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论学校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作者】 粟世豪
【机构】 广西灵山县新洲中学
【摘要】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子系统,构建好和谐校园为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学校工会在构建和谐校园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起到独特作用。学校工会必须要正确定位,履行职责,通过自身努力,为构建和谐校园作出应有的贡献。【关键词】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学校工会;民主管理;校务公开;维权
【正文】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发展事业.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也是一切事物的美好特点.实现和谐,是古往今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也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学校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之一 ,也是保障社会正常运行的子系统。实现校园的和谐 ,也就是实现社会一个子系统的和谐 ,无数个这样和谐子系统的“集成”,就会为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当然要靠学校党支部的把关掌舵,要靠学校行政、各科室的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和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而学校工会组织在其中创建过程中又扮演一个必不可少的角色。学校工会在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维护权益等方面在创建和谐校园中起着积极作用。
一、和谐校园离不开民主管理,积极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是工会的神圣职责。
构建和谐社会具体落实到学校,就是构建和谐校园。缺乏民主不可能产生和谐。《工会法》规定:“工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组织职工参与本单位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由此可知,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是国家法律赋予工会组织的神圣使命。学校工会组织在民主管理的进程中主要有如下作用和任务:
1.以教代会为载体,建立以学校工会为主体的民主管理体系。
实行校长负责制和工会的民主管理是不相冲突的,一所好的学校必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党组织的保证监督,校长的全面负责和工会的民主管理。工会的民主管理主要体现在教代会。学校教代会每年都召开,工会要用较大精力抓提案的征集工作,会后要督促职能部门抓采纳提案的落实工作。对无论采纳或未采纳的提案都要反馈意见,对优秀提案进行表扬。从踏实有效的工作中,使代表们感觉到自己的意见被重视。几年来我校坚持了工会年度教代会的代表提案制,把代表提案工作作为落实代表职权的一个重要渠道。由此在教代会召开前夕,由提案审查小组召开专门会议进行提案审核,同时校党政领导也专门召开会议,听取提案工作专题汇报,商议一些重点和疑难提案的落实处理工作,这已成为我校处理落实提案工作的一项重要制度。在学校有关职能部门的积极努力工作下,代表提案的处理落实率达到了90%以上,代表对提案处理落实结果的满意率比以前大有提升。
同时工会通过教代会组织教职工依法治校,推进学校的民主管理。在教代会召开期间组织教职工听取和讨论校长工作报告,讨论通过教职工聘任、奖惩等与教职工权益有关的重要规章制度,审议教职工生活福利等有关事项。民主评议、监督学校领导干部,学校工会还协助学校行政对中层领导干部竞聘上岗方案进行共同研究探讨,使此方案真正起到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激励机制,让一部分优秀的年青教师突膺而出,走上领导岗位。在教代会闭会期间,学校工会主席则代表全校教职工列席学校行政会议,在关系学校发展和教职工利益的重要事务中,学校工会组织应发挥桥梁纽带、维护权益、民主管理与监督的作用。
2.工会依法参与校务公开工作 ,为和谐校园的创建奠定基础。
所谓校务公开是指学校通过一定的形式把学校重大决策和涉及校务管理、教职工切身利益以及其他需要监督执行的制度规章予以公开监督和民主管理的实践形式。校务公开的实质是通过“公开”让教职工知校情、议校政、理校事。充分利用各种形式搞好实行校务公开的目的、意义和作用的宣传教育活动,纠正一些领导存在的“不愿公开”、“不敢公开”和认为“已经够公开”的思想,克服教职工中认为“与我无关”、“无用” 的模糊认识和畏难情绪,不断加深各级领导和广大教职工对实行校务公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各级领导和广大教职工推行校务公开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作为工会理所当然地参与校务公开的组织领导,自始至终参与校务公开的全过程,主动承担推行校务公开的日常工作,并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形成推行校务公开工作的合力,发挥其自身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和谐校园离不开民主监督,参与学校民主监督是工会工作的重点。
学校要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就不仅要加强民主管理,更要强化民主监督。以工会为主的群众监督亦即民主监督,它是法律赋予工会的权利。民主监督最具有广泛性,是各项监督的基础。这种监督在学校主要是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来实现。
学校工会应全面贯彻,执行县政府、教育局、教育工会关于“校务公开”的意见精神;积极组织实施学校校务公开,布置学校“校务公开”公示栏,这样才能受到老师的好评,校务公开应该使教职工对学校发展前途改革的目标、工作的程序进行了全面的深入的了解,对广大教职工和社会群众所担心的“权力因素” 所关心的“焦点热点”所猜忌的问题,进行释疑解惑。同时作为学校领导自身要紧得起考验,不为蝇头小利而折腰,处事公平、公开、公正,这样才能取得老师和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才能全面调动了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了广大教职工参与管理学校的意识,加强了学校的民主建设和廉政建设。这样才能为创和谐校园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和谐校园离不开工会组织对教职工日常生活的关心和合法权益的维护。
随着经济的发展,制度的完善,学校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了较好的保障,但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关心教师生活和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是工会的基本职责,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需要,工会必须依法履行这一职责。
1、全面实施送温暖工程,切实关心教职工的日常生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
工会在“送温暖”工作中,根据教职工的特点,在经济上、物质上送温暖的同时,更重视精神方面送温暖工作。关心有困难的教职工,关心年老体弱和生病的教师,主动关心教师的生活。平时,积极做好探望病、伤教工,做产女教工和家中有丧事的教职工,及时进行慰问,虽数量有限,但却能让教职工感受到工会的温暖。如多年来学校工会在征得学校行政的大力支持下,对全体教职工进行了钦州市职工重大疾病医疗互助保障。每两年组织全体教师到医院参加体检活动。特别在2010年10月我校工会闻讯姚球家属患病需及时治疗,但因医药费用昂贵而愁眉不展时,工会及时召开委员会议,在教育工会和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全校教师踊跃捐款,数额达三万多元。这种一家有难,百家帮忙的氛围充分展现我们这个集体的可爱和伟大。同时,这些活动的开展,也使教师进一步体会到学校对职工的关爱。
工会要重视关心女教工的生活,维护女教工的合法权益,工会要配合学校行政对处于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女教工,工作上作合理照顾,对处于产假期的女教工进行及时慰问。在“三八妇女节”要让女教师充分体会到组织的关爱。同时根据女教师的身心特点要定期组织女教师进行身体检查。组织的关爱使得身心舒畅,这是建立和谐校园的法宝。
2、强化工会维权职能,依法建立和完善公平的利益机制,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和前提。
随着学校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化,学校不同部门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利益分配矛盾也显得尤为突出。教职工诉求的焦点在于利益分配是否公平。这些诉求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不同层次的教职工对学校整体利益和自身具体利益的不同追求,这就要求学校工会组织要切实发挥作为教职工利益表达者和维护者的作用,加大表达和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力度,在维护学校整体利益的同时,更好地表达和维护不同层次教职工的具体利益,不仅要表达和维护教职工的经济利益,还要表达和维护教职工的民主政治权利和精神文化利益。因此,学校工会组织要根据新时期教职工利益诉求的特点,重点建立好可行有效的维护机制:如建立完善教代会制度、教代会代表巡视督查制度、校务公开制度、重大改革方案的听证制度等,以畅通教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渠道,让广大教职工有充分表达意愿、要求的场所和机会,充分行使知情权、参与权、批评权和建议权,使教职工说话有人听,提意见能管用,监督有力度、起作用。
总之,和谐的校园能使全体师生员工从人的内心深处激发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学校的各方面工作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发展事业.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也是一切事物的美好特点.实现和谐,是古往今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也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学校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之一 ,也是保障社会正常运行的子系统。实现校园的和谐 ,也就是实现社会一个子系统的和谐 ,无数个这样和谐子系统的“集成”,就会为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当然要靠学校党支部的把关掌舵,要靠学校行政、各科室的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和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而学校工会组织在其中创建过程中又扮演一个必不可少的角色。学校工会在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维护权益等方面在创建和谐校园中起着积极作用。
一、和谐校园离不开民主管理,积极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是工会的神圣职责。
构建和谐社会具体落实到学校,就是构建和谐校园。缺乏民主不可能产生和谐。《工会法》规定:“工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组织职工参与本单位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由此可知,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是国家法律赋予工会组织的神圣使命。学校工会组织在民主管理的进程中主要有如下作用和任务:
1.以教代会为载体,建立以学校工会为主体的民主管理体系。
实行校长负责制和工会的民主管理是不相冲突的,一所好的学校必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党组织的保证监督,校长的全面负责和工会的民主管理。工会的民主管理主要体现在教代会。学校教代会每年都召开,工会要用较大精力抓提案的征集工作,会后要督促职能部门抓采纳提案的落实工作。对无论采纳或未采纳的提案都要反馈意见,对优秀提案进行表扬。从踏实有效的工作中,使代表们感觉到自己的意见被重视。几年来我校坚持了工会年度教代会的代表提案制,把代表提案工作作为落实代表职权的一个重要渠道。由此在教代会召开前夕,由提案审查小组召开专门会议进行提案审核,同时校党政领导也专门召开会议,听取提案工作专题汇报,商议一些重点和疑难提案的落实处理工作,这已成为我校处理落实提案工作的一项重要制度。在学校有关职能部门的积极努力工作下,代表提案的处理落实率达到了90%以上,代表对提案处理落实结果的满意率比以前大有提升。
同时工会通过教代会组织教职工依法治校,推进学校的民主管理。在教代会召开期间组织教职工听取和讨论校长工作报告,讨论通过教职工聘任、奖惩等与教职工权益有关的重要规章制度,审议教职工生活福利等有关事项。民主评议、监督学校领导干部,学校工会还协助学校行政对中层领导干部竞聘上岗方案进行共同研究探讨,使此方案真正起到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激励机制,让一部分优秀的年青教师突膺而出,走上领导岗位。在教代会闭会期间,学校工会主席则代表全校教职工列席学校行政会议,在关系学校发展和教职工利益的重要事务中,学校工会组织应发挥桥梁纽带、维护权益、民主管理与监督的作用。
2.工会依法参与校务公开工作 ,为和谐校园的创建奠定基础。
所谓校务公开是指学校通过一定的形式把学校重大决策和涉及校务管理、教职工切身利益以及其他需要监督执行的制度规章予以公开监督和民主管理的实践形式。校务公开的实质是通过“公开”让教职工知校情、议校政、理校事。充分利用各种形式搞好实行校务公开的目的、意义和作用的宣传教育活动,纠正一些领导存在的“不愿公开”、“不敢公开”和认为“已经够公开”的思想,克服教职工中认为“与我无关”、“无用” 的模糊认识和畏难情绪,不断加深各级领导和广大教职工对实行校务公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各级领导和广大教职工推行校务公开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作为工会理所当然地参与校务公开的组织领导,自始至终参与校务公开的全过程,主动承担推行校务公开的日常工作,并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形成推行校务公开工作的合力,发挥其自身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和谐校园离不开民主监督,参与学校民主监督是工会工作的重点。
学校要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就不仅要加强民主管理,更要强化民主监督。以工会为主的群众监督亦即民主监督,它是法律赋予工会的权利。民主监督最具有广泛性,是各项监督的基础。这种监督在学校主要是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来实现。
学校工会应全面贯彻,执行县政府、教育局、教育工会关于“校务公开”的意见精神;积极组织实施学校校务公开,布置学校“校务公开”公示栏,这样才能受到老师的好评,校务公开应该使教职工对学校发展前途改革的目标、工作的程序进行了全面的深入的了解,对广大教职工和社会群众所担心的“权力因素” 所关心的“焦点热点”所猜忌的问题,进行释疑解惑。同时作为学校领导自身要紧得起考验,不为蝇头小利而折腰,处事公平、公开、公正,这样才能取得老师和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才能全面调动了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了广大教职工参与管理学校的意识,加强了学校的民主建设和廉政建设。这样才能为创和谐校园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和谐校园离不开工会组织对教职工日常生活的关心和合法权益的维护。
随着经济的发展,制度的完善,学校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了较好的保障,但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关心教师生活和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是工会的基本职责,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需要,工会必须依法履行这一职责。
1、全面实施送温暖工程,切实关心教职工的日常生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
工会在“送温暖”工作中,根据教职工的特点,在经济上、物质上送温暖的同时,更重视精神方面送温暖工作。关心有困难的教职工,关心年老体弱和生病的教师,主动关心教师的生活。平时,积极做好探望病、伤教工,做产女教工和家中有丧事的教职工,及时进行慰问,虽数量有限,但却能让教职工感受到工会的温暖。如多年来学校工会在征得学校行政的大力支持下,对全体教职工进行了钦州市职工重大疾病医疗互助保障。每两年组织全体教师到医院参加体检活动。特别在2010年10月我校工会闻讯姚球家属患病需及时治疗,但因医药费用昂贵而愁眉不展时,工会及时召开委员会议,在教育工会和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全校教师踊跃捐款,数额达三万多元。这种一家有难,百家帮忙的氛围充分展现我们这个集体的可爱和伟大。同时,这些活动的开展,也使教师进一步体会到学校对职工的关爱。
工会要重视关心女教工的生活,维护女教工的合法权益,工会要配合学校行政对处于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女教工,工作上作合理照顾,对处于产假期的女教工进行及时慰问。在“三八妇女节”要让女教师充分体会到组织的关爱。同时根据女教师的身心特点要定期组织女教师进行身体检查。组织的关爱使得身心舒畅,这是建立和谐校园的法宝。
2、强化工会维权职能,依法建立和完善公平的利益机制,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和前提。
随着学校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化,学校不同部门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利益分配矛盾也显得尤为突出。教职工诉求的焦点在于利益分配是否公平。这些诉求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不同层次的教职工对学校整体利益和自身具体利益的不同追求,这就要求学校工会组织要切实发挥作为教职工利益表达者和维护者的作用,加大表达和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力度,在维护学校整体利益的同时,更好地表达和维护不同层次教职工的具体利益,不仅要表达和维护教职工的经济利益,还要表达和维护教职工的民主政治权利和精神文化利益。因此,学校工会组织要根据新时期教职工利益诉求的特点,重点建立好可行有效的维护机制:如建立完善教代会制度、教代会代表巡视督查制度、校务公开制度、重大改革方案的听证制度等,以畅通教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渠道,让广大教职工有充分表达意愿、要求的场所和机会,充分行使知情权、参与权、批评权和建议权,使教职工说话有人听,提意见能管用,监督有力度、起作用。
总之,和谐的校园能使全体师生员工从人的内心深处激发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学校的各方面工作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