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之教学后记漫谈
【作者】 杜 琳
【机构】 贵州省龙里县民族完全中学
【摘要】一个称职的教师,除了课前要认真备课、写好教案、顺利完成每节课的教学任务外,课后还要对每节课的教学进行认真反思,及时分析和总结,认真写出每节课的教学后记,记下在教学过程中成功(或精彩)之处和不足(或失败)之处,以促进教师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关键词】教师;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尝试
【正文】
教学后记,又称课后记,简称后记,它是教师在按照教案进行教学后,及时根据上课的实际情况,对该教案和课堂教学状况作出的客观评价与总结,并附写在该教案后面的文字记载,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一个必要环节。在教学实践中,若能注意对零散教学资料和点滴教学经验的积累、整理并且长期坚持,就能使这些资料和经验成为自己的财富。这对于提高教学水平、积累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尽快掌握高效的教学方法、保证教学质量,都是极有意义的。
一、教学后记的作用
第一,能提高备课的针对性和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我们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尽管我们备课时充分地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可学生还是会有新异的思想火花,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有足够的教育机智,来启发、引导学生,而不应该是按照备好的课按部就班的去完成,对学生的发散思维采取扼杀的态度。在这种时候,记下自己及学生的一些灵感,是教师自己成长过程中所必需的。有反思才会有进步,有反思才会有创新。
第二,能进一步完善教案,积累教学经验,促进教学不断改进和发展。如果说备课是以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那么上课则是教学实践对教学理论的验证,而教学后记就是教学实践对教学理论进行的一次再认识,再提高。教学后记可称是教师的“第二次备课”。课上过之后,教师应及时对上课的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成功的经验和不足,记下自己的“得”与“失”,为改进教学明确方向、进行科学研究积累资料。
第三,为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提供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现代的教育观要求教师由“经验型”转为“研究型”。教师工作在教学实践第一线,对教学往往有很多的心得体会。教学后记作为教学的精髓,既为教师确定科研的课题提供帮助,又为教师撰写教学论文提供丰富而宝贵的第一手资料。长期坚持写教学后记,教师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二、教学后记的内容
1、记成功的教学经验
成功的教学经验体现了教师劳动的价值,也体现了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和以恰当的方法和表现力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等。它包括: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和运用;为培养学生的某种能力而适时变换教法;新课导入自然、恰当;教具准备是否充分;为讲解重点和突破难点而选用的典型例句,以及发现并突破难点的方法等。以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Unit 7 Section A为例。笔者认为自己这一堂课上得非常成功,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于是课后笔者及时总结出三点体会,并在教学后记中做了如下记录:(1)从围绕话题出发进行大量的输入和输出,激发了学生探究课文话题的积极性。(2)运用多媒体、录音、音乐、身体语言和幻灯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了可理解又富有实践性的交际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进行听、说、读、写的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运用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课堂小组讨论、竞赛和采访等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将教学过程中自己感受深刻的、引起共鸣的做法记录下来,日积月累便成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教学经验。
2、记教学中的失误。课堂教学是师和生的双边活动。即使教师理解了课程标准的精神、熟悉教材且精心准备了教案,出现疏漏或失误也是难免,课后教师总感到有不尽人意之处。如果教师把在课堂中发现的不足或一时不知如何处理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认真思考,今后教学中类似的错误就可以避免了。例如,笔者教学新目标英语九年级Review of units 11-15 ③后,做了如下记录:为学生设计的任务:“Tell?the?differences of what you’re supposed to do when you…between?USA?and?China.”在分组讨论时,由于学生对美国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不甚了解,学生一片茫然,因而讨论无从着手,影响了教学效果。
3、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学生在学习中的困惑往往就是一节课的难点。教师了解学生的困惑,设法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解决了困惑,难点就突破了。例如,我第一次讲授“宾语从句”时,预想学生会一听就懂,结果是课堂上大多数学生茫然不解。课后我向学生了解,学生说:“我们分析句子结构的能力差,不会划分句子成分,主谓宾分不清。”此时我才发现,自己对学生的基本语文水平和学生的英语水平了解不准。于是在那节课的教学后记中写了:在讲授语言知识时要深入分析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尽量做到“低起点,小步走”,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英语既有趣又能学好,学科之间是互相联系的。
4、记教学中学生的见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材内容的实践者,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常常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好见解。将学生的见解及时地记录下来,有助于开阔教学思路,做到教学相长。一次我讲解动词“be”的用法后,请一位学生归纳其用法,这位学生念了一段顺口溜:“I‘是’am,you‘是’are ;he、she、it‘是’is;三人单‘是’is,复数形式‘是’are。”这段总结很有创新性,我及时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把它记录下来,成了日后教动词be的用法时的借鉴。
5、记教学再设计。上完每节课后,应对教学情况进行全面回顾、总结。根据这节课的教学体会和从学生中反馈的信息,考虑下次课的教学设计,并及时修订教案,使教学更上一层楼。教师还应通过教学后记进一步理解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编排的特点,反思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设计,体会教材的深度,准确把握学生的知识结构,探究教学环境与教学设备的合理利用等,并及时修订教案。例如何时播放幻灯片更为恰当,问题如何设计更为合理等。
6、记教学中的突发灵感。如果在某节课上,教师突然想到了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教师课后就应认真而及时记录下来。因为突发的灵感瞬时即逝,若不及时记录下来就会遗忘,不能很好地为教学服务。
三、教学后记的形式
教学后记形式不拘,可长可短,可详可略。它可以是本堂课成功或不足的记录,也可以是教学随感或教学灵感的记录,还可以是与同事进行教学交流时其他教师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或评价等。此外,教师还要重视教学信息的反馈,以便从中发现问题。教师还更要加强理论学习,把在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加以系统化,并上升到理论高度。
四、教学后记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1.重及时。在时间上要做到及时,抓住转瞬即逝的感受,赶紧把它记下来,如不及时加以强化记忆则会遗忘。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结束后,用数分钟时间,将需要记录的内容及时记下。特别是有些想法思路刚露端倪,一些灵感的火花一闪即逝,必须及时记下,留待以后深入研究,这样才不留遗憾。
2.善总结。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一系列活动过程蕴藏着大量的信息。教师灵活处理课堂各种教学信息,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和深化、智能的培养和发展,有利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优化。同时,教师在课后应加强调查研究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意见。要养成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刍”的习惯,敢于正视现实,勇于发现问题、剖析问题,善于总结,并把教学感受提炼记于教案后面。
3.有针对性。在内容上要做到宜小不宜大,宜实不宜虚。可以分点陈述,点点滴滴;也可以一事一议,分析一个现象,解决一个问题。把与完善教案、改进教学有关的内容清楚地记录下来即可,不需要长篇大论。
4.勤查阅。写教学后记是为了更有效地促进教学,达到教学相长。要经常翻阅写好的教学后记,从“点点滴滴的小收获”中悟出教育理论的“大道理”,并查阅有关方面的教育理论书籍,以便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形成“从实践到理论再回到实践”的螺旋上升的过程。根据教学后记的内容,及时修订教案,然后通过另一次教学实验,有效地检验后记内容的准确性、操作性、指导性。
5.贵坚持。“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教学是一项长期的实践活动,教学后记也是教师长期要做的功课。为此,写教学后记必须有恒心、有毅力,想起多少记多少,哪怕是三言两语,也来之不易,持之以恒,必有所获。切忌以“教学任务太重”、“时间太紧”等为借口而导致“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否则,一曝十寒便会功亏一篑。
6.重提高。教学后记仅停留在“记”上是不够的,这不利于教师教研水平的真正提高,应该向更高层次拓展。通过积累,然后思考、分析、总结、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撰写有关的教研论文,为教学服务。教师只有在不断积累、总结、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从实践上升到理论,教学水平才会不断长进,教研能力才会不断提高。
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不断的提高英语教师的业务能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广大英语教师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各类脱产的培训和外出学习上,而要立足岗位,养成反思的良好习惯,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善于自我批评,正视自己,直面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以反思促发展,以反思促提高,真正在业务能力上与时俱进,不断成熟和成长。
教学后记,又称课后记,简称后记,它是教师在按照教案进行教学后,及时根据上课的实际情况,对该教案和课堂教学状况作出的客观评价与总结,并附写在该教案后面的文字记载,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一个必要环节。在教学实践中,若能注意对零散教学资料和点滴教学经验的积累、整理并且长期坚持,就能使这些资料和经验成为自己的财富。这对于提高教学水平、积累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尽快掌握高效的教学方法、保证教学质量,都是极有意义的。
一、教学后记的作用
第一,能提高备课的针对性和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我们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尽管我们备课时充分地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可学生还是会有新异的思想火花,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有足够的教育机智,来启发、引导学生,而不应该是按照备好的课按部就班的去完成,对学生的发散思维采取扼杀的态度。在这种时候,记下自己及学生的一些灵感,是教师自己成长过程中所必需的。有反思才会有进步,有反思才会有创新。
第二,能进一步完善教案,积累教学经验,促进教学不断改进和发展。如果说备课是以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那么上课则是教学实践对教学理论的验证,而教学后记就是教学实践对教学理论进行的一次再认识,再提高。教学后记可称是教师的“第二次备课”。课上过之后,教师应及时对上课的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成功的经验和不足,记下自己的“得”与“失”,为改进教学明确方向、进行科学研究积累资料。
第三,为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提供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现代的教育观要求教师由“经验型”转为“研究型”。教师工作在教学实践第一线,对教学往往有很多的心得体会。教学后记作为教学的精髓,既为教师确定科研的课题提供帮助,又为教师撰写教学论文提供丰富而宝贵的第一手资料。长期坚持写教学后记,教师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二、教学后记的内容
1、记成功的教学经验
成功的教学经验体现了教师劳动的价值,也体现了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和以恰当的方法和表现力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等。它包括: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和运用;为培养学生的某种能力而适时变换教法;新课导入自然、恰当;教具准备是否充分;为讲解重点和突破难点而选用的典型例句,以及发现并突破难点的方法等。以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Unit 7 Section A为例。笔者认为自己这一堂课上得非常成功,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于是课后笔者及时总结出三点体会,并在教学后记中做了如下记录:(1)从围绕话题出发进行大量的输入和输出,激发了学生探究课文话题的积极性。(2)运用多媒体、录音、音乐、身体语言和幻灯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了可理解又富有实践性的交际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进行听、说、读、写的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运用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课堂小组讨论、竞赛和采访等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将教学过程中自己感受深刻的、引起共鸣的做法记录下来,日积月累便成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教学经验。
2、记教学中的失误。课堂教学是师和生的双边活动。即使教师理解了课程标准的精神、熟悉教材且精心准备了教案,出现疏漏或失误也是难免,课后教师总感到有不尽人意之处。如果教师把在课堂中发现的不足或一时不知如何处理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认真思考,今后教学中类似的错误就可以避免了。例如,笔者教学新目标英语九年级Review of units 11-15 ③后,做了如下记录:为学生设计的任务:“Tell?the?differences of what you’re supposed to do when you…between?USA?and?China.”在分组讨论时,由于学生对美国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不甚了解,学生一片茫然,因而讨论无从着手,影响了教学效果。
3、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学生在学习中的困惑往往就是一节课的难点。教师了解学生的困惑,设法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解决了困惑,难点就突破了。例如,我第一次讲授“宾语从句”时,预想学生会一听就懂,结果是课堂上大多数学生茫然不解。课后我向学生了解,学生说:“我们分析句子结构的能力差,不会划分句子成分,主谓宾分不清。”此时我才发现,自己对学生的基本语文水平和学生的英语水平了解不准。于是在那节课的教学后记中写了:在讲授语言知识时要深入分析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尽量做到“低起点,小步走”,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英语既有趣又能学好,学科之间是互相联系的。
4、记教学中学生的见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材内容的实践者,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常常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好见解。将学生的见解及时地记录下来,有助于开阔教学思路,做到教学相长。一次我讲解动词“be”的用法后,请一位学生归纳其用法,这位学生念了一段顺口溜:“I‘是’am,you‘是’are ;he、she、it‘是’is;三人单‘是’is,复数形式‘是’are。”这段总结很有创新性,我及时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把它记录下来,成了日后教动词be的用法时的借鉴。
5、记教学再设计。上完每节课后,应对教学情况进行全面回顾、总结。根据这节课的教学体会和从学生中反馈的信息,考虑下次课的教学设计,并及时修订教案,使教学更上一层楼。教师还应通过教学后记进一步理解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编排的特点,反思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设计,体会教材的深度,准确把握学生的知识结构,探究教学环境与教学设备的合理利用等,并及时修订教案。例如何时播放幻灯片更为恰当,问题如何设计更为合理等。
6、记教学中的突发灵感。如果在某节课上,教师突然想到了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教师课后就应认真而及时记录下来。因为突发的灵感瞬时即逝,若不及时记录下来就会遗忘,不能很好地为教学服务。
三、教学后记的形式
教学后记形式不拘,可长可短,可详可略。它可以是本堂课成功或不足的记录,也可以是教学随感或教学灵感的记录,还可以是与同事进行教学交流时其他教师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或评价等。此外,教师还要重视教学信息的反馈,以便从中发现问题。教师还更要加强理论学习,把在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加以系统化,并上升到理论高度。
四、教学后记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1.重及时。在时间上要做到及时,抓住转瞬即逝的感受,赶紧把它记下来,如不及时加以强化记忆则会遗忘。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结束后,用数分钟时间,将需要记录的内容及时记下。特别是有些想法思路刚露端倪,一些灵感的火花一闪即逝,必须及时记下,留待以后深入研究,这样才不留遗憾。
2.善总结。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一系列活动过程蕴藏着大量的信息。教师灵活处理课堂各种教学信息,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和深化、智能的培养和发展,有利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优化。同时,教师在课后应加强调查研究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意见。要养成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刍”的习惯,敢于正视现实,勇于发现问题、剖析问题,善于总结,并把教学感受提炼记于教案后面。
3.有针对性。在内容上要做到宜小不宜大,宜实不宜虚。可以分点陈述,点点滴滴;也可以一事一议,分析一个现象,解决一个问题。把与完善教案、改进教学有关的内容清楚地记录下来即可,不需要长篇大论。
4.勤查阅。写教学后记是为了更有效地促进教学,达到教学相长。要经常翻阅写好的教学后记,从“点点滴滴的小收获”中悟出教育理论的“大道理”,并查阅有关方面的教育理论书籍,以便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形成“从实践到理论再回到实践”的螺旋上升的过程。根据教学后记的内容,及时修订教案,然后通过另一次教学实验,有效地检验后记内容的准确性、操作性、指导性。
5.贵坚持。“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教学是一项长期的实践活动,教学后记也是教师长期要做的功课。为此,写教学后记必须有恒心、有毅力,想起多少记多少,哪怕是三言两语,也来之不易,持之以恒,必有所获。切忌以“教学任务太重”、“时间太紧”等为借口而导致“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否则,一曝十寒便会功亏一篑。
6.重提高。教学后记仅停留在“记”上是不够的,这不利于教师教研水平的真正提高,应该向更高层次拓展。通过积累,然后思考、分析、总结、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撰写有关的教研论文,为教学服务。教师只有在不断积累、总结、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从实践上升到理论,教学水平才会不断长进,教研能力才会不断提高。
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不断的提高英语教师的业务能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广大英语教师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各类脱产的培训和外出学习上,而要立足岗位,养成反思的良好习惯,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善于自我批评,正视自己,直面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以反思促发展,以反思促提高,真正在业务能力上与时俱进,不断成熟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