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虎添翼 锦上添花——浅谈在小学美术课中加入信息技术的妙用
【作者】 吴雪钦
【机构】 福建省福清市滨江小学
【摘要】要想使美术课更加灵活、鲜亮,更加有趣、生动,更加让学生情不自禁、兴趣浓烈的投入到美术课中必须要善于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多媒体集形、声、光、色、动、静为一体,突破时空限制,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在小学美术课中引入多媒体教学,可创造生动、活泼、愉悦、高效地课堂学习氛围,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关键词】 欣赏;翅膀;手工;阶梯;情境;空间
随着当今科技的发达,教育手段也随着科技的创新日益先进起来,信息化教育手段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化发展的一个趋势。利用信息技术先进手段进行教学是我们美术教学的一大亮点,是今后美术教学的必走之路,是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因此,要想使美术课更加灵活、鲜亮,更加有趣、生动,更加让学生情不自禁、兴趣浓烈的投入到美术课中必须要善于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多媒体集形、声、光、色、动、静为一体,突破时空限制,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在小学美术课中引入多媒体教学,可创造生动、活泼、愉悦、高效地课堂学习氛围,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向一个更科学、与日俱增先进的方向发展。
一、它给欣赏教学插上飞翔的翅膀
以往的欣赏课一贯以教课的老师出示一张张图片讲解图片的艺术风格、艺术背景、艺术流派、有时讲得口干舌燥,也未必让学生听得有趣、记得牢固,特别是遇到一些建筑方面的课,一堂课下来、即使你再激情澎湃,学生了未必真正了解方位的转换、角度的变化带来的不同艺术效果,而且课前要大量收集有关方面的书籍、花费时间较多。现在只要轻轻一点鼠标轻轻输入几点字,你想要的资料就一目了然,不但节省时间,更重要的是资料齐全,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色彩绚烂。如在欣赏齐白石的作品时,画家的代表作及其生平介绍就立刻显在你眼前,好像突然间他就走到同学们的跟前。介绍某一作品时,不但能直观感受到作品全貌所带来的震撼感觉,也能放大局部欣赏画家清晰、有力的笔触,使学生更真切感受到其运笔、用墨及线条的魅力。不但可以进行全面观赏其不同时期的代表作,还可以选取一些最有影响力的作品打印出来,使学生近距离欣赏、感受、拉近与作品的距离感,产生一种亲切感。
二、它帮手工教学推向生动的阶梯
手工课孩子都相当感兴趣,但在讲解步骤时,老是遇到一个问题,如师示范时,由于师生距离远,孩子不可能都看得清楚,且讲解又费口舌,特别在讲解细节部分时,往往要多讲几遍、师讲得累、学生也看累,这样孩子心里就会产生一种畏难情绪,注意力就容易分散,不够自信的孩子往往会放弃,不仅使整节课收不到好的效果,也会使孩子对手工课慢慢失去兴趣。现在有了现代化信息技术,其一可利用多媒体投影仪放大演示过程,学生就能看了一目了然,清清楚楚,其二,可利用电脑操作利用课件演示全过程,使程序更加明朗。如《剪花边》利用课件制作剪花边的全过程,特别是衔接部分如果是平时师拿在手上演示往往学生会把连接处剪断,而在投影仪下,学生就能看得一清二楚、明明白白,一下把本节课难点部分轻松给解决。
近年来浙江版出的美术教材手工课偏多,以往特别一遇到捏橡皮泥课就犯愁,原因有二:其一无法展示作品,如上《点心》一课,就是利用橡皮泥捏的点心作品,师捏好几盘“点心”进入课堂,想让学生欣赏一下师捏的作品,真切感受到用橡皮捏出的艺术魅力,怎么办呢?盘子又不能竖起来给同学们看,那样“点心”就会洒落地上,一个一个端过去欣赏又费时,孩子看了时间又短,难以真切感受到“点心”的魅力。其二、无法看清师捏的技巧。橡皮泥制作技法很多种、有搓、压、挤、切、捏…等,一遇到讲解制作的技法时,学生们老伸长脖子喊“老师,我看不清”。“老师再说一遍,”“老师,这怎么压成一朵花”……不但老师听的心烦,也影响课堂纪律。现在自从学校安装了多媒体电脑,真是省事多了,上起课来干劲足了,孩子们再也不用伸长脖子,瞪大眼睛,只要打开投影仪,在投影仪上示范各种技法,学生学得省心,师也教得开心。特别是展示学生作品时,以往学生捏好的手工作品只能小组互相观看,有时遇到好的作品时同学们会互相传来传去,特别低年级孩子好奇心又强,总爱凑热闹,只要有“哇!好漂亮!”一声传出。总会有一窝蜂孩子跑过去看,挤来挤去乱成一锅粥。现在可好了,投影仪帮上大忙。孩子们都爱得到表扬,作品都想得到认可,让别人欣赏、赞美。现在把学生捏好的手工作品都可以一一放到投影仪上放大观摩、讲解、讲评、学生们别提有多高兴。这样不但可让同学们欣赏到更多别人的作品,提高“眼力”,也可让孩子得到更多人对自己作品的肯定,这样孩子们对手工课更多了一份兴致,更多一份向往。
三、它使情境教学添加想象的空间
孔子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多创设一些愉悦、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真正投入到课的内容当中,情不自禁去感受美,享受美,从而提高孩子想象的能力。如上《下雨了》一课,我利用电脑播放“下小雨”“下大雨”下暴雨“时的场面,真实重现不同雨的人的表情、动态及雨衣的变化和雨线的密度变化,使学生又似身临其境很亲切、很真实重见不同雨的画面,积累素材,为孩子创作提供丰富的材料。像这种在电脑中利用课件能直接播放动态的画面,对孩子的影响是一种最直接的场面感受。它能使孩子记忆更深刻,储存资料会更持久,对这种课会更期待,对美术课会更多一份期盼,画出的作品内容更丰富,更生动,更贴近生活。
总之,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不断地优化电教媒体的组合,充分发挥其作用,并符合教材体系,就更能优化课堂教学,突破教学难点,解决教学重点,并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又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开拓了视野,激发了兴趣,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推进了现代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
[2]《中国中小学美术》2014年第5、6期
[3]《福建教育》2014年第5、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