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高中物理课堂中的研究性学习浅议

【作者】 谭仁明

【机构】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第三高级中学

【摘要】 物理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自身的学习目的和内容。课题的选择要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联,目的是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要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参透并完善。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主动性;能力培养
【正文】

  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和功能。我位线教师都在进行这方面的摸索,以便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能充分利用这种学习的形式,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学习的过程,获取知识,培养他们与人合作与人分享的团队精神,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是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但是如何指导学生去做?大家都在摸索之中,笔者把自己在实施物理课程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一些想法和做法写出来,与同行一起探讨。

  一、物理课程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是多元化,整体性的,其主要目标应是坚持学习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的个性和潜能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让他们有必要的,合理的发展空间。因为研究性学习的选题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学生处于自主和核心的地位。例如,男生对航天和航空的发展史,通讯工具的变化过程等富有挑战性的课题感兴趣,他们根据自己的特长,去寻找有价值的课题,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自己的特长和个性得到张扬。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并逐步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什么呢?就物理学科而言,应有物理本学科的特点。可以有本学科内的研究性学习的专题,也有跨学的研究性学习的专题,还综合性实践活动。

  例如:高二物理必修教材课题研究中的“电冰箱和臭氧层”,研究不同材料的保温性能以及“超导材料”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等等,这些课题是教科书内容的延伸,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也可以选择与物理学发展史有关的知识课题为载体,例如,“通信的发展史话”,“交通工具的发展历程”,《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史》等等。这样的课题要求学生查找和收集在关的资料,从而达到对某一问题有比较深刻的理解。

  总之,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根据学生本人的兴趣和爱好合理地选择,也要根据学校和本地的社会的条件和环境进行考虑,还要注意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没有统一的模式,只要自己认为,通过活动能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自己的个性得到张扬,自己的特长得到了民挥,自己真正体会到了学习的过程等等,就达到了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二、物理研究性学习的方式,选题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不仅仅是课程,更重要的是一种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同接受式学习方法不同,更能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更新学习观念,使学生通过学习实践,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自我评价能力和创新意识。

  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呢?利用研究性学习能力固然很重要,利用学科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更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各学科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方法的指导,才能和研究性学习的课程互为弥补,互相促进,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变被动的接受式学习方式,为主动的参与的探索的研究性学习。

  (二)组织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

  根据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进行科学合理地选题。有的课题可以有由一个学生个体单独来完成。例如:小资料论文“利用完全失重的环境能做些什么”等的写作,这样的课题涉及的知识对面路i好,往往只要通达自己从报纸、网上等媒体查阅相关的资料就能完成。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充分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培养做事耐心的习惯,有利于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了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的课题必须要多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分工配合协作,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这样的小组一般应有3-6人组成,学生自己推选出组织,研究和协调能力较强的同学为组长,聘请有一定专长的成人(本校教师)非为指导教师,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的成员有分工合作,各人显示自己的特长和才能,协作互补。

  总之,选择课题,一定要符合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一定要与学生的生活空间和环境紧密相联,要与社会的焦点和社会热点问题有关,要与学生所关心的问题相关,一定要有足够的素材让同学们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受益。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程序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收集问题,合理科学的选题阶段;选题后进行计划、研究、撰写报告阶段;最后是报告交流研讨的阶段。

  指导学生做某一个课题研究的一般程序;

  (一)开设讲座,让学生交流讨论,发现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发现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和生产相联系的问题,从中选取符合自己兴趣和爱好的、与自己的知识能力相匹配的、素材比较丰富和容易找到的问题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如《灶具演变的报告》;《家用电器的发展带头的安全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切入口小,较容易实施并完成。

  (二)组织课题组,制定研究计划。课题确定以后,课题组应采用学自由组合,教师应当调节的做法,使得课题组内成员的能力搭配合理和协调。制定计划的过程中,一琮要做到目标明确、清晰、具体,研究的具体做法要合理可行,工作的程序要规范,不能粗糙。计划制定后应聘请指导教师以计划进行可行性的论证,并及时修正和完善,这样做会对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起到有益的作用

  (三)处理结果,撰写报告。对一个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经过计划和实验研究的过程后,获得了一系列的信息或资料、体会、要根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对这些牝一手资料进行处理。处理的方法很多,有图表法,归纳法、综合法等。不论采用什么方法,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善于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合理取舍。使经过处理加工的资料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所研究课题的真实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