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边疆少数民族学生作文常见问题及对策
【作者】 黄春憬
【机构】 广西百色市那坡县民族初级中学
【摘要】【关键词】
少数民族学生,尤其是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受本民族母语的影响,学习汉语文的难度依然很大。除了语文基础知识差、阅读能力不高之外,写作水平之低更是让教师们深感头疼。
广西是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那坡县的壮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95%左右。近20年的初中语文执教经历,使我深为边疆少数民族学生作文能力低下而忧虑。
边疆少数民族学生写作文存在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大的方面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审题不清胡言乱语、语言生涩叙述呆板、结构混乱逻辑颠倒等等,小的方面是错别字多如牛毛、书写马虎潦草、不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等等。
由于受本民族母语或本地方言的影响,学生作文中屡屡出现不符合汉语语法的句子,如“哪个喊你不认真?挨考不上了没有?”“我决定要读高中,了你呢?”“这件事传得全校懂完去。”“他们给那么多东西你们,不谢人家啊?”“我见他厉害多,怕完完”等等。
笔者曾用“需要正能量”为题来布置学生写作文,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关注时事和关注身边的人、事、物等,学会积极进取。笔者觉得这个作文题很有新意,富有时代特征,有利于引发学生思考,也有利于学生自由发挥。这个作文题只有字数要求(不少于600字),没有具体文体的限制,文章可以记叙经历、发表议论、抒发感情,也可以展开想象编写故事等等,使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都能写出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但是,当学生把作文簿交上来,我却发现带亮点的作文几乎没有一篇,问题十分的严重。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审题出现偏差。有些学生文不对题,根本不按照题目要求来写。有一个学生只有在照抄的题目中出现“正能量”,正文部分写的全为“责任”,无一处提到“正能量”。②泛泛而谈,华而不实。部分学生的文章似记流水账,内容平淡、空泛,缺少典型例子,没有具体情节,没有描写,更谈不上真情实感。有的学生则喜欢堆砌优美词句,缺乏具体内容和感受。③表达苍白,内容空洞。有的空喊口号,没有自己的思想感情;有的只会套用模仿东拼西凑,甚至抄袭他人文章。④语言表达能力极差。有的作文病句连篇,错别字多如牛毛,使人不忍卒读。⑤乱用标点符号。有近10篇作文整篇都是点号,真是一“点”到底。有的还出现逗号、句号放在句首的现象。
问题如此严重,要想彻底解决的话,我认为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首先,全面开发教学资源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多读书,尤其是多读经典名著。多读书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培养语感的最重要办法。要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和班级图书角,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广泛阅读。特别是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课外读物。绞尽脑汁,让名著阅读教学落到实处。语文教师首先要真正认识名著阅读的意义,不是单从应对考试的角度来重视,而是从名著对学生的语言积累、语感养成、文化与精神滋养等角度和层次上认识与重视其非同一般的意义。教师平时一定要引导学生真正阅读原著,防止学生单从复习材料中了解名著零碎的部分知识。仅仅依靠读背材料以应付考试,是完全违背学习名著的初衷的。教师要有初中三年名著阅读的整体规划,平时教学中有机结合和渗透名著阅读,让名著阅读成为一种常态。要注意提高阅读质量,要把握故事情节,汲取语言精华,学习写作技巧,还要注重阅读感受和感悟,从名著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迪、精神财富。
其次,重视普通话训练。一方面,课堂教学必须全部使用普通话。课堂上学生读书要读得清楚、响亮、准确,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要读得有感情,读出不同的语气,读出轻重缓急。另一方面,课堂外尽量使用普通话。用普通话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可以使少数民族学生尽快掌握汉语的语法,养成使用汉语语法来表情达意的习惯。既训练了学生汉语口头表达能力,又可为汉语书面表达奠定了基础。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会话能力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如对话、讲演、讲故事、唱歌、看电影电视、听广播等等。如果我们坚持这样做长期这样做,那么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运用能力就会大大提高。只要汉语口头表达得自然、流畅、连贯,写作文病句连篇的现象就会大大减少。
3.语文教师要提高教学水平。一线教师首先应摒弃急功近利思想,不能为考而教。必须遵循语文教学规律,以课标为本,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教学的着眼点和出发点。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激发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有兴趣才有效率,有效率才有效益,这三者环环相扣,只有处理好三者关系才能大大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语文成绩。
4.注重基本功训练,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一是良好的书写习惯。从初一开始,认真进行识字和写字训练。不用指望每一个少数民族学生都能写一手漂亮的汉字,只求每一个少数民族学生都能写一手清楚而不难看的汉字。二是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应想方设法将学生的兴趣爱好从网络、电视等电子屏幕前拉回来,让他们手拿散发墨香的书本,切实感受经典名著的熏染。三是良好的写作习惯。最关键的是如何培养少数民族学生良好的写作态度,因为态度决定高度。良好的写作态度是建立在浓厚的写作兴趣基础之上,因此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少数民族学生爱上写作,认真完成写作任务。在此基础上,再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运用恰当的语言表情达意的习惯等等。
边疆少数民族学生的作文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必须经过长期的严格的训练。我们语文教师要进一步努力,探索出更好的作文教学新路子,以便更快地提高边疆少数民族学生的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