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对小学作文的批改

【作者】 郭 菁

【机构】 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第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好作文对小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学好作文是升学考试的需要;其次,学好作文是未来就业的基础及途径。三是学好作文是生活的需要。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作文水平,一是学生在平时要多读、多看、勤思考、常动笔;二是教师要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教育和引导和学生,而作文批改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手段,是作文教学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作文指导的继续,是评讲的基础,是提高小学作文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也是老师们一直探讨的话题,老师们在作文批改中纵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能让教师感到真正满意或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的却鲜有人在,许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之路上苦苦探求“捷径”,却也历尽“沧桑”,仍然不尽人意。

  作文批改,实际上包含两层次:教师的“批”与学生的“改”。教师批阅,提出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启发学生探究。教师只是学生作文中的“被咨询者”,只教给学生作文的方法,作文本身还是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去修改,明确自我才能提高,叶老先生提醒我们: “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学会了自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要“养成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作文的批改,要注意和讲究批改形式的技巧性和方法性,力求从三维目标去体现其多样化。

  (一)作文批改要尊重学生的愿意,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思想感情与成年人并不完全相同,教师阅读学生作文时,要细心体会作文中所反映出来的孩子的想法,孩子的语言,不要用成年人的眼光、成年人的语言习惯去看学生的作文。要坚持多鼓励,少批评,学习是一种认知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情感过程。我们要毫不吝惜地把真诚的赞美送给每一个学生,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点进步,也要加以表扬肯定。

  (二)批改要采用多种形式。作文批改的方式一般有细致的批话,简略批改,当面批改,学生集体批改,学生自我们批改等,采用何种批改方式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而定,要突出重点,切忌面面俱到。作文批改的方式应该是多元的,而不应局限于老师的精批细改。只有多元的批改方式才能更好地让学生积累、反思和感悟,从而使他们的思绪更丰富,作文更精彩。

  (三)教师批阅的方法要创新。批改中,教师的批语要在三言两语中务求启发性和导向性,更重要的是要给予肯定、鼓励等谈心式的话语。俗话说:“鼓励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平时的作文批改中,我特别注意寻找优点,一经发现,就马上写上鼓励性的赞语,或者在写得好的地方划上横线或圆圈,这些简单的批语会开启学生的智慧,拓宽学生的思路。作文评价提倡“二次评价”,即教师根据学生作文水平作第一次评价,待学生修改后再作二次评价。这种评价方法样能客观地反映出学生作文的进步状况。

  生活是真实的,作文也应当是真实的,我们要在批改学生作文之后,经常反思,通过反思才能使我们的作文指导更有实效性,要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说真话,诉真情”的条件,强调是什么写什么,想什么说什么,不虚假、不矫饰。其次,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爱作文的情感,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从“要我作文”转变成“我要作文”,在以表达自己真实思想和心理情感为中心的写作中发展提高写作能力和思维水平。

  总之,作文的修改要着眼于两种语文素质的培养——认真严谨的写作态度与良好的修改能力,使学生逐步进入“自己改,改自己”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