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抽丝剥茧,刨根问底——浅谈遗传病课堂习题课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 邓 方;纪 磊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疼痛科;湖北省十堰市第一中学
【摘要】本文结合题例,从遗传病习题课讲什么,怎么讲,学生活动怎样设置等方面阐述了如何进行遗传病课堂习题课的有效教学。【关键词】遗传规律;遗传病课堂;解题策略
【正文】
高三一轮复习中,超过一半的课堂教学均为习题课,如何提高习题课的有效性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对遗传病课堂习题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1 诊断先行
习题课评讲之前,要对作业(或测试题)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通过批改作业,找到主要的问题点,并对错题进行归类整理和错因分析。针对问题点,抽丝剥茧,刨根问底,有效突破,并在习题评讲过程中,找到能力的增长点。
本文以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第三节《人类遗传病》的习题课为例,来分析如何提高习题评讲课的有效性。通过诊断先行,发现本节习题的主要问题点集中在遗传系谱图的分析与患病概率的计算及染色体异常病的分析。
2 评讲课讲什么,怎么讲,学生活动怎样设置?
2.1讲解题思路
题1 下图为人类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5号和11号个体为男性患者。下列有关判断结论正确的是
A.该病为隐性伴性遗传病,9号不可能携带致病基因????
B.若7号不带致病基因,则11号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1号
C.若3号不带致病基因而7号带致病基因,8号和10号结婚后所生孩子患病的概率为1/9
D.若7号带有致病基因,则10号为纯合子的概率为2/3
思路分析:选B,图中有两处“父母正常,儿子患病”,说明此病为隐性遗传病,伴X、常隐皆有可能。再结合选项附加条件,来确定是其中的哪一种,进而进行概率的计算。C项中概率计算是难点。集中错在6号的基因型的分析。A、该病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病,也可能为伴X隐性病,如果是常染色体隐性病,则9号可能是携带者,A错误;B、若7号不带致病基因,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1号的致病基因来自6号,而6号的致病基因来自1号,B正确;C、据题意的该病常染色体隐性病,10号为2/3 Aa、1/3 AA;而4号基因型为2/3 Aa、1/3 AA;因此8号为2/3 AA、1/3 Aa;8号和10号结婚所生孩子患病的概率=1/3×2/3×1/4=1/18,C错误;D、若7号带有致病基因,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10号基因型为2/3 Aa、1/3 AA,为纯合子的概率为1/3,D错误。
2.2讲审题方法和技巧,讲同类题目的题型特点及其解题规律
题2 某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 ( )
A.10/19 B.9/19 C.1/19 D.1/2
分析:选A,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用A表示,显性发病率为19%,aa的基因型频率为81%,可算出配子的基因频率:a=90%, A=10%,进而算出基因型AA=10%*10%=1%, Aa=18%。妻子患病,有2种可能的基因型AA和Aa,其中AA的概率=1%/19%,即1/19;Aa的概率=18%/19%,即18/19。
(1)若妻子AA(1/19),丈夫正常aa,后代患病概率=1/19;
(2)若妻子Aa(18/19),丈夫正常aa,后代患病概率=9/19。
则后代患病概率=1/19+9/19=10/19。
题3 下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在该地区的人群中,甲病基因携带者占健康者的30%,则甲病的遗传特点及S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5%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0.625%
C.常染色体隐性遗传;1.25%
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25%
思路分析:先分析系谱图,判断遗传病的方式,再用分解法依次单独分析每一种遗传病,再合并分析。
过程分析:根据系谱图中典型特征(父母正常,女儿患病)推知,甲病是常隐性遗传(用A、a表示),乙病(用B、b表示)是色盲,为伴X隐性。所以1号和2号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Y、AaXBXb。因而5号基因型为1/3AA或2/3Aa,1/2XBXB或1/2XBXb。6号甲病基因携带者占健康者的30%。所以S患甲病的几率:2/3×1/4×30%=1/20,正常的几率:19/20;S患乙病的几率:1/2×1/4=1/8,正常的几率:7/8。则S同时患两种病的几率为1/20×1/8=1/160=0.625%。
题4 人类21三体综合征的成因是在生殖细胞形成的过程中,第21号染色体没有分离。已知21四体的胚胎不能成活。一对夫妇均为21三体综合征患者,从理论上说他们生出患病女孩的几率及实际可能性低于理论值的原因分别是 ( )
A.2/3,多一条染色体的卵细胞不易完成受精
B.1/3,多一条染色体的精子因活力低不易完成受精
C.2/3,多一条染色体的精子因活力低不易完成受精
D.1/4,多一条染色体的卵细胞不易完成受精
过程分析:选B。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内多一条21号染色体,所以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配子可能是正常的,也可能是多一条21号染色体的,各占一半。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见下表,所以患病个体出现的几率为2/3,其中女孩又占1/2。所以,患病女孩出现的几率为1/3。见表1。
表1表格法分析染色体异常病
本节习题课主要集中解决两个问题,即遗传系谱图的分析与患病概率的计算,并引导学生归纳和消化。如表1。
表2遗传系谱图分析的规律总结
解题方法要点如下:其一,用分解法分析两种遗传病的患病概率计算,化繁为简:先单独分析其中一种遗传病,再合并。其二,用表格法分析染色体异常病。
高三一轮复习中,超过一半的课堂教学均为习题课,如何提高习题课的有效性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对遗传病课堂习题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1 诊断先行
习题课评讲之前,要对作业(或测试题)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通过批改作业,找到主要的问题点,并对错题进行归类整理和错因分析。针对问题点,抽丝剥茧,刨根问底,有效突破,并在习题评讲过程中,找到能力的增长点。
本文以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第三节《人类遗传病》的习题课为例,来分析如何提高习题评讲课的有效性。通过诊断先行,发现本节习题的主要问题点集中在遗传系谱图的分析与患病概率的计算及染色体异常病的分析。
2 评讲课讲什么,怎么讲,学生活动怎样设置?
2.1讲解题思路
题1 下图为人类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5号和11号个体为男性患者。下列有关判断结论正确的是
A.该病为隐性伴性遗传病,9号不可能携带致病基因????
B.若7号不带致病基因,则11号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1号
C.若3号不带致病基因而7号带致病基因,8号和10号结婚后所生孩子患病的概率为1/9
D.若7号带有致病基因,则10号为纯合子的概率为2/3
思路分析:选B,图中有两处“父母正常,儿子患病”,说明此病为隐性遗传病,伴X、常隐皆有可能。再结合选项附加条件,来确定是其中的哪一种,进而进行概率的计算。C项中概率计算是难点。集中错在6号的基因型的分析。A、该病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病,也可能为伴X隐性病,如果是常染色体隐性病,则9号可能是携带者,A错误;B、若7号不带致病基因,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1号的致病基因来自6号,而6号的致病基因来自1号,B正确;C、据题意的该病常染色体隐性病,10号为2/3 Aa、1/3 AA;而4号基因型为2/3 Aa、1/3 AA;因此8号为2/3 AA、1/3 Aa;8号和10号结婚所生孩子患病的概率=1/3×2/3×1/4=1/18,C错误;D、若7号带有致病基因,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10号基因型为2/3 Aa、1/3 AA,为纯合子的概率为1/3,D错误。
2.2讲审题方法和技巧,讲同类题目的题型特点及其解题规律
题2 某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 ( )
A.10/19 B.9/19 C.1/19 D.1/2
分析:选A,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用A表示,显性发病率为19%,aa的基因型频率为81%,可算出配子的基因频率:a=90%, A=10%,进而算出基因型AA=10%*10%=1%, Aa=18%。妻子患病,有2种可能的基因型AA和Aa,其中AA的概率=1%/19%,即1/19;Aa的概率=18%/19%,即18/19。
(1)若妻子AA(1/19),丈夫正常aa,后代患病概率=1/19;
(2)若妻子Aa(18/19),丈夫正常aa,后代患病概率=9/19。
则后代患病概率=1/19+9/19=10/19。
题3 下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在该地区的人群中,甲病基因携带者占健康者的30%,则甲病的遗传特点及S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5%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0.625%
C.常染色体隐性遗传;1.25%
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25%
思路分析:先分析系谱图,判断遗传病的方式,再用分解法依次单独分析每一种遗传病,再合并分析。
过程分析:根据系谱图中典型特征(父母正常,女儿患病)推知,甲病是常隐性遗传(用A、a表示),乙病(用B、b表示)是色盲,为伴X隐性。所以1号和2号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Y、AaXBXb。因而5号基因型为1/3AA或2/3Aa,1/2XBXB或1/2XBXb。6号甲病基因携带者占健康者的30%。所以S患甲病的几率:2/3×1/4×30%=1/20,正常的几率:19/20;S患乙病的几率:1/2×1/4=1/8,正常的几率:7/8。则S同时患两种病的几率为1/20×1/8=1/160=0.625%。
题4 人类21三体综合征的成因是在生殖细胞形成的过程中,第21号染色体没有分离。已知21四体的胚胎不能成活。一对夫妇均为21三体综合征患者,从理论上说他们生出患病女孩的几率及实际可能性低于理论值的原因分别是 ( )
A.2/3,多一条染色体的卵细胞不易完成受精
B.1/3,多一条染色体的精子因活力低不易完成受精
C.2/3,多一条染色体的精子因活力低不易完成受精
D.1/4,多一条染色体的卵细胞不易完成受精
过程分析:选B。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内多一条21号染色体,所以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配子可能是正常的,也可能是多一条21号染色体的,各占一半。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见下表,所以患病个体出现的几率为2/3,其中女孩又占1/2。所以,患病女孩出现的几率为1/3。见表1。
表1表格法分析染色体异常病
本节习题课主要集中解决两个问题,即遗传系谱图的分析与患病概率的计算,并引导学生归纳和消化。如表1。
表2遗传系谱图分析的规律总结
解题方法要点如下:其一,用分解法分析两种遗传病的患病概率计算,化繁为简:先单独分析其中一种遗传病,再合并。其二,用表格法分析染色体异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