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对我班汉语教学的一点思考
【作者】 陈 红
【机构】 新疆巴州卫生学校语言教研组
【摘要】 因我班学生的MHK成绩不太理想,让我对自己汉语教学模式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问题在哪里?如何去改变?找到问题所在,然后对针下药,制定出自己新的教学模式。【关键词】预科生;汉语教学的问题;应对的策略
【正文】
2014届预科班学生在我的带领下预科顺利毕业了,但学生的毕业并不代表我教学工作的完成,反而让我有了更多的思考。我校在这届学生入校前,对汉语教学的模式进行了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打破了以往的常规,不再把入校学生打散,而是将一个地方来的学生放在同一个班或者几个班里进行教学,这些学生的汉语程度各不相同,当然有好一些的,也有很差的,反正是各种吧。加之她们大部分都是来自和田这个教育相对有些落后的地区,所以当我接手我的新班时,我在想我能和他们沟通吗?他们要是听不懂怎么办,而我现在的维语也只剩下可怜的一点点了。在这一点上我是很担心的,很怕他们听不懂,让我的课堂很尴尬。但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虽然我的学生在口语表达上一点也不理想,但是听课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听课的热情也是很高的,就算是她们的表达不够流利,但是他们想要表达的要求却很强烈,所以在与学生的多次交流中,慢慢明白了孩子们想要说什么,他们在说什么,我应该如何去引导他们。
虽然如此,我还是对她们很担心,毕竟语言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我的心里这些孩子的汉语还是很弱的,虽然在上课时表现得很好,但是想让她们的成绩一下子上去还是很困难的。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像雨后的春笋般一节比一节高。学生之间比学习成绩的劲头很强,这让我心里很是吃惊,她们对知识的渴望实在是太强了。在课堂上的她们表现实在是太好了,不仅如此而且还有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会给我写纸条,用简单的维语告诉我,她们想要什么?多半学生会说老师你能在课堂上多问我问题吗?老师你能下班后在班里和我们聊天吗?老师我想说汉语,但是我就是张不开口我应该怎么办呢?像这样的问题很多。因为有了孩子们的这些要求,我一般都会去满足他们的,很多我都做到了。让孩子们更加喜欢我这个老师和这个班主任了。同时让我明白了我在这些孩子们中的作用是那么的大,孩子们一下子提升了我在他们心中的地位,在给他们上课时,我是幸福的,而她们也是快乐的。
我们班每一个孩子的成绩都在一点一点的提高。当然在这些孩子里也有一些孩子的成绩提高的幅度相当大,第一个学期的考试成绩只有三四十分,可是到了第二个学期成绩一下子能够提高到八九十分。因为这样的孩子基础很差却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有这么大的进步,从一个方面来说我的孩子是怎样的努力呀,那t种努力是一种让人不可思议的努力,她们的这种精神是让我感动的,从教这么多年没有碰到过这么努力的孩子,我很心疼她们,她们也很爱我。
一年的时间在不经意中就过去了,但是从我班的MHK成绩来看,真正的目标并没有实现。40个学生参加考试但是拿到证书的学生只有4个人,占全班人数的10%。从这一数据来看只有10%的学生听得懂,说得出。还有90%的学生还是听得不太明白,也说得不是很清楚。
在这一成绩的影响下,就让我对自己的教学方法产生了怀疑,我这种教学模式的问题在哪里,我应该如何去改变一上自己现在的教学模式?
我以前的教学模式是这样的:
1、 《医汉》课上我是课上的主角,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听我讲课,她们说的机会还是很有限的。久而久之,她们就没有了说的欲望。
2、 《语法》课对于她们来说是比较难的,当然是以老师为主,在老师的带领下让她们去学习,他们基本上不会去说什么,只能听我说,可能有时候他们也没有完全听懂吧。但是因为MHK考试弱化了这一部分,所以我也就不太在意是否都能听懂了,只要练习会了就行了。
3、 《书面表达》课上理论的东西比较得多,老师讲解的也很多。不过每一次课上老师都是要求学生动手去写一写的,但是没有做到每次都必须交,所以学生有时候也会放纵一下自己,老师也是这样的想的,自然书面表达的成绩不会很理想了。
4、 还有就是我的课堂上对学生的要求降低了,只是要求她们把书上的知识学会,要求他们记住必须要记住的东西,其它不重要了。在这一要求下,学生想我只要把考试的内容能够记住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其它也就不再重要了。在我这样要求的时候,学生只在想我成绩好就行了,其它的不重要,而作为老师在想只要学生能够取得好的成绩就好,其它都是不重要的,于是就有了这样的结果吧。
5、 从MHK考试的四项成绩的平均分来分析一下,我班听力理解的平均分是33.72,阅读理解的平均分是38,书面表达的平均分是47.27,口试的平均分是38.65,从这一数据来看,学生们听不太懂,也看不太明白。
以上是过去的一些问题,下面我想说一说我如何去改变现状了。在今年的预科教学中能够让我的学生取得好一些的成绩。我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
第一:加强他们的听力训练,每一周的《医汉》课上或者《语法》或者《书面表达》课上给学生加一些听力材料的训练,让她们灌一灌耳音,从而提高他们的听力,这样可以为他们的说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第二、 加强学生的课外汉语阅读,每周让学生去看一本书,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一步为学生的说打好基础。
第三、 在课堂上,把以老师为中心转变成以学生为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小主人,让他们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老师在课下就要做足了工作,先给学生去布置任务,自己在课下也要做好一切要做的课前准备,这样学生自然会由被动转变成主动,自然就张开了嘴巴去说了。
第四、 在每一次的《书面表达》课上,一定要让学生去写,哪怕是从最简单的请假条开始都是可以的,这样去做的话,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会一点一点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上作为老师一定要坚持,不管有多么的难也要咬着去做,这样才能取得一些成绩。想一想在这之前只是强调学生要多动手去写,但是很多学生不愿意去写。为什么?没有想过现在才明白不是他们不愿意去写,而他们根本就写不出来。相信通过我的反思之后一定能够改变以前的局面,相信在来年的MHK考试中我的学生一定会取得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汉语教学大纲(新疆) 新疆自治区教育厅 . 1980.
[2]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学宛出版社 .2015
[3] 语言教学与研究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研究室 2015
2014届预科班学生在我的带领下预科顺利毕业了,但学生的毕业并不代表我教学工作的完成,反而让我有了更多的思考。我校在这届学生入校前,对汉语教学的模式进行了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打破了以往的常规,不再把入校学生打散,而是将一个地方来的学生放在同一个班或者几个班里进行教学,这些学生的汉语程度各不相同,当然有好一些的,也有很差的,反正是各种吧。加之她们大部分都是来自和田这个教育相对有些落后的地区,所以当我接手我的新班时,我在想我能和他们沟通吗?他们要是听不懂怎么办,而我现在的维语也只剩下可怜的一点点了。在这一点上我是很担心的,很怕他们听不懂,让我的课堂很尴尬。但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虽然我的学生在口语表达上一点也不理想,但是听课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听课的热情也是很高的,就算是她们的表达不够流利,但是他们想要表达的要求却很强烈,所以在与学生的多次交流中,慢慢明白了孩子们想要说什么,他们在说什么,我应该如何去引导他们。
虽然如此,我还是对她们很担心,毕竟语言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我的心里这些孩子的汉语还是很弱的,虽然在上课时表现得很好,但是想让她们的成绩一下子上去还是很困难的。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像雨后的春笋般一节比一节高。学生之间比学习成绩的劲头很强,这让我心里很是吃惊,她们对知识的渴望实在是太强了。在课堂上的她们表现实在是太好了,不仅如此而且还有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会给我写纸条,用简单的维语告诉我,她们想要什么?多半学生会说老师你能在课堂上多问我问题吗?老师你能下班后在班里和我们聊天吗?老师我想说汉语,但是我就是张不开口我应该怎么办呢?像这样的问题很多。因为有了孩子们的这些要求,我一般都会去满足他们的,很多我都做到了。让孩子们更加喜欢我这个老师和这个班主任了。同时让我明白了我在这些孩子们中的作用是那么的大,孩子们一下子提升了我在他们心中的地位,在给他们上课时,我是幸福的,而她们也是快乐的。
我们班每一个孩子的成绩都在一点一点的提高。当然在这些孩子里也有一些孩子的成绩提高的幅度相当大,第一个学期的考试成绩只有三四十分,可是到了第二个学期成绩一下子能够提高到八九十分。因为这样的孩子基础很差却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有这么大的进步,从一个方面来说我的孩子是怎样的努力呀,那t种努力是一种让人不可思议的努力,她们的这种精神是让我感动的,从教这么多年没有碰到过这么努力的孩子,我很心疼她们,她们也很爱我。
一年的时间在不经意中就过去了,但是从我班的MHK成绩来看,真正的目标并没有实现。40个学生参加考试但是拿到证书的学生只有4个人,占全班人数的10%。从这一数据来看只有10%的学生听得懂,说得出。还有90%的学生还是听得不太明白,也说得不是很清楚。
在这一成绩的影响下,就让我对自己的教学方法产生了怀疑,我这种教学模式的问题在哪里,我应该如何去改变一上自己现在的教学模式?
我以前的教学模式是这样的:
1、 《医汉》课上我是课上的主角,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听我讲课,她们说的机会还是很有限的。久而久之,她们就没有了说的欲望。
2、 《语法》课对于她们来说是比较难的,当然是以老师为主,在老师的带领下让她们去学习,他们基本上不会去说什么,只能听我说,可能有时候他们也没有完全听懂吧。但是因为MHK考试弱化了这一部分,所以我也就不太在意是否都能听懂了,只要练习会了就行了。
3、 《书面表达》课上理论的东西比较得多,老师讲解的也很多。不过每一次课上老师都是要求学生动手去写一写的,但是没有做到每次都必须交,所以学生有时候也会放纵一下自己,老师也是这样的想的,自然书面表达的成绩不会很理想了。
4、 还有就是我的课堂上对学生的要求降低了,只是要求她们把书上的知识学会,要求他们记住必须要记住的东西,其它不重要了。在这一要求下,学生想我只要把考试的内容能够记住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其它也就不再重要了。在我这样要求的时候,学生只在想我成绩好就行了,其它的不重要,而作为老师在想只要学生能够取得好的成绩就好,其它都是不重要的,于是就有了这样的结果吧。
5、 从MHK考试的四项成绩的平均分来分析一下,我班听力理解的平均分是33.72,阅读理解的平均分是38,书面表达的平均分是47.27,口试的平均分是38.65,从这一数据来看,学生们听不太懂,也看不太明白。
以上是过去的一些问题,下面我想说一说我如何去改变现状了。在今年的预科教学中能够让我的学生取得好一些的成绩。我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
第一:加强他们的听力训练,每一周的《医汉》课上或者《语法》或者《书面表达》课上给学生加一些听力材料的训练,让她们灌一灌耳音,从而提高他们的听力,这样可以为他们的说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第二、 加强学生的课外汉语阅读,每周让学生去看一本书,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一步为学生的说打好基础。
第三、 在课堂上,把以老师为中心转变成以学生为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小主人,让他们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老师在课下就要做足了工作,先给学生去布置任务,自己在课下也要做好一切要做的课前准备,这样学生自然会由被动转变成主动,自然就张开了嘴巴去说了。
第四、 在每一次的《书面表达》课上,一定要让学生去写,哪怕是从最简单的请假条开始都是可以的,这样去做的话,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会一点一点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上作为老师一定要坚持,不管有多么的难也要咬着去做,这样才能取得一些成绩。想一想在这之前只是强调学生要多动手去写,但是很多学生不愿意去写。为什么?没有想过现在才明白不是他们不愿意去写,而他们根本就写不出来。相信通过我的反思之后一定能够改变以前的局面,相信在来年的MHK考试中我的学生一定会取得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汉语教学大纲(新疆) 新疆自治区教育厅 . 1980.
[2]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学宛出版社 .2015
[3] 语言教学与研究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研究室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