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新课改下如何提升高中政治教师的专业素质
【作者】 林 萍
【机构】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第一中学
【摘要】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具有强烈时代感和实践性的学科,从根本上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因而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学生的教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对高中政治教师也提出新的要求。高中思想政治教师须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体系、教学技能和教学反思四个方面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这既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政治;教师;专业素质
【正文】
相对于初中政治而言,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具有强烈时代感和实践性的学科,它从根本上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并决定着其发展方向,因而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学生的教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总体表现为: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的引导者;由学生的被动灌输式学习转向学生自身的主动参与学习;由传统的看重学习结果转向对新型的思维方式的培养。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来说,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须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体系、教学技能和教学反思四个方面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这既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以良好的职业道德为方向
对于还未形成正确价值取向的学生来说,在以互联网为首的新型媒体为媒介的信息化社会,数量繁多且快速变化的信息充斥着每一个人的头脑。这其中不免掺杂着不良信息,这些不良信息势必会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当前,部分学生自私自利、缺乏集体观念的行为正是教育实践中忽视德育的具体表现。要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更要以身作则,以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定位每一位学生。
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塑造的,尤其是问题学生。问题学生不是每个方面都有问题,教师要寻找这些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表扬和激励,让学生带着“成就感”生活学习,进而树立自信心,引导学生将这份“成就感”扩大到其他方面。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每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教师不能把相同的教学方法和教育内容运用到每一个性不同的学生中。因而,教师要认识个体差异,尊重和理解差异,因材施教,由主导转向引导,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改进不足,充分发挥自己。
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是同行并举的。素质教育强调关注每一位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以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定位每一位学生,给予学生全面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二、以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基础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政治教学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有了较大的改变,政治教师也要随之有所改变。这就要求教师紧跟时代步伐,关注时事,不断地充实更新知识宝库,以至不被时代所淘汰。
首先,以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基础。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包含四门必修课程和六门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四大模块,而选修课程则是对四门必修课程相关知识的补充和延伸。可见,课程涉猎范围非常广泛,需要教师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填补知识空白,扎实专业基础。其次,以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为补充。不同学科之间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高中政治课程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个综合科目,它融合了历史、文学、简单经济学、国情国策、哲学等其他学科内容,与社会学联系更加紧密。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师除具有扎实的政治理论基础和完善的知识体系外,还要以相关学科知识为补充,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和理论素养,从全局的角度来把握政治教学。
三、 以智慧的教学能力为手段
新课改在教学方式上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地和学生互动,从而构建一个生动地充满激情的课堂,形成高效和谐的学习氛围。这要求政治教师运用智慧的教学能力为手段组织课堂教学。
首先,保持幽默。人际交往中,幽默不仅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且无形中形成一种亲切随和的魅力。在政治教学中,幽默的教师更能获得学生的好感,这种幽默源于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源于教师渊博的知识。这种幽默辅以现代的多媒体手段,图文声并茂,促成师生间良好的沟通和互动,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提高教学的质量,使政治课堂充满活力和生机。其次,学会欣赏和鼓励。赏识教育一直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手段。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树立信心,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不仅是新课改的最高宗旨,也是当代教师与时俱进的道德体现。欣赏和鼓励学生,教师获得的是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学生得到的是轻松愉悦的学习体验。
四、 以教学反思为最高宗旨
高中政治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提升,除了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及教学能力外,还需要学会教学反思。如果一个教师只满足于经验的获得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他的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及不当的教学行为就很难改变,其结果是他的教学将可能长期维持在原来的水平而止步不前。通过教学反思,将普遍性和指导性的教育思想精华提炼出来,这既是教师的教学理念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也是新课改的最高宗旨,即在教学反思中成长的学习型教师。
总之,可以说新课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正从根本上影响着我们的学校、老师和学生,乃至我们的教育。高中政治教学改革是一个很大的课题,需要我们用勇敢的探索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去反复实践、总结和提高。政治教师要主动迎接这一新的挑战,大胆改革,勇于突破,善于创新,以负责的精神、务实的作风、高昂的姿态,投身到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去。
相对于初中政治而言,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具有强烈时代感和实践性的学科,它从根本上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并决定着其发展方向,因而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学生的教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总体表现为: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的引导者;由学生的被动灌输式学习转向学生自身的主动参与学习;由传统的看重学习结果转向对新型的思维方式的培养。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来说,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须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体系、教学技能和教学反思四个方面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这既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以良好的职业道德为方向
对于还未形成正确价值取向的学生来说,在以互联网为首的新型媒体为媒介的信息化社会,数量繁多且快速变化的信息充斥着每一个人的头脑。这其中不免掺杂着不良信息,这些不良信息势必会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当前,部分学生自私自利、缺乏集体观念的行为正是教育实践中忽视德育的具体表现。要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更要以身作则,以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定位每一位学生。
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塑造的,尤其是问题学生。问题学生不是每个方面都有问题,教师要寻找这些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表扬和激励,让学生带着“成就感”生活学习,进而树立自信心,引导学生将这份“成就感”扩大到其他方面。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每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教师不能把相同的教学方法和教育内容运用到每一个性不同的学生中。因而,教师要认识个体差异,尊重和理解差异,因材施教,由主导转向引导,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改进不足,充分发挥自己。
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是同行并举的。素质教育强调关注每一位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以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定位每一位学生,给予学生全面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二、以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基础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政治教学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有了较大的改变,政治教师也要随之有所改变。这就要求教师紧跟时代步伐,关注时事,不断地充实更新知识宝库,以至不被时代所淘汰。
首先,以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基础。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包含四门必修课程和六门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四大模块,而选修课程则是对四门必修课程相关知识的补充和延伸。可见,课程涉猎范围非常广泛,需要教师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填补知识空白,扎实专业基础。其次,以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为补充。不同学科之间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高中政治课程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个综合科目,它融合了历史、文学、简单经济学、国情国策、哲学等其他学科内容,与社会学联系更加紧密。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师除具有扎实的政治理论基础和完善的知识体系外,还要以相关学科知识为补充,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和理论素养,从全局的角度来把握政治教学。
三、 以智慧的教学能力为手段
新课改在教学方式上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地和学生互动,从而构建一个生动地充满激情的课堂,形成高效和谐的学习氛围。这要求政治教师运用智慧的教学能力为手段组织课堂教学。
首先,保持幽默。人际交往中,幽默不仅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且无形中形成一种亲切随和的魅力。在政治教学中,幽默的教师更能获得学生的好感,这种幽默源于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源于教师渊博的知识。这种幽默辅以现代的多媒体手段,图文声并茂,促成师生间良好的沟通和互动,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提高教学的质量,使政治课堂充满活力和生机。其次,学会欣赏和鼓励。赏识教育一直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手段。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树立信心,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不仅是新课改的最高宗旨,也是当代教师与时俱进的道德体现。欣赏和鼓励学生,教师获得的是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学生得到的是轻松愉悦的学习体验。
四、 以教学反思为最高宗旨
高中政治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提升,除了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及教学能力外,还需要学会教学反思。如果一个教师只满足于经验的获得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他的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及不当的教学行为就很难改变,其结果是他的教学将可能长期维持在原来的水平而止步不前。通过教学反思,将普遍性和指导性的教育思想精华提炼出来,这既是教师的教学理念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也是新课改的最高宗旨,即在教学反思中成长的学习型教师。
总之,可以说新课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正从根本上影响着我们的学校、老师和学生,乃至我们的教育。高中政治教学改革是一个很大的课题,需要我们用勇敢的探索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去反复实践、总结和提高。政治教师要主动迎接这一新的挑战,大胆改革,勇于突破,善于创新,以负责的精神、务实的作风、高昂的姿态,投身到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