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农村中学班主任怎样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 汪功清

【机构】 安徽省马鞍山市薛镇初中

【摘要】 农村中学生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农村中学老师不容忽视的问题,班主任的工作更是任重道远,班主任老师自己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要学习掌握心理健康知识,要利用健康课、家访与各种活动,对学生多渠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建立学生成长档案,时刻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让班级每个学生都能生活在一个健康、幸福、快乐的班集体中。
【关键词】心理问题;正确引导;健康成长
【正文】 

  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高尚的品德、丰富的知识和各种能力,还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心理。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的阶段,由于农村许多孩子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孩子缺乏父母的关爱,在家无人监管,还有网络游戏的强烈诱惑、同学间的冷漠·····加上孩子心智的不成熟,很容易产生一些不健康的心理问题,如自卑心理,情感比较脆弱、心理孤独、不合群、不善言语等,有的孩子由于爷爷、奶奶过分溺爱,百般顺从,长此以往孩子就形成任性、娇纵、自私等不良心理, 还有的家长,长期双方感情不和,选择离异,家庭的破裂严重摧残了孩子幼小的心灵。农村学校片面强调升学率,十分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只重视课本知识的传授,学生学习生活枯燥无味,教师片面追求升学率,学习任务繁重,学习压力大,这样单一枯燥的教育教学方法,致使很多农村中学生的心灵承受着各种各样的心理压力,表现出强烈的心理焦虑和心理矛盾,也使差生失去上进心而产生的自暴自弃心理。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网络等媒体的崛起,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健康成长。初中生处在青春期,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是世界观形成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由于这样与那样的原因,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农村中学生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农村中学老师不容忽视的问题。班主任作为班级学生的直接管理者,与学生的交往最频繁、最广泛,在学生出现心理危机时扮演着重要角色。班主任要将干预心理危机理念和措施贯彻到平时的班级教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珍爱生命教育,对出现已心理问题的学生,采取积极引导,倾心他们的心声,给予帮助,作为教育者,我们怎样做到用情去感化,用心去引导,用脑去处理,根据问题行为的轻重大小对症下药,促使他们尽快从心理危机的泥潭里走出来。
  一、班主任老师自己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要学习掌握心理健康知识。
  教师的教育、教师的行为都会对学生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调节心理的方法,健全自己的心理,改善自己的不良人格,善于调整自己的情绪, 保持心理的平衡,使自己有一个健全的心理,陶冶自己的情操,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工作与生活,善于思考问题,当学生有心理危机问题时,班主任要进行教育引导,以一个教师的责任感,关心爱护学生,使学生健康快乐的学习和成长。  
  二、班主任要对有可能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提前预防, 对已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引导教育。
  我们不希望学生有心理问题,要想做到少出或者不出心理问题的学生,我们就必须治本。要有前瞻性的观察与思考,作出有预见性地分析,要制定计划,预期落实。我们不但要有预防学生心理问题行为的意识,更要有预防学生心理问题行为的行动,这样才能将有心理问题行为的学生扼杀在萌芽之前。比如对班级学生进行档案归类管理,班主任可以利用晨会、班会或者中午午休时间经常给学生讲一些心理健康知识,进行一些心理健康测试,对个别已有心理问题预兆的学生及时进行个别引到教育,有针对性的开导他们,做好学生心理危机早期预警工作,关键应做到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变化的早发现、早汇报、早干预,力争将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消除在萌芽状态。处理有心理问题行为的学生关键是及时正确。学生有心理问题行为出现以后,摸清心理问题发生的原因,切勿简单、鲁莽, 我们都要冷静思考及时正确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处理不及时,或者方法不当,就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三、班主任要利用健康课、家纺与各种活动,对学生多渠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现在的社会纷繁复杂,周围环境的多变,势必给本来就比较脆弱的学生心理带来影响,班主任要上好心理健康课,交给学生一些心理健康知识,交给学生一些应变出现问题的方法。班主任要与家长多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要教给家长处理问题的方法,还要求他们正确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使家长们意识到,培养孩子良好心理素质离不开和睦、文明、幸福、愉快的家庭环境。让孩子能生活在温暖愉快的家庭中,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欢乐和幸福,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从而保证每一个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班主任还可以与学校心理咨询室的老师合作,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  制定计划与目标,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心理教育,用爱感化学生,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让他们学会知道感恩,营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引导他们远离叛逆、焦虑、过激等不良心理。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团队活动的机会,通过讲座、讨论、交流、演讲、辩论等形式加强对学生健康心理教育,通过活动中的角色扮演、使用学生发生心理位移等方式实现对他人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对周围事物的正确体验,从而获得正确的感知、认识,调动学生丰富的内心感受,唤起学生的强烈情感体验,更好地理解父母、理解他人、理解社会,同时拉近了师生间、同学间的情感关系,形成一种气氛融洽亲和力强的良好团体氛围,利于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养成 。 
  四、班主任要建立学生成长档案,时刻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
  班主任要从初一起给学生建立档案,要全面了解学生,记载学生成长过程,时刻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时刻有针对性地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援助,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使每个学生有健康的良好的心理素质。
  总之,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班主任的工作任重道远,让班级每个学生都能生活在一个健康、幸福 、快乐的班集体中。