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探讨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作者】 王聪聪

【机构】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第三中学

【摘要】阅读理解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英语学习的一项综合技能,能够促进学生词汇量的积累、语感的培养和表达能力的提高,在历年高考试题中一直占据着首要位置,所占篇幅最大、分值最高,得分情况直接影响到考生的整个卷面成绩。因此,阅读理解是当前高中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势在必行。在英语教学如何帮助学生掌握阅读能力和技巧,是摆在高中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值得思考和予以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阅读理解;高中生;中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
【正文】   
 
  现代语言教学理论认为,学习语言的首要条件是保证足够的可理解的语言信息的输入,因此,英语阅读就成为了学好英语的关键。就我国大多数英语学习者而言,阅读是吸收英语语言材料,增加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而且阅读能力的提高能为口语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发展打好基础,也能使学生从英语阅读中认识学习英语的真正意义和价值,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所以,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能否巩固,言语技能能否得到培养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能否真正学会阅读。因此,搞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师的重要责任与义务。那么,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呢? 
  一、高中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性 
  对大多数人来说,多数情况下主要还是通过阅读来了解外部信息的。阅读是获取信息的最基本的渠道,据调查人们95%的新信息是通过阅读获得的。可以说,没有阅读的发展,就不可能全面、牢固地掌握英语;不通过阅读,就完全无法了解来自外部的信息。正因如此,中学的大纲明确规定把提高阅读能力作为第一目标。著名英语专家许国璋教授曾这样说过:“我可以用一个比较野蛮的说法:口头交流是个封闭式交流,环境和任务决定这种交流只能是有限的交流。我要说,读是完全不同的一种经验……只有通过读,你才能获得最大的实践量,才能享受到学习外语的真正的甜头。读,给你带来一个崭新的世界。”阅读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是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培养阅读能力,训练阅读技巧的主要渠道阅读理解一直是历年高考英语卷中的重头戏,可以说,阅读理解水平高是在英语考试中致胜的关键。
  二、激励学生自主探究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教会学生自主性探究阅读,首先要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兴趣。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大体是fast reading, intensive reading,然后配以questions,最后老师对一些语言点进行梳理解释。久而久之,就习惯于老师提问题,学生被动的回答问题,学生下课以后根本不知道老师讲了些什么问题。而实施自主探究式阅读,就是要学生在阅读课文中自己深入探究发现疑问,解疑释疑。这一变化,是让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阅读中的主体。所以上阅读起始课时,就有必要向学生讲明学习探究阅读的意义。我在初一刚一接班时,就跟学生说明了英语阅读的重要性,让学生懂得“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道理,懂得了道理,有了深刻的认识才能培养浓厚的兴趣,有了兴趣才能投入其中,仔细观察,深入思考;才能调动各种智力因素进行积极思维;才能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自主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学会自主探究阅读,对于拓展思维,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阅读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
  三、有效地抓好精读教学
  精读是学生语言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教学和泛读的基础,是教和学的手段。精读课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分析并研讨课文中的语言现象及其内容。教师要对课文中的词、短语和语言现象进行有重点地、深入细致地、分析性地讲解。要针对学生理解有困难的课文内容及语言现象进行分析、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要讲练结合,通过各种类型的练习,使学生掌握其用法,以提高运用语言能力。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使精读和泛读紧密结合,意在形成能力。在每教一篇新课文时,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10~20分钟)快速阅读,接着做课文理解题,以测验学生阅读理解情况,然后评议答案,这是泛读。 
  四、要善于猜测生词词义
  阅读离不开生词,但不是所有的生词都需要查字典。有些词汇文中会给出了暗示,可以根据上下文来推断它们的意思,有些其后会紧跟其同位语,直接对其进行解释说明,有的词汇只需判定它是某类事物即可,比如人名、地名、某类动植物等等,而无须弄明白其具体意思,有些词即使猜不出意思也不必太在意,因为一两个词不认识根本不会对文章理解带来障碍,不能因之而恐慌,从而影响阅读。阅读理解的问题就好比你爸妈要到学校来找你。怎样才能找到你呢?他们首先要“定区间”,即你很可能出现的地方(确定文中重点段落、句子):教室、寝室、食堂。然后“细阅读”:依次到这三个地方找你,分析你可能在哪个屋子哪个位置。然后再“排差异”,把你不在的地方去掉,从而锁定目标。父母是不是每个地方速度是一样的呢?当然不是,在去教室、寝室、食堂的路上他们肯定要走得快些——这就是我们阅读的技巧,在不重要的地方进行略读或跳读。
  总之,阅读理解的核心是理解,在弄懂文章大意的前提下,一定要明确文中所说的事实和细节,并且做出合理的判断,并且要细心地审题。当然,不同的学生适应不同的学习方法,我们还有很多途径可以提高阅读成效,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还需要我们和学生一起多思考、多分析、多探讨、多交流,了解学生的阅读心理和阅读习惯,寻找最适合学生自己的阅读方式和方法,从而让学生从英语阅读中获得乐趣,使学生“想读”、“乐读”、“巧读”。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得到高效地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丁秀梅,浅谈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09年11期
  [2]刘丽萍,论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1年17期 
  [3]赵世娟,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4]宗永慧,兴趣不息,阅读不止——在课外培养高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J],中学英语之友(下旬),2011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