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简析听障学生如何学好思品课

【作者】 石瑞平

【机构】 新疆伊宁市特殊教育学校

【摘要】特殊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特教学校的学生加强德育培养,是基础教育阶段关键性的工作。因为思想品德课是提高学生德育修养的一门重要学科,所以,本文重点对听障学生的思品教学进行论述,以期对广大同行有所启发。
【关键词】听障学生;思品教学;德育培养;三个环节
【正文】 
  在新课改下,素质教育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也更高:如今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还必须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在特教学校思想品德教学中,明确心理素质培养的意义,把握心理素质培养的途径,是提高德育实效、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前提。下面本人谈谈从工作实践中探索出的几点经验,供同行们商讨。
  1.重点培养听障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1.1 充分认识到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的内涵广泛,而在诸多素质中道德素质是最主要的,它决定了其他素质的价值取向,并为其他素质的提高提供动力源泉。特殊教育学校德育的主要目标是形成特殊学生完整的人格和培养特殊学生具备符合社会要求的最基本的道德素质,为他们将来能独立生活于社会打下基础。基于这一点,学校一直把德育工作放在教育的首位,每位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学习教育理论,尤其是特殊教育理论,思想得以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得以破除,克服传统教学中重智育、轻德育、忽视美育和劳动教育的弊端,不断探索单特教学校德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多渠道、多层次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1.2 在活动中渗透心理素质的培养
  思想品德的教育要求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让学生掌握和理解道德观念,根据他们的心理需求,激发学习的兴趣,唤醒他们的情感,发展他们的个性,锻炼他们的意志,以克服不健康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在学校的思想品德教学中,可通过讲故事、谈话、讲解等方法,帮助听障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领会教材说明的道理,接受思想教育,使他们在情感上发生飞跃和升华;通过讨论、表演、实践活动、调查等形式逐步引导听障学生把所接受的教育落实到日常行动中去。
  1.3 多方结合进行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思想品德教育效果如何,不仅依赖于学校教育的严格要求和具体措施,也依赖于社会、学校和家庭要求的一致性。因此,必须动员各方面力量,齐抓共管,使各种渠道都发挥作用,才能形成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素质培养的合力。
  2.教师要多给听障生一些爱,创造温馨的氛围
  为了使听障学生健康成长,老师在教学中要和颜悦色、循循善诱,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这样,每当老师向他们投以赞许的目光、信任的点头、爱抚的微笑,听障孩子都会感到快乐和鼓舞。老师的这种爱不仅增加了学生对老师的依赖,而且也能够促使听障学生把教师的要求化为自己内在的动力,积极去实现老师提出的希望。反之,如果我们的老师对学生带着厌恶感,特别是那些差生在老师的眼中是包袱、负担,那么师生之间就会出现严重的情感障碍,必定影响学生的成长。
  3.对听障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要进行分层施教
  3.1 初级阶段的养成教育
  听障学生因受其生理条件的限制,获取信息量少,更容易表现出辨别是非的能力差。由于学生年龄小,又是在娇纵溺爱的环境中长大,缺少同龄的伙伴,往往唯我独尊、我行我素,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只顾自己,不顾别人、这样,就形成了一种“不合群”的心态。因此,合群心理的培养,人际交往的教育,一方面可以形成良好的心理意识,愉快地接受教育;另一方面,可以使听障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3.2 中级阶段的自我意识培养
  初中学生一般都是十几岁的孩子,他们缺乏正确的自我意识,自信心薄弱。而自信心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由于听视觉的缺陷,与之相反,自卑感却困扰着大部分的听障学生。由于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总是认为自己不如他人,感到压抑和不满,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势必对听障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坏的影响。因此,良好的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保证,只要我们在思想品德课中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自尊心,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就能克服自卑感,寻求良好的自我发展途径。
  3.3 高级阶段的良好的意志品格培养
  比起健全孩子,听障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处在这一时期的听障学生接触的东西越来越多,社会家庭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不可避免地面临各种挑战,一旦遇到困难挫折,他们往往更脆弱,更容易灰心丧气。这时教师就要告诉学生:“人生逆境十有八九”,困难挫折是在所难免的,关键是如何战胜困难和挫折,成为生活的强者。
  总之,心理素质培养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探索听障学生心理健康之路才刚刚起步,需要来自社会、家庭以及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持,任重而道远。但是,只要我们从观念上牢牢树立起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思想意识,并且在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一步一步走下去,与听障学生以心交心、以心换心,我相信特教学校思想教学中的心理素质培养一定会开花结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