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巧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作者】 王彩田

【机构】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平班镇中心小学

【摘要】二十一世纪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我们的教育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走向“屏幕教学”,由讲授型教学向创新型教学发展,这些都离不开计算机的普及与运用。计算机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各个领域应用相当广泛。本文通过个人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并运用多媒体课件,如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多媒体;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正文】

 

  二十一世纪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我们的教育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走向“屏幕教学”,由讲授型教学向创新型教学发展,这些都离不开计算机的普及与运用。计算机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各个领域应用相当广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响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数学教师应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去,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使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生活化,使学生不仅掌握数学知识,而且喜欢这门学科。下面就我个人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并运用多媒体课件,如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良好的学习情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保持其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维持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因此,我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努力通过图、文、声等多媒体功能,给学生适当的感官刺激,由此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

  例如,在设计《商不变性质》一课的导入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播放了猴王分桃的故事,桃树上挂满了桃子,桃树下坐着一群猴子,它们等猴王来分桃子。猴王准时来到。猴王对小猴子说:“给你6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猴子吧。”小猴子说:“太少了。太少了。”猴王说:“那就给你60个桃子,平均分给30只猴子,怎么样?”小猴子得寸进尺,挠挠头皮,试探地说:“大王,请你开恩,再多给点行不行啊?”猴王一拍胸脯说:“那好吧,给你600个桃子,平均分给300只猴子,这下总该满意了吧?!”这时,小猴子笑了,猴王也笑了。当学生还沉浸在猴王分桃的故事中时,我问:同学们,为什么猴王和小猴子都笑了呢?猴王是运用什么知识来帮助教育这个既贪吃又自作聪明的小猴子的呢?在学习了今天的知识后,你们就知道了。

  这样,在课堂一开始,让学生欣赏一段精彩的故事来引入课题,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他们的有意注意,而且使学生的心一直被教师引导着,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还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巧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由于受人工操作和现场条件的限制,有些概念的理解,难点的突破,单靠学具的操作或空洞的语言是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的,而运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来演示,能及时调控,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应用题时,运用软件直观演示辅助教学,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题目中数量间的关系。教师简单地操作鼠标,屏幕上首先出现了一条铁轨,上面有一辆火车从左往右地行驶,一会儿,另一辆火车也从右往左地驶过来,两列火车在逼真的火车运行时发出的声音中相对开出,直到相遇。这时屏幕上出示了一道应用题:“甲乙两列火车从两地相对行驶,甲车每小时行驶7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69千米。甲车开出后1小时乙车才开出,再过2小时两车相遇。两地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教师再操作鼠标,屏幕上出示了线段图,在线段图上分别标出了每小时火车所行的路程。这样难点在火车形象运行的动态演示和直观的线段图中得以解决,它比老师的任何解释都具有说服力,增强了感观上的刺激。演示一结束,学生们很快就列出正确的算式解答。因此,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学生清楚地掌握概念,获得正确的结论,并尝到成功的喜悦,强化了学习的兴趣。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启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操作能力。

  小学生的认识特点是从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为主过渡,要使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就必须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使之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思维,从而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而多媒体计算机通过模拟演示,突出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通过引导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达到培养智能,启迪思维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内容时,因为“分数的基本性质”是约分、通分的依据。为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这一规律,新知教学时,应该先让学生看图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让学生分别说出1/32/63/9的含义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再把大小相等的分数填入等式中。通过这样一组变化,把抽象的分数与具体的图形相对应起来,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发现:分数的分子、分母变化了,而分数阴影部分的大小没变,因此1/32/63/9的分数大小是相等的。这时,教师进一步追问:1/3怎么会等于2/6呢?分子、分母是怎样变化的?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发现,把1/3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2,就得到2/6,所以1/2=(1×3)/(2×3)3/9同理得出2/6=2÷2/6/2=1/33/9=3÷3/9÷3=1/3。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规律。这样运用信息技术,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比较分析思考,让学生概括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学习方法,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明确主体,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倡导者,起主导作用,学生虽然是学习的主体,但处于被动和受教育的客体的地位。引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之后,教师更多的处于协助者和合作者的地位,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帮助学生行使主人的权力,与学生一起去面对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确认。对于教师,由于微机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部分功能,教师从课堂的识教中部分的解放出来,这样可以有效地发挥其主导作用,使之在教学中的激发、引导、启迪、组织、交往、评价的作用体现得更为明显,教师“教”的主体地位也得到加强。

  五、运用多媒体课件,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综合素质。

  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发现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不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对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也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也是教师深钻教材,挖掘教材的过程。并且可以利用网上资源进行教材整合,活用教材,使教学内容达到最优化。并且在制做多媒体课件的同时,教师在处理画面的美感、动感方面,以及配乐和整体的协调性等方面都会有所提高,从而提高了教师的自身素质。

  总之,多媒体的有效运用,能使数学老师从繁琐的板书和对基本知识的重复介绍中解放出来,拥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与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互动学习,加大了课堂的容量,大大优化了教学过程。此外,由于多媒体的运用,可以使学生的认识成为由直观到抽象的过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和思维等智力因素也得到发展。实践证明,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能够燃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火花,能够优化数学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 ����d ����学生的技能,学生的身心素质等等,也会逐渐被提升。

  4.结语

  总之,体育游戏教学不仅仅能够促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从而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最终帮助学生促使体质的提升;而且通过游戏,还能够促使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升,促使学生创新能力得到提升。所以,在中职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体育游戏的运用引起足够的重视,最终促使体育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唐文忠,徐向鸣.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J].运动.2010(06)

  [2]覃健珍.中职体育教学如何合理运用体育游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12)

  [3]张明伟.论新课改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合理运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9(02)

  [4]黄云亮.体育游戏教学法在中学短跑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世界(学术版). 2008(05)

  [5]余先继.浅谈体育游戏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学园(教育科研),2012,03: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