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高中生物课堂中如何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 石能江

【机构】 贵州省盘县第七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课堂讲授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在传授专业知识上具有重要作用。讲好课是每一个教师必须练就的教学基本功,高效率的教学也是每一个教师的不懈追求。结合自己五年以来的教学工作实践,现就如何提高课堂效率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实施情境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所谓教学的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也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来解决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旧知与新知、背景与知识以及问题与思维的关系和矛盾,这样既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停靠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心向。针对新课改理念,结合高中生物教学自身的特点,创设高中生物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好奇心。认知好奇心是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核心,是一种追求外界信息,指向学习活动本身的内驱力,表现为好奇、探索、验证和掌握等一系列行为。而这些行为正符合新课程的改革要求,同时教学情境还能给学生设疑,使学习者表现出愉快的心理不和谐状态,并且为解决这种不和谐迸发出潜能,进一步及时顺利地将学习引入到问题之中。在新课改中,为了实现高中生物教学向高中生物教育的转变,除了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艺术、教学模式的改革外,更应注重高中生物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或感兴趣的社会现象、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揭示的矛盾入手,设计具有新颖性、启发性、奇趣性和想象性的问题,促使学生主动去分析、去想象、去解决问题,开始积极的思维活动。
  例如,在学习生物必修III模块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免疫调节”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有的人吃海鲜后全身就会出现红肿斑点?我们将这种症状称之为海鲜过敏症。海鲜过敏症在生活中能见到也会听到过,人们亲身体验周围的事物,对它多多少少有了一些认识,感受尤为深刻,也就有解决这个问题的迫切期望,因此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共鸣,激发了他们的浓厚兴趣,教师在学生产生想解决问题的急切心理基础上,引导学生必须先了解引起此现象的原因和过程,顺利进行了新课教学。学生带着需求、渴望上课,自然提高了听课效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认真准备,不打没有把握的仗
  1、课前对教材的把握和理解
  任何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在编写教案的时候,都要明确教学目的、重点、难点、课时安排和教学过程。对教材的透彻理解是上好每节课的前提条件,而且要设想好每个环节,就好比在脑中演练一遍授课过程。要明晰每节课在教材中的位置和作用,如何使内容前后连贯,以及以何种方式讲解学生才能有兴趣去接受,只有自己做好十足的准备才能给学生全面的讲解。
  2、课堂资料的查找、整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投影机、显微投影机、多媒体电脑等等作为新的教学仪器陆续进入了课堂,同样我们还可以在Internet网上找到多种资料充实到课堂中去。这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实现了视、听、思的有机结合,从而使知识能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于学生的面前,同时也促进和提高了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声、色俱全的课件,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式,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对自然有了更多、更深的理解,这比我讲上一百遍说“大自然如何丰富多彩”来得真实、印象深刻。而且模拟实验变得很实用了,我们可以在多媒体电脑上展现植物的生根发芽过程,展示生物的生理过程,模拟解剖动物、人体……把教学的重点、难点变得容易、有趣。
  三、注重教学过程
  1.注重导入的设计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的开端就是新课的导入部分。精心设计的导入,能牵动学生的思绪,立疑激趣,促使学生情绪高涨,步入求知欲的振奋状态,还可以促进学生综合分析,归纳总结,推理判断的抽象的逻辑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
  2.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课堂提问,可以检查学生对已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开阔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难点,及时调整教学进程,使课堂按预先设计好的路子进行,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间的感情,促进课堂教学的和谐发展。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提出问题,启迪学生思维,是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手段,也是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一条重要纽带。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谈到问的重要性时,曾风趣地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在教学中,问很重要,也有艺术性。
  3.倡导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模式,它是模拟科学家面对疑难情境,收集和加工所需要的资料,最后解决问题的过程。高中学生具有求知欲旺盛、自学能力较强、自信等特点,希望尝试通过思考、讨论来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新教材的设计更适合于开展小组合作探究,但不要让合作探究流于形式,要追求合作探究形式与效果的统一。在备课时努力做到:凡是学生自己能够探索得出的,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 教师决不暗示,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假设。要充分利用好“问题探讨”,在探讨中处理“问题”或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探讨; 解决好“思考与讨论”,在讨论中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思考的空间。
  4.不可忽略的总结
  常言道:“善始善终”才算一堂优质课。良好的开头虽然是成功的一半,但完善精要的结尾,犹如“画龙点睛”,会使课堂教学再起波澜,从而使教学活动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因此,精心设计结课这一教学环节,对于良好教学效果的巩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练习到位,当堂检测、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目前,不少学校已明确要求教师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练习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这就要求教师还必须在课堂练习题的设计和灵活使用上下功夫。生物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练习的时间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需要灵活掌握,可以安排在刚上课的复习巩固时,可以穿插在新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也可以放在课堂教学内容完成后。课堂练习题的提前设计和课堂上的灵活使用,能当堂检测,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据此调整教学节奏,及时进行矫正教学等。这对确保生物课堂教学优质、高效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