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郭家武
【机构】 贵州省黔西南普安县窝沿中学
【摘要】选取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教学实例,从概念、规律教学,演示实验教学,分组实验教学,实验设计教学及实验复习几方面来阐述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强化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关键词】多媒体;化学实验教学;实验能力;创新精神和能力
【正文】
分析了运用多媒体进行化学实验存在的一些问题.目的在于使化学教师能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使多媒体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能扬长避短,真正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化学实验教学。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通过各种表现手法抛开某些表面的、次要的、非本质的因素,将内在的、重要的、本质的东西表现出来,如抽象的概念,难以观察清楚的现象,跨越时空的事物,不易实现的实验等,进行信息处理和图象输出,在屏幕上实施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学生获取动态信息,从而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形成概念,上升为理性认识奠定了基础。这样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用多媒体技术,扩大演示实验的效果
在化学演示实验中,有许多有气体放出、产生沉淀、发生变色现象的实验,这些实验如果只靠教师在讲台上做,部分学生对实验中产生的现象仍看不清楚,利用投影仪或利用摄像探头实地摄影,然后在通过大屏幕电视,使演示装置得到放大,?提高细微现象的可见度,实验现象一下子能使全班同学清晰地看见,使学生对实验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印象深刻,经久难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例如:?在演示电解CuCl2溶液时,将CuCl2溶液注入U型管,以石墨为电极进行电解实验,通过摄像探头实摄实放,从电视屏幕上可见到作为阳极的碳棒有气泡逸出,加入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色,说明放出的气体为氯气。作为阴极的碳棒有一层红色物质覆盖在它的表面,说明有铜析出。又如,酸(碱)式滴定管、量筒、容量瓶、托盘天平的使用教学,可将演示过程放大,将关键部位利用特定镜头展现给学生。浓H2SO4稀释实验时,对实验中关键性的观察点——温度计读数的变化,通过投影技术进行扩大,使验证性实验的验证更具科学性,用实物投影仪对氢氧化钠固体表面潮解现象进行放大,激励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这些实验如果采用常规演示时,这些细微现象可见度低,是成功演示的一个难题,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后,这些细微现象被一一放大,所有的学生都看得一清二出,从而达到用常规教学手段所达不到的效果,故也能提高教学质量。
三、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的嘴巴和粉笔为主要教学模式,课堂容量有限,教学手段单一。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生动、直观、有启迪性的演示,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学生通过感悟、体验,内化为内心深处的需要倾向,会逐渐激发出学习兴趣,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的能力也大大加强。特别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内容,适时使用多媒体,既丰富了表达方式,又使教师从大量重复劳动或危险操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研究学生的心理,真正做到带着学生走向知识,避免了带着知识走向学生,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化学绪言课上,播放四大发明图片及其解说、工业炼铁的影片、五彩缤纷的焰火等等,用大容量的信息传递,使学生对化学的学习产生吸引力。再如在研究分子、原子及核外电子等微粒运动时,微观粒子的运动是肉眼看不到、用手摸不着的,通常情况下我们只有借助于挂图和模型,通过我们教师的讲解使得学生理解。而微粒运动变化的过程却无法充分展示。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在讲授抽象概念、描述不可见的微观粒子运动时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因此,多媒体教学在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四、利用投影技术将实验效果放大
在实验教学中,一般老师为了让学生比较清楚地看到现象,往往通过在讲台上抬高实验装置的位置,或者带着实验下到学生中间展示实验结果。然而现在学校教室中学生人数一般都在50至60人之间,实验仪器的大小有限,抬高实验装置的位置也是有限的,必然造成一部分学生还是观看不到实验现象。展示实验结果需要一定的时间,而有些实验现象是在实验瞬间产生的,可能走到后面时,很多同学根本看不到实验现象,这样的话,不仅降低了实验的可信度,同时也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投影技术成为了化学实验课中应用得最早也是最多的一种手段。投影仪可以把实验现象进行放大,使学生能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进而提高了演示实验的效果。例如:做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中和实验时,滴加了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呈现出红色,然后向中滴加稀盐酸,这个实验有一个临界值,当滴到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中的红色会在瞬间消失。上课时我通过投影将实验放大到银幕上,这样每一个学生都能观察到这个现象,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不仅极大的提高了实验教学课堂效率,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的能力,发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在学习过程中更有助于学生形成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增强了学习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好的提高了化学教学的质量。
总之,利用多媒体媒体这一现代化教学工具作为辅助教学手段,一方面有利于发挥老师实验教学中引导、启迪、设疑、归纳等方面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实现实验教学目标,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它可以将抽象的现象和概念具体化、直观化、实验化。事实说明,多媒体多媒体辅助教学进入化学实验教学,给学生带来了勃勃生机气,它通过本、图像、动画、视频、声音等方式创设情景,激发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静为动,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的实验教学模式,确保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同步进行,大大提高了课堂实验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倩苇;虚拟现实技术与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1998年02期
[2]黄瓅,王涛涛;基于Internet的化学学习模式与化学网络资源的利用[J];大学化学;2003年03期
[3]罗上水;;“互动合作式”化学教学模式初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分析了运用多媒体进行化学实验存在的一些问题.目的在于使化学教师能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使多媒体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能扬长避短,真正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化学实验教学。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通过各种表现手法抛开某些表面的、次要的、非本质的因素,将内在的、重要的、本质的东西表现出来,如抽象的概念,难以观察清楚的现象,跨越时空的事物,不易实现的实验等,进行信息处理和图象输出,在屏幕上实施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学生获取动态信息,从而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形成概念,上升为理性认识奠定了基础。这样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用多媒体技术,扩大演示实验的效果
在化学演示实验中,有许多有气体放出、产生沉淀、发生变色现象的实验,这些实验如果只靠教师在讲台上做,部分学生对实验中产生的现象仍看不清楚,利用投影仪或利用摄像探头实地摄影,然后在通过大屏幕电视,使演示装置得到放大,?提高细微现象的可见度,实验现象一下子能使全班同学清晰地看见,使学生对实验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印象深刻,经久难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例如:?在演示电解CuCl2溶液时,将CuCl2溶液注入U型管,以石墨为电极进行电解实验,通过摄像探头实摄实放,从电视屏幕上可见到作为阳极的碳棒有气泡逸出,加入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色,说明放出的气体为氯气。作为阴极的碳棒有一层红色物质覆盖在它的表面,说明有铜析出。又如,酸(碱)式滴定管、量筒、容量瓶、托盘天平的使用教学,可将演示过程放大,将关键部位利用特定镜头展现给学生。浓H2SO4稀释实验时,对实验中关键性的观察点——温度计读数的变化,通过投影技术进行扩大,使验证性实验的验证更具科学性,用实物投影仪对氢氧化钠固体表面潮解现象进行放大,激励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这些实验如果采用常规演示时,这些细微现象可见度低,是成功演示的一个难题,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后,这些细微现象被一一放大,所有的学生都看得一清二出,从而达到用常规教学手段所达不到的效果,故也能提高教学质量。
三、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的嘴巴和粉笔为主要教学模式,课堂容量有限,教学手段单一。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生动、直观、有启迪性的演示,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学生通过感悟、体验,内化为内心深处的需要倾向,会逐渐激发出学习兴趣,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的能力也大大加强。特别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内容,适时使用多媒体,既丰富了表达方式,又使教师从大量重复劳动或危险操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研究学生的心理,真正做到带着学生走向知识,避免了带着知识走向学生,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化学绪言课上,播放四大发明图片及其解说、工业炼铁的影片、五彩缤纷的焰火等等,用大容量的信息传递,使学生对化学的学习产生吸引力。再如在研究分子、原子及核外电子等微粒运动时,微观粒子的运动是肉眼看不到、用手摸不着的,通常情况下我们只有借助于挂图和模型,通过我们教师的讲解使得学生理解。而微粒运动变化的过程却无法充分展示。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在讲授抽象概念、描述不可见的微观粒子运动时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因此,多媒体教学在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四、利用投影技术将实验效果放大
在实验教学中,一般老师为了让学生比较清楚地看到现象,往往通过在讲台上抬高实验装置的位置,或者带着实验下到学生中间展示实验结果。然而现在学校教室中学生人数一般都在50至60人之间,实验仪器的大小有限,抬高实验装置的位置也是有限的,必然造成一部分学生还是观看不到实验现象。展示实验结果需要一定的时间,而有些实验现象是在实验瞬间产生的,可能走到后面时,很多同学根本看不到实验现象,这样的话,不仅降低了实验的可信度,同时也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投影技术成为了化学实验课中应用得最早也是最多的一种手段。投影仪可以把实验现象进行放大,使学生能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进而提高了演示实验的效果。例如:做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中和实验时,滴加了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呈现出红色,然后向中滴加稀盐酸,这个实验有一个临界值,当滴到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中的红色会在瞬间消失。上课时我通过投影将实验放大到银幕上,这样每一个学生都能观察到这个现象,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不仅极大的提高了实验教学课堂效率,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的能力,发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在学习过程中更有助于学生形成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增强了学习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好的提高了化学教学的质量。
总之,利用多媒体媒体这一现代化教学工具作为辅助教学手段,一方面有利于发挥老师实验教学中引导、启迪、设疑、归纳等方面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实现实验教学目标,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它可以将抽象的现象和概念具体化、直观化、实验化。事实说明,多媒体多媒体辅助教学进入化学实验教学,给学生带来了勃勃生机气,它通过本、图像、动画、视频、声音等方式创设情景,激发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静为动,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的实验教学模式,确保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同步进行,大大提高了课堂实验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倩苇;虚拟现实技术与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1998年02期
[2]黄瓅,王涛涛;基于Internet的化学学习模式与化学网络资源的利用[J];大学化学;2003年03期
[3]罗上水;;“互动合作式”化学教学模式初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