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利用地方资源开展幼儿美术教育的研究

【作者】 李志玲

【机构】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西柯第二中心幼儿园

【摘要】幼儿美术教育越来越得到各方面的重视,在幼儿园开展美术教育已成为一种趋势。资源利用与开发便于幼儿美术的开展。本文就如何巧挖、善挖、勤挖、喜挖地方资源,结合典型生动的课例,就美术活动展开论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进行研究。
【关键词】地方资源;美术教育;园内;社区;家长;名画
【正文】 
  当今,幼儿美术教育越来越得到家长和老师以及社会的重视,很多家长都会利用课余时间带孩子到美术培训机构去补习,很多学校也开展了以美术教育为特色的课程。在开展美术教育活动中较少挖掘利用地方大资源,较少关注孩子的兴趣点。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开展幼儿美术教育是必要的,是有效的。在美术活动中,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主要挖掘了具有本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以及具有本地特色的资源,开展了幼儿美术教育研究。
  一、发现和创作——巧挖园内自然资源。
  陈鹤琴老先生说过:“给什么样的环境,会造就什么样的人。” 幼儿园内处处有风景:因此,能不能巧妙的利用和挖掘园内的自然资源,已成为开展幼儿园美术教育很好的一个条件。
  (一)激发兴趣,培养“发现美”的眼睛。
  1.组织幼儿观看作品,发现美。“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美术室里布置了已经毕业的大班幼儿的作品,有画画的、有手工的、有亲子的、各种各样的作品聆郎满目。孩子们欣赏着,惊讶极了:“这不是我们幼儿园吗”“这不是幼儿园的开心农场吗”,“这不是我们养的小兔子,小金鱼、小乌龟吗”“这不是幼儿园的大树吗?”……孩子们看到了的是幼儿园内的各种景观和花草树木以及各种熟悉的小动物,竟然能用那么美的艺术形式呈现在面前,都激动起来了,她们谈论着,欣赏着,原来幼儿园这么的美。所有的画面是那么的熟悉、亲切,都动了、都醉了……
  2.组织幼儿实地参观幼儿园,寻找美。幼儿园有“开心农场”,有鸭场、鸡场、小兔窝、泥鳅池、金鱼池。每天幼儿园的养殖角非常的热闹,鹅叫、鸭叫、鸡叫、小兔跳,还有泥鳅藏、金鱼游,热闹极了;幼儿园内四周都是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有落叶树、常青树、盆栽等,到处鸟语花香;幼儿园内还有一些大大小小的石头、竹制品、农作物实物等,也大大丰富了幼儿的眼睛;因幼儿园地处海边,物产丰富,孩子接触到看到的都是熟悉的海蛎壳、海产品……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寻找美的地方,她们叽叽喳喳的,平时不怎么注意的东西,现在在孩子们眼里,到处是那么的美,多想用语言、用画画、用手工来表达。兴趣点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了。
  (二)鼓励动手,培养“创作美”的小手
  孩子们对幼儿园内的熟悉的景物和实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大家跃跃欲试,都想来动手,开始创作了。瞧:在养殖角前,摆上了椅子、写生版,孩子们安静的坐在养殖场前,认真地进行着现场写生。休息中的鸡、鸭、鹅;走动中的鸡、鸭、鹅;鸣叫中的鸡、鸭、鹅;游泳中的金鱼、水鸭、乌龟等,形态各异,尽管孩子手中的画笔不是很流畅,甚至歪歪扭扭。但确实是孩子眼中的世界。在种植角里,老师孩子们仔细观察着萝卜的叶子,拔出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萝卜,用萝卜叶子进行拼贴,拼出了一幅幅可爱的场面;用萝卜做出了一个个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印章;把萝卜送到了小兔窝,观察着小兔吃萝卜的场面,对着小兔说说心里话,用画笔画画萝卜被小兔吃的变化;幼儿园的种植角里各种各样的蔬菜,有开花的、有结果的、有叶子、有攀爬的、应有尽有,还有,幼儿园里的花花草草,大树小树、孩子们采集着可以做手工的材料,在老师的鼓励下,大胆动手,人人都拥有一双“创作美”的小手。
  (三) 展示评论,体验“个性美”的骄傲。
  《指南》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美术活动的开展也是艺术活动中的一种。为了避免统一的要求,相同的眼睛,出现同一个模子,没有自己的个性,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蹲下来,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用开放的理念去看待孩子的每一个作品。我们和孩子一起把自己最满意的作品粘贴或悬挂起来,自己说说、和同伴说说、和家长说说、和老师说说,骄傲的展示自己的个性作品。在活动中,你会发现,一张感觉并不怎样的画面中,孩子竟能讲述得栩栩如生,头头是道,“哦,原来这是他们在捉迷藏呀!这是小兔的一家在看电影呀!这是鸭子兄弟在抢食吃呀、、、、、、、孩子眼中的世界是那么的丰富,那么的灵动,深深的爱上了一个又一个的美术活动。
  二、感受和体验——善挖社区人文资源。
  (一)、看一看,厦门酱文化园酱味浓。
  “走出去,那是另一种风采”。厦门古龙酱文化园就在幼儿园的身边,那里风景特别美丽,映入眼帘的是绿树成荫、奇花异草、雕龙刻凤,内有广阔的大酱场,各种各样的酱缸、酱食品、广告横幅鲜艳无比。孩子们手拉着手,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一步一步感受着文化园的美,体验着酱的文化,是那么的兴奋,那么的有趣,随身携带的笔和纸也就有了用武之地,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孩子们自由的做起画来了。一幅幅美丽的三水画、一幅幅动人的出酱图、一幅幅会吸引人的广告邀约等,尽管是那么的稚嫩,但画面动人无比,孩子们感受着,体验着,自由的呼吸着,用画笔述说着自己的所见所想。
  (二)、走一走,滨海大道别样风情。
  在老师的精心安排下,孩子们结伴走,来到了幼儿园周边的滨海西大道。宽阔的大道两旁是各种各样的树,各种各样的海边捕鱼雕塑场景、奔跑的八骏马雕塑群、各种姿势的人群雕塑等,还有风情各异的别墅群、观海台、钓鱼台等,走在滨海大道上,感受到清凉的海风,望着一望无际的大海,我们唱起了歌,踩在了柔暖的沙滩上,我们个个都是艺术家,沙画、叠城堡、玩泥巴、做雕塑……滨海大道不一样的风情,带给了孩子创造的激情,给了孩子无限的启示和遐想。孩子们一个个成了美术艺术家,这是滨海大道别样风情现场给的灵感啊!这是室内无法给予的,我们利用了周边的资源,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是走出去,会有你想要的,也会有你想不到的。”
  (三)、闹一闹,家乡“祭公头”民俗情。
  在幼儿园本村,年满七十二岁,有男孙的老人可以当上“祭公头”。要宴请宾客,载歌载舞,舞龙舞狮,大小鞭炮、烟花从祖厝口放至自己的庭院内,可以说,本村的老男人一生都在为能当上“祭公头”,能够花销得起而准备着。每年到了正月十六这一天,村里无比热闹,人声鼎沸,载歌载舞。幼儿园组织了孩子们亲临现场,感受民俗活动的不一样的感觉,观看着当地出名的“车鼓弄”,诙谐的老汉和俏皮的媒婆出色的表演带来了无以伦比的感受。孩子们也跟着唱呀、跳啊,热闹极了。而这之后,我们的作品也就一件件产生了:有泥巴、橡皮泥、彩泥等做的各种“贡品”,有一张张“祭公头”的场景再现,有一件件用树枝、竹子、稻杆、花生壳、龙眼壳、瓜子壳、牡蛎壳、螃蟹壳、蚌壳等做成的各种场景、人物、动物,再现了当时“祭公头”的场景。孩子们在亲临活动现场之后,对当地的民俗文化有所了解,感受了不一样的氛围,发现了美、感受了美、体验了美、创作了美。
  三、展示和激励——勤挖家长资源。 
  家长的资源是很丰富的,就看你是否勤于挖掘。幼儿园积极利用家长的资源,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达到了家园合力的效果。每一年都有不一样的生肖,我们结合区教育局组织的“可爱生肖”比赛活动,充分挖掘了家长的资源。在园内,我们开展了“可爱生肖”亲子比赛活动,家长和孩子就本年的生肖,或手工、或画画,各显神通。在宽大的操场上,悠扬的乐曲伴奏声中,一幅幅可爱的生肖就产生了,尽管有的作品并不是非常满意,但亲子活动让孩子和家长更亲密了,家长也更理解了幼儿园的不易。每一年的可爱生肖比赛,为幼儿园开展美术教育活动增添了无比的乐趣。除此以外,我们平时利用开展的主题活动,会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动手,一起制作各种各样的海陆空的“交通工具”、各种各样的“桥”、美丽的“我的家园”等,家长们乐在其中,丝毫不会把这个任务觉得是负担,每一次,和孩子们在家一起收集材料,一起制作,然后,一起送过来与其他孩子一起分享、展览。我们经常根据季节变化,开展亲子树叶黏贴比赛、制作风筝比赛、环保服装比赛、体育器械比赛等,勤挖家长资源,让幼儿园受益良多,资源也就越来越多了,家园关系也越来越密切了,孩子们在和家长参与中,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也更爱用美术的形式来表达了。
  四、欣赏和领悟——喜挖地方名人名画资源。
  《指南》指出:“有条件的情况下,带幼儿去剧院、美术馆、博物馆等欣赏文艺表演和艺术作品“。这就表明,我们要充分挖掘当地的资源,提供幼儿欣赏美术艺术品的机会。在我们当地,有出色的书法家、专注作画牡丹的美术爱好者。幼儿园就收集他们的作品,展览起来,孩子们一起欣赏着名师的书法、画作。在老师的引领下,一步一步走进艺术的殿堂。而后,幼儿园又抓住机会,邀请作者来园。孩子们能和作者亲密度交流,提高了孩子的欣赏能力,给孩子带来了丝丝地感悟。孩子和作者一起动手作画、一起留影纪念。在孩子心中,崇拜之情有如滔滔之水绵绵不绝,更激发了孩子参与美术艺术活动的信心和向往。
  五、结语:
  总之,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我们正是从培养兴趣人手、直观感受、体验操作、展览互动,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在活动中,我们巧妙的挖掘可利用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当地的特色资源,丰富了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开展。我们可以大方的说,孩子的各方面能力提高了,孩子发现了美、创造了美。有了发现美的眼睛,有了创造美的小手,有了欣赏美的心灵。孩子们乐观了、自信、敢于表达了、敢于用美术的艺术形式表达内心的想法了,想象能力、创造能力也在不同水平的发展着。资源是取之不尽的,关键在于巧挖、善挖、勤挖、喜挖。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部2012年
  [2]《重视“情境教育”,努力探索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途径》,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