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初中地理课课件的制作

【作者】 玛依努尔·斯拉木

【机构】 新疆库尔勒市第一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多媒体课件是集声音、图像、动画、文字为一体,能直观再现事例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等各种感觉器官,能让学生置身于情景中去思考、去感悟,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制作地理课的多媒体课件从而通过使用多媒体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多年的教学经历,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制作:
  一、广泛收集资料,为地理课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提供素材
  由于地理课有它自己的特点,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即使有地理课教学经验的教师,如果不注意收集资料,也会有“巧妇而无米之炊”的现象出现,例如:七年级《中东》地区这一节,教师如果收集到关于中东地区的最新时事新闻,学生就会很快的把注意力集中到本节内容,学生就有兴趣学习,如伊拉克战争、叙利亚的紧张局势等。因此,收集资料是制作课件的第一个重要步骤。
  当然,收集地理课课件素材时,除了具有其它课件应该有的特点外,由于其内容的专业性,还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时代性。生活在各时代的学生由于年龄差异、生活阅历不同、成长背景不同,思想上呈现出的特点也不同。比如,“70后”与“80后”、“80后”与“90后”的学生,他们在生活上、思想上的表现也不同,“70后”生活节俭,思想较为保守;而“80后”生活前卫、思想比较开放;而“90后”又比“80后”在这些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如果“70后”的教师仍用原有的资料来制作课作,就难以提起“90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对“90后”学生的教育效率就难以提高。2、典型性。收集的课件素材应该考虑大部分学生凭借自己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所能理解的,不能超出学生能力范围,同时在社会上又普遍存在或必须解决的事例和现象等,如目前新闻热议的“钓鱼岛事件”、“黄岩岛事件”等,就可以在八年级地理课中《中国的疆域》这一堂课以课件的形式特别呈现出来,让学生观看、了解我国疆域和讨论各方面的观点,给学生展现一个客观的事实,对学生就能起到教育的目的。“钓鱼岛事件”、“黄岩岛事件”在社会中就具有典型性,给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帮助。3、广泛性。一是内容来源要具有广泛性,地理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丰富的内容决定了地理课件的素材应具有广泛性。二是形式要具有广泛性,既有文字资料,又有图片、影像、声音资料,还有实物资料等,资料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决定了收集地理课多媒体课件素材也要具有多样性和广泛性,如在教学七年级《发展与合作》这节中的时,可以提供我国建国时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图片和影像,让学生感观当时的生活水平,再呈现今天我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图片和影像,通过对比,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我们的生活水平的了很大的提高。4、实用性。教师所收集的素材,“不能胡子眉毛一起抓”,必须能够服务于课堂教学,能对学生思想起到教育的作用。如果所收集的素材不具有实用性,教师收集再多,也不能运用到课件制作上去。
  二、构思、设计与制作课件
  收集地理知识资料只走完课件制作的第一步,构思、设计与制作课件的过程是根据课堂实际需要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取舍,是对课件的结构进行总体设计,思考以何种形式呈现教材内容和课件资料更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等,是制作地理课件的关键一环,构思、设计与制作地理课的多媒体课件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具有明确的目的原则
  教师在构思、设计和制作课件时要对所制作的课件要有一个评估,构思、设计、制作课件要达到什么目的,对学生理解哪些课堂教学内容有帮助,学生对课件会有何种反应和表现等等,需要有明确的目标。例如在八年级《我国的水资源》教学中,可以利用卡通动画课件的形式进行环境教育,如:“”小鱼的哀求“、“就地取材”等,让学生欣赏后,启而后发,树立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意识,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符合课堂教学内容,适应课堂教学需要的原则
  制作得再好的多媒体课件,如果不符合课堂教学内容,或者与教学内容背道而驰,就是不是课堂教学所需要的,制作得再好,也不能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所以制作课件时要遵循符合课堂教学内容,适应课堂教学需要的这一原则,才具有课堂教学的教学性。
  3、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原则
  每一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在对图片、影像、文字等资料反应、接受程度有所不同,任地理课的教师在构思、设计和制作课件时,必须考虑所要面对的学生实际情况,掌握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程度,制作的课件要符合学生群体的需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才能为学生所接受。
  以上三个原则从不同侧面反映在构思、设计与制作地理课课件所要注重的问题,三个原则是统一的整体,密不可分。只有共同遵循这三个原则,才能让课件成为课堂教学得力助手,才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地理课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只要遵循收集资料——构思、设计与制作课件——试运行课件——整理过程这一流程,收集资料要考虑地理课的特点,制作时遵循三大原则,就能制作出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