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演艺”研究

【作者】 王娅丽

【机构】 贵州省盘县第八中学

【摘要】到底什么情况下学生想学且能学好呢?当化学课堂教学以“演艺”的形式呈现时。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演艺”中,“演”包含演戏、演技、演唱、演说、演示,“艺”指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化学课堂中的演艺就是用创造性的方式方法将化学教学中的抽象的知识用演戏、演技、演唱、演说、演示等方法形象的展示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感到学得了东西、并且学得轻松愉快、还想学。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演艺
【正文】 

  年年上九年级的化学课,我发现很多学生到了九年级对理科课堂厌倦甚至是产生反感情绪,这种情况下学生就算想学也学不好。
  到底什么情况下学生想学且能学好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申请了课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演艺研究(课题号:LPSYU0947),通过一年的认真研究,该课题荣获市级二等奖,我对化学课堂教学也有了新的认识:
  什么样的课堂,教师想教且能教好?学生想学且能学好?
  当学生有兴趣时;
  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
  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
  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当然,要使学生想学且能学好要求教师(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研究者以及课程的开发者)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巧妙的利用好课堂资源,使课堂教学趣味化、高效化。概括起来说,就是化学课堂教学以“演艺”的形式呈现时。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演艺”中,“演”包含演戏、演技、演唱、演说、演示,“艺”指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化学课堂中的演艺就是用创造性的方式方法将化学教学中的抽象的知识用演戏、演技、演唱、演说、演示等方法形象的展示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感到学得了东西、并且学得轻松愉快、还想学。
  下面就是我在课题研究中以“演艺”的形式实施的教学,效果还不错。
  (一)在学习原子结构和核外电子排布时,请学生演讲描述“我心目中的原子”
  一学生说:“我是原子核,我有两个孩子小质(质子)、小中(中子),小质带正电、小中中立不带电,少数时候小中会失踪(H原子),我虽然体积很小但我质量很大,决定了原子的质量”;另一位学生说:“我是原子中的电子,嗯!我觉得不公平,我非常的辛苦,我总在原子核外做高速的运转,但是,我对整个原子的质量几乎没有贡献。”学生只有完全掌握了原子的结构才能做出这样的描述。为了演讲学生便自愿、主动的学习。
  (二)在讲实验制取氧气时,让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设计如下的实验。
  学生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体验学习的成功和喜悦。
  (三)在讲述氧气性质时,说它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拨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时学生演说如下:
  黑炭妹妹燃烧时,有我的支持,便神奇的变成了一种能使澄清石灰石变混浊的气体。
  硫兄弟最大的梦想就是作一次“航天英雄”,然而他燃烧时,有了我的帮助,他终于生成了一种叫作二氧化硫的气体,飘散到空中,圆了他的“航天梦”。
  爱美的铁妹妹最想让自己变得有吸引力,她在我的帮助下,因燃烧,她变成了有磁性的四氧化三铁。这样学生轻松的记住了氧气与碳、硫、铁的反应。
  (四)复习CO2性质、用途时的表演  “CO2的自述”
  学习了CO2性质、用途进行复习时设置这样一问题:请同学门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己比喻成CO2作自述(以小组为单位先讨论后组织好语言由代表来表演)。
  有一代表是这样表演的,他带着丰富的表情说:“别看我通常情况无影无踪(无色无味的气体),我是一把双刃剑,就看是落在谁的手里,如果落在恶魔的手里,我会使全球的温度升高毁灭整个地球和人类(CO2导致温室效应),如果我落在英雄的手里也会变成解渴的碳酸饮料;我和朋友老‘石’(石灰浆)将使你的房间更加明亮、使一块块砖瓦变楼房。一天我来到了南极,那温度在-78.5℃以下,使我变成固体二氧化碳─—干冰,我以为从此我会很难与人们见面,结果人类发现了我,把我带出南极,利用我进行人工降雨,保藏很容易腐败的食品等。离开南极温度慢慢上升,我又恢复原样。一日,我发现了水这个大家庭,我便偷偷溶入水中,并与水结合生成碳酸,由于此过程没有明显现象发生,水这个大家庭成员没有一个发现我,我暗自庆幸着,可是没过几日,他们似乎有所察觉,便到处搜索我,结果一无所获,他们就请来了他们的远亲紫色石蕊来帮忙,紫色石蕊一加入,液体立刻变成红色(碳酸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没过几日,我又加入石灰水这个大家庭,结果因为我的加入,使石灰水变得天昏地暗,把他们搅浑浊了。”学生在参与表演时要透彻的掌握CO2性质、用途才能表演,这样自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员参与学习。
  (五)在讲化学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实质时的表演
  C+O2    CO2的反应过程中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本身的质量不变,只是分子的种类改变。请三个学生(两个穿同种颜色衣服的男同学和一个穿不同颜色衣服的女同学)来表演。反应前,两个男同学站一起代表O2,女同学代表C;反应时,由这三个同学表演分子的分裂(穿同种颜色衣服的两个男同学分开);反应后,也由这三个同学表演原子的重组,组合成新的分子CO2(两个男同学站两边、一个女同学站中间),这样学生很容易的理解了质量守恒的实质。
  总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课堂就必须要有艺术(演艺);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多进行教研反思:
  1、课是怎样进行的?如我希望地发生了什么?没有发生什么?
  2、学生在完成规定目标时做得怎样?哪些事实使我得出这样的结论? 
  3、哪些东西我在课堂上作了改变?为什么?
  4、是否有另外的活动或方法会更成功?下次我会尝试哪一种?
  5、是否有哪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怎样才能解决它?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这更有效的教学?
  6、收集整理自己教学方法、教学经验、教学反思,编辑成册。
  巧妙的利用好课堂资源,将化学课堂“演艺”化,使课堂教学趣味化、高效化,课后积极的进行反思并整理。这样的课堂,教师想教且能教好;学生想学且能学好。
  参考文献:
  [1]胡美玲,化学课本上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熊言林.《探索性化学实验的设计原则、内容及其教学模式》.化学教育出版社.
  [3]熊言林,江家发,等.《“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改革的尝试.》化学教育出版社.                
  [4]吴俊明,《化学教育教学》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