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把“立德树人”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

【作者】 尕措吉

【机构】 青海省兴海县城关小学

【摘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讲究以德服人的民族,也是以德育教化人民的。然而由于近代对于教育体系的改革,教育开始注重的是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对于道德的培养和重视,所以,对于如何“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已经得到了如今教育工作者的重新重视,所以本文简单阐述了如何把“立德树人”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希望对于教育工作者们提供帮助和启迪。
【关键词】立德树人;教育;小学;语文教学
【正文】 
  语文是一门启迪人类心灵的科学,也是一门表达交流,传递知识的学科,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实行“立德树人”教育,是十分有效和可行性的。所以,把“立德树人”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是现目前为止,最有利于学生德育发展的,也是,教育学生的做有效的手段。
  目前小学学生的品德现状
  1、小学学生的品德有待提高
  长期以来,学生对于知识的教育要高于德育教育,这主要是,我国的教育形式的陈旧和传统的思想所致,所以,造成了很多人,只看重成绩,不看重品行,就连小学的学生也是如此,所以学生对于基本的道德素质和修养的意识,很是浅薄,在小学的校园之中,我们经常会听见学生满口脏话的现象,这主要就是因为,学生对于道德素质的浅薄和无知所造成的。
  家庭缺乏对于孩子的管束和教育
  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所成效,现如今我国家庭中,往往都是独生子,所以很多家里人,过于溺爱自己的孩子,导致了孩子的品性和性格发生了扭曲,导致孩子,不懂得与人分享和助人为乐。进而,使得孩子在日后的成长过程中,不懂得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良好道德。
  由于上诉原因,导致了如今孩子的道德流失,因此,要想改变如今孩子的这种问题的进一步加重,学校教育就显得尤为的重要,语文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是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培养的主要途径。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在课程改革中加强对思想品德类课程教学的管理和评价,推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德育要求。与语文课程教学有机结合的德育,是最基本最自然的德育。
  “立德树人”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
  1、突出小学课程立意指导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道德,似乎被社会中的各种价值观和言论所左右,对于青少年往往是这种社会思想浪潮的影响者。这就要求现代的语文工作者,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如何辨析出社会中真善美。在语文的作文的教学中,多添加一些标新力意的的课题,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现了语文的立德树人的责任。
  用心拟写读后感
  语文的学习,最讲究的就是对于课文的的理解和总结。所以要想在语文的教育中实行“立德树人”教育,就必须要求学生对于道德素质文章的总结。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使学生真正用心去写读后感,这样在学会反思的过程中,也使得学生拥有辨析事物的能力。比如在学习雷锋故事的课文时,教师就必须,积极的引导学生如可的学习雷锋精神,和怎样做到这种道德的修养。并且使学生写关于雷锋的读后感,在学生书写的过程中,便会潜移默化的懂得道德的重要。从而起到德育孩子的作用。
  精心组织活动
  通过小学语文的课上活动,积极的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对于道德观念的认识,比如,在举行语文演讲的活动的时候,可以进行道德素质理论的演讲,这样极大的促进了学生对于道德观念的认识,积极有效地起到了道德宣传的目的和加深学生对道德观念的意识。
  积极学习八荣八耻
  在语文的课堂之中,应当把八荣八耻的学习放到日程中来,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引领学生对其理解和学习,要求学生背诵,使得学生加强对于道德概念理解。
  结合实际,以身作则
  语文教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当以身作则,应当为人师表,作为道德的先行者,遵守有关道德的规章制度,为学生作出表率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根本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和,“立德树人”的成果。
  “立德树人”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把“立德树人”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求教师要运用相应的方法,而且,还要保持一种两者相符现成的概念进行教学,不要脱离了语文教学的课本,这样不但会影响到正常的教学,而且会使得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把“立德树人”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但具有从小培养孩子养成一个具有道德修养的人的意义,还会为其今后的学习、工作和成家立业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结语
  时代的进步,不仅仅要体现在经济和科技的进步,教育进步和人的思想进步也是时代进步的标志,作为小学的教育工作者们,更应该把德育教育放在首要的教育教学当中,因为,只有青少年本身的道德思想上来了,才会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才能正真的成为具有独立人格和有所一番作为的人。。因此,对于小学生的“立德树人”教育,应当与语文课程充分的结合,通过语文这门学科,作为一种媒介,一种手段,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阙颖华;案例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成功(教育);2012年22期
  [2]周玲玲;在语文教学论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能力[J];成才之路;2013年21期
  [3]张爽;关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华章;2013年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