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音乐欣赏课中的研究性学习

【作者】 刘小榕

【机构】 贵州省玉屏县青少年活动中心

【摘要】在本文中笔者从“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操作”;“研究性学习的应遵循的原则”;“研究性学习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三个方面对标题进行论述。
【关键词】音乐欣赏;研究学习
【正文】 

  新修定的音乐教学大钢明确要求我们在音乐欣赏教育中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和见解,并勇于表述自己的体验。以改变原来的从教师的主观感受出发,以一成不变的素材为主要内容,课堂封闭不注意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等诸多弊端。而音乐欣赏课中的研究性学习正是改变欣赏教学方式提高欣赏教学实效的全新的教学方法。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所要欣赏的音乐素材为研究专题,在开放性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究,亲身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教师教学的方法。
  一、 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操作
  1、激发学生产生研究学习的兴趣。著名教育家杜成提出:“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由一个适宜的经验环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因而我们在欣赏之前根据教学需要,通过创设符合实际的教学情景(可以采用故事、音乐、表演、录像、多媒体辅助以及现实生活中的典型场景等),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他们的心理、行为、情感发生影响,从而形成主动参与的行为,以最佳情绪有目的、有意识地感受美,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创设和谐的氛围。
  2、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确定研究主题
  “羞怯”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大敌。在学生对所要研究的内容产生学习兴趣时,我们要努力营造一种敢问、敢说、敢干的气氛,让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中得到启发,并且不断思考产生新的局号,从中确定研究主题。如欣赏《马刀舞》这一课,在学生不知道课题的前提下:
  教师让学生倾听表现战马嘶鸣,铁骑勇士勇往直前这一段时提问:“听了这段音乐,你有哪些感受?”学生们纷纷表示,感到气氛紧张,激动热烈……教师接着启发:“你们认为,它表现的是怎样一种场面?”,同学们很快联想到了战争,想到了决斗,想到了暴风雨来临前……答案很多,但众多的答案,反而引发了他们的疑问:“这样的结果,到底是什么音乐元素在起作用呢?”从而激起了研究的欲望,我到了研究的主题。
  3、 给学生充裕的研究时间和资料
  在学生确定研究主 题后,教师应成为学生进行研究活动的“参与者”和“合作者”,随时充当学生的“后勤部长”为学生提供所需的研究资料,并保证学生有充裕的研究时间验证各种假设。体验作品的美感。如上例中当学生确定研究“音乐作品中音乐元素所起作用”后。这时,教师恰到好处地发给每位学生一份曲谱,允许学生到钢琴上摸一摸旋律,分小组进行研究。同学们思维非常活跃,纷纷验证自己的假设,有打节奏的,有哼旋律的,有到钢琴上进行弹奏的……而教师刚在学生中穿梭充当“服务”的角色。
  4、 研究的过程是螺旋式上升的
  研究的过程不是单线条的,而是螺旋式上升的。在学生得出研究结果后并不意味着研究已经结束,而是意味着新的研究内容已经开始,从而实现让学生带着问题上课,带着更多的问题下课。如上例中当学生第一次研究得出结论后(原来是密集型的节奏,小二度音程及手风琴音色等等在起作用)教师则给予及时、充分地肯定和表扬,并同时进一步启发学生:“能否利用刚才发现的知识,创造出新的音乐氛围和场景吗?”这样,一个疑问又变成了许多的问号,从而学生又有了新的、更深入的研究内容。在不断地研究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得到进一步培养,问号越辩越明,但同时又有更多的原则。
  二、 研究性学习应遵循的原则
  在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根据音乐学的特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遵循以下原则:
  1、 开放性原则,由于音乐是人类特有的一咱语言,它看不到、摸不着,有一种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模糊性”的特点。因而在实际操作中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的思维想象不拘于模仿和统一,让课堂充分开放,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2、 自主性原则:以学生的音乐学习和审美能力发展为中心组织教学,以启发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自主体验为主要策略。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究活动中,感受、体验、理解音乐作品的美感。
  3、 实践性原则:以音乐素材(可以是一首作品也可以是一组作品)为中心组织教学,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体验作品、研究作品,在实践中体验到研究的成功和快乐。
  4、 综合性原则:在音乐欣赏研究性学习中,应实现学生自身知识、能力、方法,自我评价等多样化的组合。
  三、研究性学习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1、关于研究性学中“知识”的理解。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不仅在欣赏音乐的态度、习惯、审美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有效的培养,还能不自觉的获取许多音乐知识。在这里,我们认为的知识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中的已呈现终端结果为形式,静态的知识,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也可以认为,“参与实践”本身就是一项知识学习。
  2、关于研究性学习中的“研究过程”:以往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总作为讲授、演示的一方,而学生则成为接受,模仿的一方,两者区分明显。而在研究性学习中,师生双方的活动都统一于共同体验探索音乐的过程。事实上,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是教师事先设计的,但在具体实施时,教师作为参与者,合作者和学生共同活动,无疑会大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使他们减少对教师的信赖。我们坚信,只要我们音乐教师坚持不懈地开展音乐欣赏研究性学习教学活动,我们的音乐教学定会绽放出五彩缤纷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