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高中英语阅读技能培养之我见
【作者】 曾梦倩
【机构】 广西容县杨梅中学
【摘要】阅读绝不是一种简单、消极、被动的学习活动,而是一种复杂、积极、主动的认识过程。对于我国的中学生来讲,阅读是接触学习外语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学好外语基本功的主渠道。《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初审稿)》规定:高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既要“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又要“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并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关键词】英语阅读;快速阅读;阅读技巧
【正文】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构成了中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主要环节。那么,如何才能行之有效地对学生进行阅读技能的培养呢?下面从4个方面谈侧重应试型阅读。
一、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提高阅读速度没有捷径可循,但确有方法可以借鉴。首先要指导学生多读。读少了不行。读物的体裁也应避免单一化。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都应涉猎。题材也应包括:“人物传记,寓言故事,活动记述,社会文化,文史知识,科普小品等内容。”只有各种体裁、题材都熟悉了,才能摸清外语文章的特点,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要让学生学会用眼睛看,不出声地读。当然,朗读在外语学习中举足轻重,但那是学课文的方法,只用于精读。我们这里所谈的阅读主要指泛读,要求速度快,效率高,出声影响速度。有的同学阅读时喜欢一句一句地译成汉语,那就更慢了。翻译太耽误时间,遇到生词或不好理解的地方,要学会逃过去。先抓住主要内容和大概意思。如果需要了解细节,回头再慢慢琢磨,不必要时就可越过去。这样就省时间了。
常见的快速阅读法有以下几种:
1.读前活动
开展富有创意的读前活动是阅读课的导入关键,教师要选择一些与课文话题相关的材料,运用适当的手段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产生阅读的愿望。
比如说,我们可以设置“开放性”问题。设计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话题,调查学生对该话题的态度、看法及了解程度。
如Unit 1 Chuck’s Friend,为了让学生意识到某些日常用品或工具的必要性,我设计了一些简单的问题。举例:
(1)What do you use if you want to cut an apple into halves?
(2) What do you need if you want to see your own faces?
(3) What do you need if you want to make fire?
(4) What do you need if you want to strike a nail into the wall?
(5) What do you need if you want to get out when it is raining?
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可以引起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关注和兴趣。
2.带题阅读法。在快速阅读一篇文章、搞清其大意后,再看文章后的题目,弄清楚问的是什么内容,带着这些问题再到短文中的相应处找答案,这样就可避免把时间花在与题目无关的内容上。
3.抓首尾句法。说明文和议论文的段落一般都有主题句,而且大多位于每段开头(少数情况位于段落末尾或中间),这时,只细读开头和结尾,就可以抓住文章的中心。能否抓住主题句是阅读理解的关键。
4.人、地代名法。阅读文章中经常遇到一些外国人名、地名等,这些名词在试卷中一般不加注释。它们既难读又难记。这时,可用一两个大写字母写在它们底下代替它们。如用G代替Georgina,SH代表WilliamShakespeare;用W.P.C代表Washington District ofColumbia……这样,一是醒目,查找有关人、地的信息时方便好找;二是省时,当必须反复阅读或比较时,不必再为读人名、地名而耗费过多的时间。
5.猜词义法。阅读中最感困惑的是英语单词的词义难以确定。它们经常与课本上学过的词义大相径庭。这时,就要利用上下文来猜测其含义。当遇到某些动词短语时,切不要被已熟悉的单词字面含义所局限,而要根据其前后的语境,进行逻辑上的分析和推测,确定其真正含义。有些词是由学过的单词加前缀或后缀派生而来的,这时,可根据有关的构词知识,确定其词义。有些词虽然没学过,但在上下文中含有对其的解释,阅读时可用符号标出,无需再为推测其义而浪费时间。有时候,代词的含义也不能忽略,要弄清它到底指代哪一个或几个词,最好也用符号标出,以避免误解。
6、推读:推测未直接写明的含义、因果关系以及词义猜测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新的单词、表达法或语法。引导学生学会根据上下文进行猜测,这样既提高了阅读速度又形成了一种能力,这也是英语阅读的关键所在。培养学生猜词的能力是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十分重要而有意义的一个环节。但是若遇到了关键的词句且影响对文章的理解则要提倡学生使用手中的工具书,自行查阅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二、培养阅读能力的技巧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人们已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下转第31页)(上接第32页)重要的是向学生传授学习的技能和技巧,让他们学会学习。有的人甚至说:“未来的文盲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不懂学习方法的人。”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无论是提高阅读速度还是提高理解程度,除了教给学生基本阅读方法外,还必须传授一些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
1..有意设问,顺藤摸瓜。在速读全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可以用5个w(who、where、when、what、why)和一个h(how)有意设问。即何人何时何地何原因发生了何事?事情发展和结果怎样?作者的观点是什么?论点、论据是什么?从而理清思路,顺藤摸瓜找到答案。
2.辩析过渡转折词。阅读材料中的过渡转折词宛如道路上的路标。路标为我们提示哪里有岔道,急弯以及路面状况;过渡转折词语帮助我们遵循作者的思路进行阅读理解。转折词语可能是单词,也可能是短语,它能提示我们作者何时何处从一个想法向另一个想法过渡,或者何时改变思维的方向。
例如:有人对你说:“You are a strange friend. You are dependable, trustworthy, and loyal. Also, you have a great sense of humor. In addition, you are hard working and considerate of my feelings. But…”当你听到also和in addition这样的词汇时,你内心肯定有洋洋得意、沾沾自喜之感,但当听到but时,你会有何感想呢?你肯定会意识到:说话人要改变语气,谈你的缺点了。
3..辨认语气及含义。领会语气,识别反语,辨认讽刺是阅读能力上水平的体现。它们在阅读中体现了作者对主题、人物甚至是作者本人的态度,从作者所写的文字中我们常可以推断出隐含的,甚至与字面意义完全相反的意思来。
例如:当你的朋友与你约会再次迟到时,你对他说:“Well, I'm glad you're on times as usual.“ 你真的高兴吗?你不是委婉地批评他老是迟到吗?
4.捕捉主题和主题思想。主题即论题、话题(topic, subject)一般位于段首、段尾或位于段中的主题句中,它通常是用单词、短语表达的。表达主题的词或短语一般由主题句中的主语充当。当然,有些短语没有完整的主题句,其主题只好根据短文中多次出现的词、短语、上下文及全篇故事大意来归纳。
总之,我们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本着教学理论,并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并与审美和陶冶情操相结合。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从而真正地提高阅读技巧,提高英语综合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构成了中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主要环节。那么,如何才能行之有效地对学生进行阅读技能的培养呢?下面从4个方面谈侧重应试型阅读。
一、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提高阅读速度没有捷径可循,但确有方法可以借鉴。首先要指导学生多读。读少了不行。读物的体裁也应避免单一化。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都应涉猎。题材也应包括:“人物传记,寓言故事,活动记述,社会文化,文史知识,科普小品等内容。”只有各种体裁、题材都熟悉了,才能摸清外语文章的特点,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要让学生学会用眼睛看,不出声地读。当然,朗读在外语学习中举足轻重,但那是学课文的方法,只用于精读。我们这里所谈的阅读主要指泛读,要求速度快,效率高,出声影响速度。有的同学阅读时喜欢一句一句地译成汉语,那就更慢了。翻译太耽误时间,遇到生词或不好理解的地方,要学会逃过去。先抓住主要内容和大概意思。如果需要了解细节,回头再慢慢琢磨,不必要时就可越过去。这样就省时间了。
常见的快速阅读法有以下几种:
1.读前活动
开展富有创意的读前活动是阅读课的导入关键,教师要选择一些与课文话题相关的材料,运用适当的手段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产生阅读的愿望。
比如说,我们可以设置“开放性”问题。设计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话题,调查学生对该话题的态度、看法及了解程度。
如Unit 1 Chuck’s Friend,为了让学生意识到某些日常用品或工具的必要性,我设计了一些简单的问题。举例:
(1)What do you use if you want to cut an apple into halves?
(2) What do you need if you want to see your own faces?
(3) What do you need if you want to make fire?
(4) What do you need if you want to strike a nail into the wall?
(5) What do you need if you want to get out when it is raining?
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可以引起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关注和兴趣。
2.带题阅读法。在快速阅读一篇文章、搞清其大意后,再看文章后的题目,弄清楚问的是什么内容,带着这些问题再到短文中的相应处找答案,这样就可避免把时间花在与题目无关的内容上。
3.抓首尾句法。说明文和议论文的段落一般都有主题句,而且大多位于每段开头(少数情况位于段落末尾或中间),这时,只细读开头和结尾,就可以抓住文章的中心。能否抓住主题句是阅读理解的关键。
4.人、地代名法。阅读文章中经常遇到一些外国人名、地名等,这些名词在试卷中一般不加注释。它们既难读又难记。这时,可用一两个大写字母写在它们底下代替它们。如用G代替Georgina,SH代表WilliamShakespeare;用W.P.C代表Washington District ofColumbia……这样,一是醒目,查找有关人、地的信息时方便好找;二是省时,当必须反复阅读或比较时,不必再为读人名、地名而耗费过多的时间。
5.猜词义法。阅读中最感困惑的是英语单词的词义难以确定。它们经常与课本上学过的词义大相径庭。这时,就要利用上下文来猜测其含义。当遇到某些动词短语时,切不要被已熟悉的单词字面含义所局限,而要根据其前后的语境,进行逻辑上的分析和推测,确定其真正含义。有些词是由学过的单词加前缀或后缀派生而来的,这时,可根据有关的构词知识,确定其词义。有些词虽然没学过,但在上下文中含有对其的解释,阅读时可用符号标出,无需再为推测其义而浪费时间。有时候,代词的含义也不能忽略,要弄清它到底指代哪一个或几个词,最好也用符号标出,以避免误解。
6、推读:推测未直接写明的含义、因果关系以及词义猜测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新的单词、表达法或语法。引导学生学会根据上下文进行猜测,这样既提高了阅读速度又形成了一种能力,这也是英语阅读的关键所在。培养学生猜词的能力是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十分重要而有意义的一个环节。但是若遇到了关键的词句且影响对文章的理解则要提倡学生使用手中的工具书,自行查阅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二、培养阅读能力的技巧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人们已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下转第31页)(上接第32页)重要的是向学生传授学习的技能和技巧,让他们学会学习。有的人甚至说:“未来的文盲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不懂学习方法的人。”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无论是提高阅读速度还是提高理解程度,除了教给学生基本阅读方法外,还必须传授一些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
1..有意设问,顺藤摸瓜。在速读全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可以用5个w(who、where、when、what、why)和一个h(how)有意设问。即何人何时何地何原因发生了何事?事情发展和结果怎样?作者的观点是什么?论点、论据是什么?从而理清思路,顺藤摸瓜找到答案。
2.辩析过渡转折词。阅读材料中的过渡转折词宛如道路上的路标。路标为我们提示哪里有岔道,急弯以及路面状况;过渡转折词语帮助我们遵循作者的思路进行阅读理解。转折词语可能是单词,也可能是短语,它能提示我们作者何时何处从一个想法向另一个想法过渡,或者何时改变思维的方向。
例如:有人对你说:“You are a strange friend. You are dependable, trustworthy, and loyal. Also, you have a great sense of humor. In addition, you are hard working and considerate of my feelings. But…”当你听到also和in addition这样的词汇时,你内心肯定有洋洋得意、沾沾自喜之感,但当听到but时,你会有何感想呢?你肯定会意识到:说话人要改变语气,谈你的缺点了。
3..辨认语气及含义。领会语气,识别反语,辨认讽刺是阅读能力上水平的体现。它们在阅读中体现了作者对主题、人物甚至是作者本人的态度,从作者所写的文字中我们常可以推断出隐含的,甚至与字面意义完全相反的意思来。
例如:当你的朋友与你约会再次迟到时,你对他说:“Well, I'm glad you're on times as usual.“ 你真的高兴吗?你不是委婉地批评他老是迟到吗?
4.捕捉主题和主题思想。主题即论题、话题(topic, subject)一般位于段首、段尾或位于段中的主题句中,它通常是用单词、短语表达的。表达主题的词或短语一般由主题句中的主语充当。当然,有些短语没有完整的主题句,其主题只好根据短文中多次出现的词、短语、上下文及全篇故事大意来归纳。
总之,我们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本着教学理论,并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并与审美和陶冶情操相结合。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从而真正地提高阅读技巧,提高英语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