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探秘

【作者】 多杰拉旦

【机构】 青海省同德县民族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在当前我国的初中教育内容中,数学是很基础,很重要的一门学科,同时它也是能够直接体现出一所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关键性学科。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教学手段的制约和影响,仍有不少初中数学教师喜欢一手包办课堂。另外,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还处于发展阶段,初中数学知识对他们来说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但是很多初中数学老师忽视了这一点。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数学教师必须要积极的转变观念,确保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促进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科特点从实际出发,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并且将它们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保证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稳步提高,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不断提高,这样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进行高效课堂的探索势在必行。
  二、如何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高效性
  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联系我们临沂市的“三五x”课堂教学策略,我认为关键在于教师理念新、学生兴趣高以及采取的方法正确。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操作:
  (一)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思想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要定位于“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领域,还要关注学生情感领域。为此,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具体做到:变“教师主体”为“教师主导”;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变“学生被动”为“学生主动”;变“注重知识接受”为“注重知识发现”。只有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课堂教学效率才会稳步提升。比如,在教学“二次函数的概念”时,先用多媒体投放两道紧贴学生生活实际的应用题,然后让学生列出关系式,再比较两个式子之间的异同点,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二次函数的定义”。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学生经历由“一般——特殊—一般”的过程,有效掌二次函数的概念。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极大兴趣的时候,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才能够很快被学生吸收。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做:(1)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2)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教学已经得到了普遍发展。通过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符号、枯燥的数学定理、复杂的证明过程呈现出来。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获得一定感性思维。(3)创设故事情境。利用有趣的数学故事进行教学,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揭示数学学科中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我在学习“函数的图像”时用了《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4)创设游戏情境。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可以通过创设游戏情境的方式来让学生体验竞争,在竞争中不断提高自己。 
  (三)实施分层教学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数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领域取得不同的发展与进步。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方法、学习动机、智力水平等存在差异,其领悟教学内容的情况也就参差不齐,并且每个班里学生人数较多,不能实现全体学生的素质整体提高的目标。因此,实施分层教学很有必要。通过之前实行的分层教学,我们发现试验的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学生的成绩,在优秀率、及格率和平均分方面均有提高。由此可见,分层教学方法的施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率,实现了我们教学中一直所追求的因材施教的目标。
  1、对全体学生进行分层。在新学期开始,教师可以通过摸底考试来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通过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个性特征等来判断学生的可塑性,通过两者结合将学生进行分层。将学生分为一、二、三组。一组学生可塑性好,基础知识扎实;二组学生可塑性中等,基础知识水平中等;三组学生可塑性差,基础知识不牢固。二组学生所占的比例要占整体学生的一半以上,这样可以照顾到全班学生的心理感受。分组应该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重新调整,这样可以使三组的学生积极向上,争取到一组或二组。一组的学生会更加努力而不至于落入其他两个组,争取实现三组逐渐消失,二组逐渐壮大的目标。
  2、对教学过程进行分层。一组的学生,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拓展学生的思维;二组的学生,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多提问他们,与他们进行互动,逐渐提高他们的数学兴趣与能力,争取向一组靠拢;三组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课下多提醒他们完成相应的作业或让一二组的学生帮助他们,使他们理解教学内容即可。
  3、对课后作业进行分层。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教师应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课后作业实行差异化要求。对于一组的学生,应该严格要求,在完成课本习题、自主学习之外,总结解题方法,有针对性地做有关数学中考方面的习题,提高创新能力,拓展思维方式。
  4、对试卷进行分层。由于对学生进行分层,为了检测出各个层次的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程度,教师应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水平各异的考试试卷,以切实做到评价学生的真实水平,为下一阶段对学生进行分层调整做好准备。同时,对于进步大的学生,教师应给予表扬;对于完成情况不好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并辅以相应的激励措施,保护其受伤的自尊心,使学生慢慢进步。
  总之,高效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同时也是一种价值追求,提升课堂教学高效性并不是一两天时间就能够做到的,而是需要反复的实践总结。任何一堂数学课,即使是经过精心准备的示范课,也会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和不足,但是我们正是在这样的反复总结中解决问题、寻找策略,让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得到一不断的提高。作为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把教改的重心放在教学观念的转变上去,科学合理的实施教学手段,这样才能让初中数学课堂质量真正的得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