋行为。很多时候,男女同学在一起,只是简单的相互吸引或单纯的相互喜欢,并没有早恋的实质行为。往往很多时候,正是由于老师的猜疑,同学的推波助澜,促使孩子们在逆反心理刺激下,率性而为,更进一步。如果男女生间正常的交往被我们“教育”成早恋,那就适得其反了。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双“火眼金睛”,善于鉴别“真性早恋(真正的早恋)”和“假性早恋(谣传的早恋)”,对于真性早恋,教师就应该下猛药,多渠道、多途径入手。
2、给孩子树立一杆标尺,让职校生涯不再茫然。没有目标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生活,也是了无生气的生活。职校生在经历了中考失利的打击,抑或是从未在传统学习中有过成功体验的打击后,往往对职校生涯依然不抱任何希望,得过且过,混噩度日,这也是早恋现象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之一。那么,给孩子树立一杆标尺,让他有一个奋斗的目标,应该是转移职校生低级兴趣,冶炼其高尚情操的有效手段。职校的毕业生中,自主创业、自我奋斗的故事甚多,这些素材都是鼓励尚在学习的职校生的最佳案例,教师应多学生讲这些成功的案例,鼓励职校生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刻苦转眼专业技能,以技能为自己开创一片蓝天,让孩子们有一个远航的目标,奋斗的标尺,从而树立起积极的进取心,不再一味地去寻找异性的关爱。
3、倾注你的爱心,为孩子点亮一盏希望的灯。对职校生的调查数据清晰地显示了许多职校生不良习惯产生的根源,即爱的缺失,这对教育不无启发。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给予孩子更过的关心和呵护,以我们的爱为孩子点亮一盏希望的灯。特别是对住宿生,由于离家独居,这时教师的关爱就显得格外重要。很多学生只是由于家庭或学校方面爱的缺失而产生了对异性好友的依赖,想通过早恋寻找爱的替代。因此,多了解一些学生,多爱护一些学生,和孩子多一些交流,给孩子多一份体贴,对孩子多一些宽容,在为孩子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为孩子创设一个充满关爱的生活环境,才是从根本上解决职校学生恋爱问题的一剂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