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作者】 赵贤英
【机构】 新疆温泉县呼和托哈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小学数学是人类在文明进程的漫长跋涉中所创造的数学文化中最为基本的奠基性的内容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不仅要具备较厚的数学科学知识积淀和素养,还要具备有效的教学方法。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数学课堂教学,以达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呢、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师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学生加强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接受教育影响的结果。学习生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对数学却感到枯燥无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理念以小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帮助学习培养学习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学习,不仅能很快地集中学习的注意力,而且还会让他们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促使教学任务很快完成。
(一)、开展数学活动
利用数学活动课的时间来讲数学家的故事。先是老师讲,后来是同学们轮流讲,通过开展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学到了新知识,还对数学家产生了崇敬之情,同时也感到学习是一种很有意义,很有趣味的是。其次,让学生发现和讲述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知道数学的来源于生活,并感知学习的乐趣。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猜一个谜语:“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能告诉我们什么时间起床,什么时间睡觉。这是一个什么呢?”创设这种愉快的情景导入新课,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如:教学三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时,可利用已熟悉的生活情景——电视节目“幸运52”,在课堂上进行情景创设,——把要整理和复习的内容设计成让学生抢答的问题,这样的游戏活动,既激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促使了学生学习的情绪,使枯燥的整理与复习课变成了激烈的竞争、生动的游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更让学生们对数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上好数学实践课
数学课程标准 指出;有效地数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本人通过实践课,把书本知识转变为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习重量单位以后,可以让学生自己秤体重,1千克鸡蛋大约有几个;学习旋转,平移后,可让学生动手创造旋转,平移图;学习了元、角、分后安排学生自己购物、算总结,并提出“勤俭节约”“不乱花钱”的倡议。让学生融于实践中去,既让学生学得轻松,又培养了多种能力。
(三)、开展数学游戏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条件,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空间,如:教学“认识物体”是,结合本地实际,我设计了“帮物体找家”的游戏。首先,我根据教学所需要找来正方体型的、长方体型的大纸箱,找来圆柱型的垃圾箱和一个烂足球放在讲台两旁,告诉同学们这是四所房子。然后,让学生动手把学具与房子形状相同的模型送回自己的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提高了学习效果。
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内部动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良好的注意力能帮助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我在教学过程中长期对学生进行以下有目的地训练:
(一)教会思考
思考是学习过程中应当养成的良好习惯。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发现问题有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我自爱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
1、注意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时常提出启发式学生思考的问题,帮助学生形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品质。如:在阅读高斯小时候的故事后,即使体温,你知道高斯怎么算出来的吗?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思考的?不一会丁聪同学说:“1+100=101,2+99=101,3+98=101|…50+51=101,一共有50个101因此1+2+3+………+98+99+100=50×101=5050,我对学生及时的进行了表扬。于是,结合练习册我出了两道题如:1+3+5+……+99=? 2+4+6+8+……+98=100=? 让学生去发现解决问题,这样有效的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2、注意提供适量的思考依据,培养有根据、有条理的进行思考的习惯。例如:教学“8的分成时”我让小学生动手拼摆。看看8可以分成1和几,2和几3和几,4和几,5和几6和几,7和几?再进行比较,有哪几组是交换了位置?再比如:给学生提供一张长方形纸,让学生剪成三角形、梯形、正方形,等看看能拼成绩中图形,这样是学生人人有学具,人人能动手操作,在动脑思考,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中获得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3、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个人的见解,主动探索新知识,多渠道、多角度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如:我在教学“年、月、日时,先让伴随的邢惠雯同学说出,她姐姐今年14岁,却只过了3个生日。让学猜一猜她姐姐是哪一年,那一天出生的。学生不能马上明白其中的奥秘。于是一个自主的、相互合作的、探讨的气氛便形成了。他们完成这些时,性质特别高,大胆踊跃地进行交流。孩子们在交流中体验到数学的存在,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这样的设计不但激发了学生的解疑兴趣,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乐于交流与合作的科学态度,同时也达到了学习身边数学,学习生活实际的目的,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二)、教会表达
在教学中,我常常让学生独立做题,之后,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依据是什么?其他同学还有什么不同想法,把你观察的、想到的讲给同学听听,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解法比较准确地表达出来,学生在说的基础上,不仅培养了思维能力,还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提高,我先发给每组大小不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让学生利用直尺和三角板想办法研究结果,全班进行交流,获得结论。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习,能激发学生表现、表达的欲望,还学会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讲学习当做学乐趣,在宽松的合作学习环境中掌握了知识,也学会了表达。
(三)教会认真听
在数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听讲,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们每个教师应尽的职责。假如学生不认真听,听不进去老师或同学的发言,也会失去学习兴趣。因此,要教会学生善于听取他人的看法、意见和建议并做到与自己的想法比较,吸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四)教会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本人在教学中鼓励并提供机会让学生对同学、老师、书上与自己的想法不同的地方大胆的提问。如:“巧算386-298=398-300-2,我引导学生仔细看题,去发现问题,这样一来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又引发了学生激烈的讨论交流。”
三、用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
实时课程评价要做到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因此,我努力改变以往的评价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阐述的观点给予积极评价:对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效果给予高度评价,使学生得到心理满足。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评价学习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参与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同时也要重视考查学生数学思维过程。①本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出的评价内容包括学生举手的次数,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积极程度,讨论的程度,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以激励学生为主。在实施过程中,坚持“不求人人成功,只求人人进步”的思想,②把评价的重点放在合作上,把学生学习的重点定位在不断进步和提高上,只要有进步,就能体验成功。如:我班的蔡玲、郝倩同学虽学习很努力,但成绩不理想。我在评价这两位同学是,看他们在课堂上的努力程度,看他们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进步。用这种评价方式,激发了她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她们的自信心。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改变学生过往错误的学习方式,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有益的、正确的评价,促使全体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接受教育影响的结果。学习生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对数学却感到枯燥无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理念以小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帮助学习培养学习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学习,不仅能很快地集中学习的注意力,而且还会让他们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促使教学任务很快完成。
(一)、开展数学活动
利用数学活动课的时间来讲数学家的故事。先是老师讲,后来是同学们轮流讲,通过开展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学到了新知识,还对数学家产生了崇敬之情,同时也感到学习是一种很有意义,很有趣味的是。其次,让学生发现和讲述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知道数学的来源于生活,并感知学习的乐趣。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猜一个谜语:“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能告诉我们什么时间起床,什么时间睡觉。这是一个什么呢?”创设这种愉快的情景导入新课,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如:教学三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时,可利用已熟悉的生活情景——电视节目“幸运52”,在课堂上进行情景创设,——把要整理和复习的内容设计成让学生抢答的问题,这样的游戏活动,既激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促使了学生学习的情绪,使枯燥的整理与复习课变成了激烈的竞争、生动的游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更让学生们对数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上好数学实践课
数学课程标准 指出;有效地数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本人通过实践课,把书本知识转变为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习重量单位以后,可以让学生自己秤体重,1千克鸡蛋大约有几个;学习旋转,平移后,可让学生动手创造旋转,平移图;学习了元、角、分后安排学生自己购物、算总结,并提出“勤俭节约”“不乱花钱”的倡议。让学生融于实践中去,既让学生学得轻松,又培养了多种能力。
(三)、开展数学游戏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条件,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空间,如:教学“认识物体”是,结合本地实际,我设计了“帮物体找家”的游戏。首先,我根据教学所需要找来正方体型的、长方体型的大纸箱,找来圆柱型的垃圾箱和一个烂足球放在讲台两旁,告诉同学们这是四所房子。然后,让学生动手把学具与房子形状相同的模型送回自己的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提高了学习效果。
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内部动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良好的注意力能帮助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我在教学过程中长期对学生进行以下有目的地训练:
(一)教会思考
思考是学习过程中应当养成的良好习惯。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发现问题有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我自爱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
1、注意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时常提出启发式学生思考的问题,帮助学生形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品质。如:在阅读高斯小时候的故事后,即使体温,你知道高斯怎么算出来的吗?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思考的?不一会丁聪同学说:“1+100=101,2+99=101,3+98=101|…50+51=101,一共有50个101因此1+2+3+………+98+99+100=50×101=5050,我对学生及时的进行了表扬。于是,结合练习册我出了两道题如:1+3+5+……+99=? 2+4+6+8+……+98=100=? 让学生去发现解决问题,这样有效的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2、注意提供适量的思考依据,培养有根据、有条理的进行思考的习惯。例如:教学“8的分成时”我让小学生动手拼摆。看看8可以分成1和几,2和几3和几,4和几,5和几6和几,7和几?再进行比较,有哪几组是交换了位置?再比如:给学生提供一张长方形纸,让学生剪成三角形、梯形、正方形,等看看能拼成绩中图形,这样是学生人人有学具,人人能动手操作,在动脑思考,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中获得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3、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个人的见解,主动探索新知识,多渠道、多角度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如:我在教学“年、月、日时,先让伴随的邢惠雯同学说出,她姐姐今年14岁,却只过了3个生日。让学猜一猜她姐姐是哪一年,那一天出生的。学生不能马上明白其中的奥秘。于是一个自主的、相互合作的、探讨的气氛便形成了。他们完成这些时,性质特别高,大胆踊跃地进行交流。孩子们在交流中体验到数学的存在,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这样的设计不但激发了学生的解疑兴趣,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乐于交流与合作的科学态度,同时也达到了学习身边数学,学习生活实际的目的,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二)、教会表达
在教学中,我常常让学生独立做题,之后,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依据是什么?其他同学还有什么不同想法,把你观察的、想到的讲给同学听听,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解法比较准确地表达出来,学生在说的基础上,不仅培养了思维能力,还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提高,我先发给每组大小不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让学生利用直尺和三角板想办法研究结果,全班进行交流,获得结论。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习,能激发学生表现、表达的欲望,还学会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讲学习当做学乐趣,在宽松的合作学习环境中掌握了知识,也学会了表达。
(三)教会认真听
在数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听讲,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们每个教师应尽的职责。假如学生不认真听,听不进去老师或同学的发言,也会失去学习兴趣。因此,要教会学生善于听取他人的看法、意见和建议并做到与自己的想法比较,吸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四)教会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本人在教学中鼓励并提供机会让学生对同学、老师、书上与自己的想法不同的地方大胆的提问。如:“巧算386-298=398-300-2,我引导学生仔细看题,去发现问题,这样一来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又引发了学生激烈的讨论交流。”
三、用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
实时课程评价要做到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因此,我努力改变以往的评价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阐述的观点给予积极评价:对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效果给予高度评价,使学生得到心理满足。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评价学习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参与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同时也要重视考查学生数学思维过程。①本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出的评价内容包括学生举手的次数,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积极程度,讨论的程度,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以激励学生为主。在实施过程中,坚持“不求人人成功,只求人人进步”的思想,②把评价的重点放在合作上,把学生学习的重点定位在不断进步和提高上,只要有进步,就能体验成功。如:我班的蔡玲、郝倩同学虽学习很努力,但成绩不理想。我在评价这两位同学是,看他们在课堂上的努力程度,看他们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进步。用这种评价方式,激发了她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她们的自信心。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改变学生过往错误的学习方式,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有益的、正确的评价,促使全体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