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新课程中的语文教学

【作者】 吴承忠

【机构】 贵州省玉屏县大龙中学

【摘要】在新课程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多方面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要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关键词】新课程;兴趣;能力;创造
【正文】  

  面对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有创新的挑战,怎样在新课程中更好的实现语文教学呢?
  一、明确学习的重要性,激起学习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学习语文很重要,因为生活中的万事万物与语文息息相关,语文课是基础中的基础,语文学好了,就等于掌握了其它各科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要性,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有意的学习。而有意学习与无意学习的效果存在极大的差异。如果学生明确了学习的重要性,积极地参与学习,保持良好的注意及情绪状态,就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教师要引导学生认同教学目标,以激发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创造性地学好语文的重要心理品质之一,实践说明,学生有了兴趣,才会自沉的花时间,下功夫、动脑筋,积极地学习;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动性是相互作用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是靠教师的主动性来落实的。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较高的思想水平。教育家吕淑湘曾说:“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根本问题是语文师资问题,老师的水平高、才能教出好学生;老师水平不高,学生中也有少数或个别的由于自己用功有了成绩,学生中也有少数或个别的由于自己用功有了成绩,但是多数学生需要有好的老师来提携,来指导,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师资问题,名师出好徒。”在教与学的进程中,教师是主导,教师把握着教学的方向,他也必须站在一定的高度,担负起设计优化教学任务的重任,引导学生去积极探索真理,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学生则在老师的激发和引导下,发现和解决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
  在师生平等互动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教师乐于教授学生,一种和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以使教学诸环节顺利展开,并进一步注意到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形象性,思想性和趣味性,以引人入胜的提问做突破口,然后以妙趣横生的讲授去吸引学生、调动学生,使之心理活动高度指向和集中于课堂的教学活动上,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智力活动和情感、意志、动机、兴趣等班智力活动均保持在最佳水平状态,从而大大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
  三、培养提问能力,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核心的,这就要求课堂教学中应由学生自己提出“我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引导学生多思考、爱思考、深思考。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的态度应该是:提倡、鼓励、引导。通过提倡、鼓励使学生从不敢问到敢于提问。在引导时,教师要作出恰当的处理:是因读书而马虎而产生的疑问;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去释疑,是自己经过学习、经过努力不以解决的疑问,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是由易于学习任务以外的疑问,要适当冷处理;具有导向性、启发性的疑问,要表扬提问的学生,并组织讨论研究。
  培养质疑能力,要坚持正面引导,以表扬为主。对提出高质量问题的学生固然要加以表扬,对提出质量不高的问题的学生,也要加以鼓励,肯定他们的积极态度。教师要把学生的质疑问题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课内必须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质疑,无论是讲课过程中或在讲课之后,都用提问,使学生逐渐养成“好问”的习惯。问题提出来了,教师要组织学生讨论争论,靠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使学生体验到集体力量和成功的喜悦。教师要加强学生自评和互评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发表独创性意见,勇于自我评价,当然,在这过程中教师的“导”将起大作用,适当的引导,最后教师还要追时小结,去粗存精,统一认识,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得到长足发展。
  四、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1、教之以情,授之以趣,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感召力。备课时总要多方设身处地替学生着想,精设计教学环节,慎重考虑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具体步骤,精讲勤练,灵活诱导,使每一节课都能教得生动活动,练习新鲜有趣。
  2、组织课外语文小组,教学生编课本剧,演课本戏,进行讲故事,诗歌朗诵、背诵比赛,以课外辅导手段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3、办语文知识手抄报。语文知识手抄报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在这块学习的园地里学生既可评析自己的优秀习作,又可介绍读写常识;既可梳理归纳基础知识,又可进行精彩片断赏析;既可辑录名言警句,又可一事一议等等,许多同学通过办手抄报受益匪浅,无形中促进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
  4、进行口头作文,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开始时,先出题,让学生准备,然后上讲台去讲,根据内容,表达效果,当场评分。每次搞此项活动题目可以多出几个,范围不要限制太死,评分带有鼓励性,时间可说三五分钟,有时还让学生把看过的影视剧中的精彩片断复述出来,简要评论几句或让学生口头介绍一个人,一件难忘的事,活动有始有终,并对优胜者进行奖励。学生在活动中深深体会到学习语文不是可有可无的事,而是非要学好不可。大大增强了他们学习语文的自觉性。
  总之,只有认真实施新课程理念,才能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才能完成语文课程课程肩负的历史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