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关于军校学员如何做好表率作用的几点看法
【作者】 崔耀介
【机构】 装甲兵工程学院
【摘要】【关键词】
在习主席提出培养“四有”军人口号以来,军校学员的培养建设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作为一名军校学员,如何在新时期,新阶段履行好自己的任务,敢于担当,努力向成为一名合格的“四有”军人转变,是当前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由于军校学员身份责任的不同,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培养担当责任意识,正确履行军人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有些学员在入党前工作积极,态度良好,能为群众做工作,为群众办实事。但是,入了党以后,自以为有了“铁饭碗”,工作中少了一些“地气”,多了一些散漫,把入党这件神圣的事情变得具有了功利性,特权性。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他们只看到入党的权利一面,却没能认识到入党所代表的应有责任的神圣一面。入党,是为了更好地向组织靠拢,是为了更好地寻找为群众服务的机会。真心为群众做事的,群众会看到,虚心假意的,总会被发觉。军人不仅仅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更是一种职责,一种义务。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之际,军人的素质品质受到群众的考验。如何让自己在党的考验下不心虚,不动摇,在群众的监督中,站的稳,站的住?一方面,我们要培养广大学员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从军人自身道德责任感上约束学员的不规范行为,把军人对自身的要求规范融入日常生活中去,变成一种习惯,一种常态。另一方面,又要切实发挥好群众监督的作用,表扬先进,教育落后。让先进分子找到价值感,让落后的学员产生危机感,让文明的行为有可以发挥的地方,让懒散的思想没有藏身之处。真正从源头上杜绝假、大、空的思想行为,培养军人干部的责任意识。把军人队伍确实培养成一支先进的队伍,一支模范的队伍,一支高战斗力的队伍。
二、摒弃从众侥幸心理,落实日常生活行为的培养和规范。
军人从群众中来,自然也要到群众中去。然而,一旦从群众中被推选出来,成为一名军人,就要担负起不同于群众的责任和义务。当前,一些军人在群众之中“找不到身影,看不到表现,突不出身份”的现象仍有存在,没有把自己与群众区分开来,看到他人休息,自己也跟着休息,看到他人享乐,自己也跟着享乐,人云亦云,一味“跟大流,从大势”。殊不知,群众的眼睛是明亮的,军人就是军人,军人干部的一言一行都会被群众打个分数,给个评论。把自己归于群众,随波逐流,不做不为,认为自己不说,他人也不会知道的态度和作风是危险的,是掩耳盗铃的愚蠢行为。军人干部是党在群众心中形象的展现,有怎样的一支军队,就能直接体现出我党有着怎样的性质和宗旨。当前形势下,军人要趁着全党上下自查自纠的东风,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端正心态,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自己军人的身份,军人的模范先锋作用,真正做到严格要求,严格自控,严格约束,以军人的关荣身份,为群众办事,为群众服务,努力把群众紧紧的团结在党的周围,让群众看到党的态度,党的性质,党的宗旨。
三、树立吃苦耐劳精神,坚持革命精神品质的传承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从以吃饱饭为标准的生活目标,到“奔小康”,实现精神文化需求的进一步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地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在一步步提高。然而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也显现出来,反应到部分军人干部身上,就是:不想吃苦,不敢吃苦,不能吃苦。在物质文化生活日益富足的今天,一些军人在尝到“好日子”的甜头之后,就产生了奢侈享乐的消极的生活态度。脏活、累活不想干,干不了,群众有需求的时候不想帮,帮不上。自身有问题的时候不想改,改不掉。这些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就会直接反应到日常生活中去,被群众直接看到眼里,记在心里,一点一滴的瑕疵、错误就会渐渐演变成原则性问题。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势必会使军人在群众中的形象产生极大的损坏。生活可以更好,但是优良的革命传统不能丢。“除四风之害,祛行为之垢,立为民之志”,想要落实下去,就要要求军人干部不能只说空话,不干实事。居安思危,才能国泰民安,立足根本,才能国富民强。生活改善了,更不能忘记以前的伤痛,物质富足了,但不能丧失精神支柱。当前,在我国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国际动荡局势的挑战时,军人干部更要以优良的革命传统,精神品质,武装自己,强化自己,锤炼自己,把自己打造成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子弟,祖国的好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