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关于农村留守中学生网络成瘾及其家庭教育立德树人学生问卷调查报告

【作者】 黄丽琴 李树盼

【机构】 及其家庭教育立德树人学生问卷调查报告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一、研究背景
  自从多年前的民工潮在中国兴起至今,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农民(特别是边远山区)涌入城市,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就随之产生了一个新的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老人,而留守中学生就是这一群体中的一部分。根据全国妇联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中报道,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经超过了5800万人。而留守中学生正处于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教育、安全都成了问题,尤其是心理问题是其最值得关注的问题。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问题也得不到正确的疏导,虽然现代通讯工具已经很便捷,但仍无法与面对面交流和时时教导相比拟,因此,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导致一部分留守中学生形成了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虽然在生活上,他们很独立,能管理自己的日常生活,但是在心灵上,很多留守中学生都会有被遗弃的感觉,性格上有自卑、孤僻或任性、烦躁、冷漠等倾向。
  关于“网络成瘾综合症”(Intemet Addiefion Disorder,简称IAD),在1994年由一位纽约精神医生Gold.berg提出,临床上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过度依赖而导致明显的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生理性受损的现象。中学阶段是一个人一生中比较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往往学业较重,学生压力较大,很容易陷入网络不良使用的泥潭中。在实际接触中我们发现,网络成瘾的中学生的家庭氛围大多是不和谐的,他们的父母多数具有不恰当的家庭教育的立德树人方式。本研究旨在探明中学生网络成瘾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为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干预提供合理依据和指明治疗的方向。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的对象是南泗乡是南泗乡初级中学农村留守女中学生在留守生活中,对于网络这一新事物的成瘾程度,被试者年龄段为12至16岁。
  2、研究的主要方法是问卷调查和个别谈话的方法。
  共发放问卷73份,收取有效卷64份,有效应答率为87.67%。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调查收集来的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获得在家庭教育中立德树人教育在农村留守女中学生网络成瘾中的影响作用,以便使农村留守女中学生能正确认识、合理使用网络,有健全的心理素质。
  三、样本描述
  (一)南泗中学留守女中学生网络成瘾调查问卷样本描述
表一 南泗中学农村留守女中学生家庭立德树人教育样本















  四、南泗初中农村留守女中学生使用网络的现状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样本可分四种类型,下面我们针对各种类型分别进行现状分析。
  (一)上网的主要途径
  我校留守女中学生的人数为73人,有手机的留守女中学生为46人,占留守女中学生人数的63%,而这部分女中学生都有长时间使用手机的机会,她们使用手机的时长在调查时无法得到一个确定的数据,也就是说,这些女生有网瘾的趋势。从表一可以看出,现在的农村留守女中学生上网的主要途径是手机,其他途径有去网吧或去别人家等。
  (二)上网的主要目的
  从表一可以看出,现在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玩游戏、交友、看电影,其次才是学习和查资料。
  “九年级女生黄x玉已经独自跟弟弟留守在家三年了,爷爷奶奶早就过世,只有房族的二叔住在隔壁,平时没有什么大事不会去找二叔的。三年前她的母亲也跟随她父亲一起去广东打工了,长期的留守,加上所有家务的劳累,使得她对亲情的很渴望。去年黄x玉的父母为了能加强跟孩子的联系,为黄x玉买了一部智能手机,还为她开通了流量。
  刚有手机的那段时间,黄x玉高兴坏了,天天上网,中午放学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上网,一是查看父母或网友的留言,二是玩游戏,看想看的电影以打发时间。
  当班主任发现她上课经常走神几次后,找她谈话,她说,其实我也不是非要玩电脑不可,就是一个人在家空荡荡的,很无聊,很寂寞。每天都在数着爸妈从广东准备回来过年的日子过生活,我干活时摔倒了,没有人安慰一下,我每天做完家务好累好想哭时,没有人在身边说话鼓励的话过,太苦了。上网还有网友问候,心情不好时,还有网友安慰我,关心我。我们去家访时,她弟弟跟我们偷偷抱怨说,姐姐为了上网,都不做家务了,经常要他做家务,如果不做,还打他。
  像这样的留守女中学生,与弟弟或妹妹长期独自在家,平时没有人约束管理,生活上缺乏长辈的关爱,又有上网的渠道,想上网多久,上网做什么,全凭自己意愿。有时为了看连续剧,黄x玉还旷课了。
  (三)上网的时间
  调查统计表一显示,虽然大部分家长都会干涉孩子的上网时间,但事实上双亲都出去打工的家庭,他们对孩子的监管是不到位的,心有余而鞭长莫及,小孩子晚上独自在家想上网到几时全凭个人意愿了;而单亲跟孩子一起留守的话,他(或她)白天工作繁忙空余时间不多,晚上回家又要照顾一家老小,真有空时已经很累了,累到坐着都能睡着,哪还有时间进行监管。
  我校留守女中学生经常上网的比例占到了28%,但目前已经无法控制上网的冲动的虽然只占3%,因经常熬夜上网的占了4%,关于上网这件事,父母或其他长辈曾强烈反对或因此而动手的比例占16%,说明这部分学生已经形成了网瘾。曾经想努力减少上网的时间,但总以失败告终的占13%,这是一个危险信号,说明已经有不少的学生慢慢步入网络成瘾的行列,如何把她们从网瘾中拔出来,回归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这正是我们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八年级二班女生韦x华,学习成绩一般。性格比较内向,腼腆,父亲去广东打工,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还在读小学,都跟母亲、爷爷和奶奶在家里一起生活,爷爷奶奶根本管不住她,韦x华成为一名留守中学生。
  在一年前,韦x华的母亲也随其父亲去广东打工之后,韦x华开始有旷课、逃课现象,经常夜不归宿。班主任向韦x华家打电话却无人接听;上课时无精打采,成绩快速下降,脸色也显得苍白。由于韦x华一直不愿意向老师提供父母的手机号码,所以班主任老师一直没能与韦x华的父母取得联系。直到两个多月前,韦x华父亲回家并来学校找班主任了解内宿生生活费情况时,班主任和家长才有机会对学生韦x华的种种行为表现进行沟通,通过家长多方查访和多次询问,最后发现,韦x华不但迷上了网络游戏,还深深地堕入网恋之中。
  (四)经常上网对身体、学习的影响
  由于农村留守女中学生长期与父母分离,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问题也得不到正确的疏导,虽然现代通讯工具已经很便捷,但仍无法与面对面交流和时时教导相比拟,因此,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导致一部分留守中学生形成了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有时会依赖网络,或在网络上寻找平衡或安慰。
  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当过度使用后,在没有成人监管的情况下,小孩子就会很容易对其产生依赖,甚至深陷其中,这样势必会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扰乱他们的正常学习、生活秩序。农村留守女中学生作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弱势群体,由于家庭教育的长期缺失,在长期的心理自卑、烦躁不安中,产生的一些现实的实际问题问题得不到家长的及时的正确引导后,很容易在沮丧、迷茫、孤独中沉入到网络世界,并在网络世界寻求自我的满足或依赖,最终迷恋上虚拟的网络世界。
  从表一数据显示:经常熬夜上网而导致白天精神不振比例占4%,由于经常上网减少了锻炼身体的时间,身体健康状态不是很好的比例占15%。留守女中学生正处于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时期,经常熬夜上网,第二天在课堂上无论怎么提醒都醒不了,脸色铁青疲惫不堪。
  当上网成了农村留守女中学生的习惯,成为了她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事情,势必会影响到她们的身心健康,一旦网络成瘾,就会荒废学业,有的还可能因为上网费用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五、对策与措施
  1、中学生网络成瘾症的预防。
  首先,万事预防为主,父母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减少子女的心理压力,消除负面情绪。学校不应片面追求升学率,应该丰富校园生活,比如,多组织开展一些兴趣班:书法协会、舞蹈团体、绘画小组、音乐兴趣小组、篮球技术提高小组等等,让她们旺盛的精力有地方释放的同时还能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提升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其次,要及时发现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以个别谈话的方式尽早消除心理疾患,特别对那些有社交恐怖倾向、孤独、抑郁、焦虑,对他人怀疑性强、缺乏自信等负性心理特征的中学生应重点关注,及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
  2、加强留守女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农村留守女中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我们学校应着重对她们进行关注,学校女工委应每半学期对她们进行一次心理健康方面的辅导。设置一个留守女生信箱,让她们写悄悄话投到信箱内,女工委特别是心理健康老师要定期检查信箱信件,及时掌握她们的思想动态,及时帮助她们解决遇到的问题。在当下,留守女学生缺乏的是长辈对她们精神上的抚慰和及时的鼓励。针对留守女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我建议学校建立长效的一对多关爱扶助制度(即本年级的女老师或科任女老师,要主动关爱留守女学生,经常主动了解她们的思想动态,及时向学校政教、团委或女工委反映发现的问题)。做到一人一事一备案,一人一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跟踪帮扶。
  3、建立家校互通制度。
  要求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学生的家长至少电话联系一次,反馈子女的学习生活情况,同时也要求留守学生的家长在百忙中,每周至少给孩子打一次电话,给予子女战胜困难的信心,努力把学习搞好。家长跟学校经常保持联系,共同承担起教育责任。
  参考文献:
  [1]王海花(2013).农村留守中学生网络成瘾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
  [2]秦莉萍(2008).从家庭教育看青少年网络成瘾.
  [3]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2008,06).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4]周云英(2006).中学生网络成瘾症研究进展.上海预防医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