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体育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形体训练和健康教育
【作者】 范玉珍
【机构】 贵州省盘县第八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前言:
体育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组织学生进室外的身体锻炼来完成的。在课堂教学特别是动作技能教学中,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减少外界的干扰和影响,是长期以来体育老师在教学中关心和探讨的课题。笔者通过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提问的方式方法教学进行提高学生注意力的尝试性探索,取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人的形体是指身体的外部形状和特征。它包括身高、体重、胸围、头围等。而身高、体重、胸围则由人体的骨骼、肌肉、关节所组成。
一、影响人形体发展的因数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已开始实施,《标准》要求,以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然而,笔者经调查发现,现在的中小学生在日常行为中低头含胸、耸肩缩脖、走路摇摆等不良形体姿态的学生普遍存在。究其原因:
1、学习负担重。由于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普遍较重,学生背的书包较沉重,据了解小学一年级学生的书包都重达5——6斤,学生整天背着书包上学放学行走,怎不变得腰背前倾呢;作业较多,学生长时间伏案书写,时间一长自然形成脊柱、头颈的变形和视力的下降。
2、生理成熟较早。现代的孩子,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孩子的生理机能发肓成熟期提前,特别是女孩子发肓较快,较早出现了第二性征,由于孩子没有清楚认识身体发肓过程的正常生理特征,产生害怕、害羞心理,感觉不好意思,经常低头走路,养成了含胸低头的习惯。
3、自信心不足。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有的孩子,由于学习成绩不好或行为习惯不良等经常受到老师的训斥或同学鄙夷的眼光,自己总感觉什么事都不会做或什么事都干不好,自信心受到损伤,从而产生畏惧心理,表现出自信心不足,长期形成畏手畏脚的样子。
4、从小不注意坐、立、行的姿势。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坐着总是东倒西歪,站着也是极不自然,走起路来摇摇摆摆,自然而然的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
5、由于营养过剩,从2012年——2014年我对的所教学的9个班进行了纵向身体形态和横向身体形态发展的跟踪调查反映了:在我教的班中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胖子,15岁的年纪体重就达到了100公斤。男生肥胖比女生多一倍。
针对学生表现出的不良身体姿态和臃肿的体形,一般中小学又没有设置专门的形体训练课程,没有安排形体训练课。因此,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形体姿态的训练显得非常的重要。通过训练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形体姿态,展现形体美的魅力,让学生学会欣赏美、展示美,增强自信心。在体育课教学中加强形体训练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用理论课,讲清楚注重形体姿态培养的重要意义,让学生明白形体姿态优美对于生活、学习至关重要的道理。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坐、立、行等正确姿势培养,注意讲究卫生和养成良好作息习惯的简单方法。要求学生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让学生明白体育锻炼对培养姿态美的重要作用。
2、在实践课教学中加强学生形体姿态的训练。要求学生要“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并且时时注意头正身直,眼看前方。借助韵律和舞蹈动作进行肢体的训练,经常强化,让学生养成良好坐、立、行的习惯。
3、结合健康教育课程,进行青春期知识的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生长发肓过程身体形态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明白自己身体变化属于正常生理现象,要理性的认识它,对待它,消除害怕、害羞等不良情绪,增强自信心。
4、教育学生观察周围的一些人的行为举止。如老年人与年轻人,武警战士与一般行人,比较他们的差异。看看有何不同,然后进行自我矫正,自己应该学什么,怎样做。
5、介绍几种预防和矫正身体姿态畸形的肢体动作操,便于学生在自我比较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后进行自我练习,养成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
(1)、身体仰卧,两腿并拢,两腿直膝抬起,每天坚持30次。
(2)、两腿伸直成坐撑,体前屈,两手前伸触摸脚尖,每天坚持30秒钟。
(3)、身体俯卧,两手支撑,上体后仰,鄂部充分伸展,每天坚持1——2分钟。
(4)、身体俯卧成背弓,两手从背后握住两脚腕,每天坚持1——2分钟。
(5)、由仰卧姿势开始做“桥”,每天坚持10——20次。
通过体育教学的强化训练,刺激胸部、腹部和背部肌肉的锻炼,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
体育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组织学生进室外的身体锻炼来完成的。在课堂教学特别是动作技能教学中,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减少外界的干扰和影响,是长期以来体育老师在教学中关心和探讨的课题。笔者通过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提问的方式方法教学进行提高学生注意力的尝试性探索,取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人的形体是指身体的外部形状和特征。它包括身高、体重、胸围、头围等。而身高、体重、胸围则由人体的骨骼、肌肉、关节所组成。
一、影响人形体发展的因数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已开始实施,《标准》要求,以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然而,笔者经调查发现,现在的中小学生在日常行为中低头含胸、耸肩缩脖、走路摇摆等不良形体姿态的学生普遍存在。究其原因:
1、学习负担重。由于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普遍较重,学生背的书包较沉重,据了解小学一年级学生的书包都重达5——6斤,学生整天背着书包上学放学行走,怎不变得腰背前倾呢;作业较多,学生长时间伏案书写,时间一长自然形成脊柱、头颈的变形和视力的下降。
2、生理成熟较早。现代的孩子,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孩子的生理机能发肓成熟期提前,特别是女孩子发肓较快,较早出现了第二性征,由于孩子没有清楚认识身体发肓过程的正常生理特征,产生害怕、害羞心理,感觉不好意思,经常低头走路,养成了含胸低头的习惯。
3、自信心不足。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有的孩子,由于学习成绩不好或行为习惯不良等经常受到老师的训斥或同学鄙夷的眼光,自己总感觉什么事都不会做或什么事都干不好,自信心受到损伤,从而产生畏惧心理,表现出自信心不足,长期形成畏手畏脚的样子。
4、从小不注意坐、立、行的姿势。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坐着总是东倒西歪,站着也是极不自然,走起路来摇摇摆摆,自然而然的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
5、由于营养过剩,从2012年——2014年我对的所教学的9个班进行了纵向身体形态和横向身体形态发展的跟踪调查反映了:在我教的班中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胖子,15岁的年纪体重就达到了100公斤。男生肥胖比女生多一倍。
针对学生表现出的不良身体姿态和臃肿的体形,一般中小学又没有设置专门的形体训练课程,没有安排形体训练课。因此,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形体姿态的训练显得非常的重要。通过训练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形体姿态,展现形体美的魅力,让学生学会欣赏美、展示美,增强自信心。在体育课教学中加强形体训练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用理论课,讲清楚注重形体姿态培养的重要意义,让学生明白形体姿态优美对于生活、学习至关重要的道理。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坐、立、行等正确姿势培养,注意讲究卫生和养成良好作息习惯的简单方法。要求学生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让学生明白体育锻炼对培养姿态美的重要作用。
2、在实践课教学中加强学生形体姿态的训练。要求学生要“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并且时时注意头正身直,眼看前方。借助韵律和舞蹈动作进行肢体的训练,经常强化,让学生养成良好坐、立、行的习惯。
3、结合健康教育课程,进行青春期知识的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生长发肓过程身体形态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明白自己身体变化属于正常生理现象,要理性的认识它,对待它,消除害怕、害羞等不良情绪,增强自信心。
4、教育学生观察周围的一些人的行为举止。如老年人与年轻人,武警战士与一般行人,比较他们的差异。看看有何不同,然后进行自我矫正,自己应该学什么,怎样做。
5、介绍几种预防和矫正身体姿态畸形的肢体动作操,便于学生在自我比较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后进行自我练习,养成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
(1)、身体仰卧,两腿并拢,两腿直膝抬起,每天坚持30次。
(2)、两腿伸直成坐撑,体前屈,两手前伸触摸脚尖,每天坚持30秒钟。
(3)、身体俯卧,两手支撑,上体后仰,鄂部充分伸展,每天坚持1——2分钟。
(4)、身体俯卧成背弓,两手从背后握住两脚腕,每天坚持1——2分钟。
(5)、由仰卧姿势开始做“桥”,每天坚持10——20次。
通过体育教学的强化训练,刺激胸部、腹部和背部肌肉的锻炼,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